首页 理论教育 二胡艺术创作与发展: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传统

二胡艺术创作与发展: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传统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二胡发展的方向,许多的音乐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根植传统,即二胡艺术创作必须根植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切不可脱离根本。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民间音乐类型十分丰富。纵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是不存在的。在当时,二胡还是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一百多年以前,刘天华先生率先提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将根植传统这

二胡艺术创作与发展: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传统

20世纪初期,是二胡艺术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对二胡艺术来说十分重要的事件。刘天华先生在传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的音乐理论与创作手法,在音乐领域率先对二胡这一传统乐器展开了改革。这次改革实现了二胡艺术的三大变化:第一大变化是通俗的艺术走向文雅的艺术。在刘天华先生改革之前,二胡艺术一直是一项通俗的艺术,它通常出现在普通百姓的各种场合中。在文人墨客的心中,二胡难登高雅之堂。从传统乐器的排名中,可以发现古筝、箫之类代表清雅的乐器在古代受到了上层阶级的高度评价,而二胡从来不属于其中。改革之后,二胡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展,拥有了文雅的特性。第二大变化是从民间演奏走向大学课堂的专业学习。民间是二胡艺术大展拳脚的地方,在传承上,二胡艺术往往通过言传身教,并没有形成专业性质的理论基础。改革之后,二胡成了大学课堂上可以学习的知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可以近距离地体验二胡的音乐魅力。第三大变化是从不起眼的伴奏乐器走向占有重要地位独奏乐器。在演奏过程中,二胡的角色经常充当为伴奏乐器,这是一个辅助的地位,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二胡的最大艺术性。改革之后,伴奏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二胡可以作为独奏的乐器登上演奏的舞台,向更多的听众展示,成了举足轻重的独奏乐器。

在改革的过程中,刘天华先生没有被传统思维所束缚,他立足于传统,将西方音乐理论和创作手法进行融合,浓缩出中国民间音乐的精髓;并以此为坚实的基础,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背景下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二胡作品。在不断地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刘天华先生对二胡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使用了八个字来概括—根植传统、中西结合。这八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值得每个人思考。对于二胡发展的方向,许多的音乐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根植传统,即二胡艺术创作必须根植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切不可脱离根本。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民间音乐类型十分丰富。这是由民族和地域特性决定的。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音乐文化,他们在审美观和文化价值上有着不同的追求。中国地大物博,地域之间的差异也十分巨大,以南方和北方为例。在气候上,南北双方差异巨大;在语言上,也存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就连双方内部因为地域上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结构;在乐器使用上,南北双方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南方有南方主要使用的乐器,北方有北方喜爱使用的乐器。这些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域对音乐的偏好度,众多的地域自然形成了更多的民间音乐。第二是民间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音乐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思想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在音乐艺术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纵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是不存在的。以时间点来判断,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音乐作品总是能得到最快的传播,并且形成最强的影响力;而与之相左的作品,虽然能够出现,但是会在较短时间内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因为不具备接受度,其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民间音乐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的艺术生命力和传播力。

二胡是典型的民间乐器,它从民间中诞生,在民间中传播,其应用范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戏曲和说唱音乐的伴奏乐器。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从它的起源进行追溯的话,最早可以推到公元七到十世纪的唐代。在当时,二胡还是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随着二胡的发展,它已经不仅仅在少数民族中流传,它进入了民间,在民间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了民间普及度很高的乐器,甚至因为二胡音色的丰富性可以与小提琴媲美而被人称为“中国式小提琴”。当然,仔细进行对比的话,可以发现二胡和小提琴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它们虽然都是弦乐器,但是在构造上却有较大的不同,因此,音色上也是不同的。

二胡在民间扎下根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它与其他民间艺术在岁月的累积中产生了相当紧密的关系。传统戏曲和民间说唱对二胡艺术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刘天华先生的二胡作品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民间传统是二胡艺术成长的土壤,它为二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养分,并且在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它的生长;没有这片土壤作为根本,二胡艺术不可能发展成现在的模样,或许在萌芽阶段就已经夭折。戏曲的唱腔、诗词歌赋、古琴乐谱京剧的句法等方面的传统艺术都能成为二胡发展的根基,熟悉与了解有助于对整体文化传统的认识;无视这些传统,最终也将失去对二胡艺术的把握。阿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二胡演奏者,他创作的《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是二胡曲中十分经典的作品。如果不了解阿炳的经历,会认为阿炳肯定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接受了音乐方面的培训;但是知道阿炳的人会明白他凄苦的人生,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与西方音乐有着遥远的距离,让他创作出如此优秀作品的正是民间音乐的熏陶。在民间音乐中,阿炳找到了一丝慰藉,在吸收精髓的同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毫无保留地倾注入二胡之中,最终创作出了这些具有民族特性的二胡曲。在倾听这些曲目时,其浓烈而饱满的情绪会随着音乐进入人们的心底,产生出情感的涟漪。

