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二胡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它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始终是比较缓慢的。从我国封建社会二胡的发展概况就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因素的制约,二胡这件拉弦乐器能够成熟起来并不容易。直到清末民间自演的兴起二胡的地位才有所扭转,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二胡的发展才取得明显的进步。在近一百年的时间中,二胡的发展是令人惊喜的。这源于一代代二胡人的努力。我国二胡在近百年来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乐器形制得以改善、演奏技巧日益丰富和提升、表现力逐步加强、演奏理论更加规范和充实、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得到有效提升、优秀作品数量不断增加、作品题材也日渐丰富等。
二胡的改革萌芽时期,是在苦难中的萌芽,在苦难中的破土重生。这一时期是20世纪30到40年代,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走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但是人民的生活还是非常艰难,充满了困苦和不安。没有封建统治的阴影,但是军阀的混战、日本的入侵、国共内战等仍然让老百姓深处黑暗之中,生存岌岌可危。在那黑暗的时期,中华大地民不聊生,一派狼藉不堪的破败局面。而二胡在这一时期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产生了萌芽的势头。由于二胡在经过长时间的民间自演之后,老百姓对这个乐器的喜爱不断地加深,也更加了解这样乐器,甚至是更加擅长这个乐器。当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无法排解自身的苦闷,也许只有二胡的如泣如诉、类似人声的音乐才能让大家的心情得以平静。因此,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胡琴有重大的革新,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即以二胡为独奏乐器的演奏形式。这样的改革离不开三位伟大的人物,其一是华彦钧,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盲人演奏家阿炳。其二是二胡改革的先驱周少梅和刘天华先生。
这一时期,二胡这个伴奏乐器的地位得以提升,成了独奏乐器;而且二胡也因此不仅仅限于民间自演,从此之后登上了演出的大雅之堂。
阿炳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他的《二泉映月》等6首曲子得以传世。阿炳出生于1893年,他成长的年代是我国历史上百姓经历苦难最深的时期之一。当他终于熬到新中国成立,在1950年底,阿炳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阿炳作为一个道人,在那个时期社会地位尴尬,甚至危机四伏;再加上作为一个盲人,在生活上和心灵上的种种痛楚,让阿炳的生活陷入了不幸的深渊。但与此同时,它的曲子却很幸运。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文化战线上也方兴未艾,音乐家们对民间音乐的采集工作也在那个时候纷纷兴起。阿炳的《二泉映月》等6首曲子就是在1950年6月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的。以阿炳的老乡杨荫浏为代表的音乐家们,将阿炳的曲子进行了妥善的保管,后期阿炳的演奏录音在各大电台播出,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反响。
《二泉映月》能够成为当时备受关注的民间二胡曲目,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阿炳的艺术高超。因为《二泉映月》本身就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独奏二胡曲目,阿炳自己对此曲的评价就是“依心曲”“自来腔”,仿佛是阿炳内心的自然独白,再追溯到阿炳的人生历程,这让曲子的内涵更加的深刻,也能更加让听众引起共鸣。阿炳在苦难的人生旅程中,将自己的精神寄托都放在了二胡上。他是一名地位尴尬的道士,他的出身是父母给的,父亲曾是道士,他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在动荡的年月,他在那样的环境中无法安静地生存。同时,由于双目失明的疾病,更是在他的悲惨人生中雪上加霜。最终他不得不乞讨度日,盲人乞丐的境况可想而知。在他的生活中只有二胡陪伴他经历人间冷暖,这是它的乞讨工具,也是他的精神寄托。苦难生活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基础,正是因为他不得不走街串巷地乞讨,正是他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正是这样的生活和经历,才让他在艺术中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演绎出来。他被称之为民间艺术家,是因为他的演奏技巧已经达到了十分高超的境界。同时,也因为他的艺术来源于民间的生活,来源于百姓的疾苦。在生活中,他疲于奔波,但是他也不忘在苦难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他了解自己的疾苦,也热衷于了解民间的疾苦,最终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深入身心。
据曾经多次听过阿炳演奏《二泉映月》的听众回忆,阿炳的《二泉映月》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每一次的演奏都不同。这也许是阿炳每次的心情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往往是阿炳最不如意的时候,他的曲子才最动人。有的人甚至认为阿炳的曲子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当天收入状况的好坏。
其次是媒介的推广作用,当时的各大电台对阿炳的曲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电台的传播对《二泉映月》的流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的《二泉映月》是阿炳的演奏录音,这是最后的定型,成了珍贵的原版。此后,前仆后继的音乐家们对《二泉映月》的再创作使其蜚声海内外。尽管再创作后的《二泉映月》已经不是阿斌的《二泉映月》,但是他的利远远胜过弊端。无数偶然产生的《二泉映月》,是艺术家们对阿炳和他的曲子的一种热爱和崇敬的表现。艺术家们对阿炳和他的曲子进行了深入的理解,进而对曲子进行了加工,但是在千变万化中仍然做到了移步不换形这一点。艺术家们的推崇,百姓们的热爱,将阿炳和他的曲子推向了更高的位置。由此可见,阿炳和他的曲子成为当时改变二胡这种乐器命运一个重要的因素,并对后来的二胡乐器的创作和演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胡的改革还有一位功臣就是周少梅。他是我国著名的国乐先驱。他将二胡的把位分成了三个部分,即上、中、下把位。这就增加了二胡的音域,提升了二胡的表现力。而且在乐器的形制上他也做出了改良:他将二胡的琴杆延长,达到了90公分,二胡的整体长度就增加了。在琴膜上采用瓜子蛇皮。对琴筒的尺寸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尺寸,琴弦也被加粗;而且在他的改良下,二胡定弦的音高的校正也提升到了三到四度。他还给二胡配置了软弓,二胡的音量、音色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周少梅对另外一个二胡改革家刘天华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他为支持刘天华的改革在江阴创办了国乐研究会。
刘天华先生也是当仁不让的二胡改革家。现今二胡的标准化、先进化、科学化、现代化等特点都是源于刘天华的努力。正是