在刘天华和阿炳这两位二胡大师之后,又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二胡音乐家。他们在作品中延续了刘天华所倡导的根植传统的理念,将具有民族特性作为二胡艺术创作中的头等大事,也因此根本的贯彻,这些作品才具有了鲜活的艺术性,不至于在短时间内泯灭于世间。在二胡的发展史中,这些二胡作品是历史的见证,证明了无论怎样的改革和创新,根植于传统都是发展和繁荣最好的推动力;没有立足传统,二胡艺术是不可能开花结果的,没有成熟的果实也就无法证明二胡艺术的存在性。60年代刘文金、黄海怀等创作的《豫北叙事曲》《江河水》《秦腔主题随想曲》,80年代的《长城随想》《兰花花叙事曲》《一枝花》都是根植于传统所结出的丰硕果实。对各种类型的二胡曲进行统计,会发现一个突出的特征:它们每一首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在民间音乐的影响下所诞生的成果。因此,对民间音乐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根基的深度。(www.xing528.com)

一百多年以前,刘天华先生率先提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将根植传统这一想法明确地提了出来。根植传统的理念在经过了如此长的时间之后,依然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仍然是当代二胡发展的根本。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步入了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国外文化的影响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不断地涌入中国。这些新鲜的文化艺术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冲击着人们长期以来建立的思维体系。在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下,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些国外的新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些文化的影响。

在二胡方面,西方的音乐和乐器也产生了相应的冲击。人们发现,西方的音乐和中国的音乐是如此不同,对于专业音乐人而言,他们开始寻找其背后的原因。他们试图开拓出中国音乐新的发展空间,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带入国外的领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欣赏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创作上所要走的路注定是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对二胡音乐创作而言,同样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踏实而努力向前迈进。国外文化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一面,新鲜的思维意识对二胡音乐人产生了刺激和吸引,引导他们对创作手段展开不断的深思,以求探索出二胡艺术更好的创作方法。

在探索的过程中,一部分音乐人发出了一个疑问:二胡的音乐创作是否能够以西方的小提琴作为模板,按照小提琴的方式进行?在此疑问之下,对于植根传统的讨论再次引发,究竟是否能够脱离民族民间音乐,完全以其他模式开始音乐的创作。其实这个疑问是音乐人对于新方向的一种尝试,试图辨明长期坚持的根植传统的根本是否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试图开拓在脱离根本的基础上是否能够达成更宽广的发展。通过对实践的调查,证明答案是否定的。。二胡音乐的创作不能够脱离传统这一大前提,这是有足够的证据来印证的。《流浪者之歌》《无穷动》这些作品的成功改编是创作形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改编外国曲目只是二胡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它不是主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二胡演奏的表达方式。研究改编曲目也可以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改编从形式上是中西风格的相互融合,在外国原有曲目上进行改编,加入二胡乐器作为演奏主题。没有传统作为基础,二胡这种传统乐器是无法在西方音乐中产生和谐统一的,只会成为一个奇怪的外来物,仿佛是硬加进去的。二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同时发展起来的,两者在时间的步调上是一致的。二胡的结构特点和演奏特点是与中国五声音乐相匹配的,它本身就带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因此,对根植传统的动摇是毫无必要的,只要坚定以民族民间音乐传统为基础进行音乐创作这一方向不改变,就能形成强大的创作动力,从而继续有力推进二胡艺术的发展。

在当代的作曲和演奏中,对传统的学习和继承是较为缺失的,这是与人们过于吸收和借鉴西方的文化相关联的。一部分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对其进行了全盘接受,对中国的传统形成了批判和摒弃的态度。这是极其错误的思想。不可否认,西方文化有其优秀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的一面,它不可能全面代替中国悠久的传统,只能成为中国传统向新阶段发展借鉴和学习的对象。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不能忘记了中国传统中所蕴含的精髓,这才是二胡艺术发展的命脉。一些演奏者经过了较为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熟练的演奏技巧和较高的艺术天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难度较高的作品,从演奏技巧上来说,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也是值得嘉奖的;然而,技巧的呈现只是演奏的一个方面,乐曲内涵的传递才是关键。演奏的声音只是各种演奏技巧的表演结果,却无法传递出内涵的深意,声音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无法打动任何人的内心,更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演奏是只具其形不具其神,神才是乐曲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而形成这一令人担忧局面的元凶正是缺少了对传统的学习和继承,以至于在理解传统乐曲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误解。因此,根植传统还必须在基础的教学上添加充分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内容。

二胡艺术创作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对二胡艺术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刘天华先生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提出的这一发展方向指明了二胡艺术前进的目标。在新时代下,传统对二胡艺术的作用愈加明显,民族特性是二胡艺术形成独树一帜风格的基石。只有具有鲜明的个性,才能让二胡音乐在西方音乐之中脱颖而出,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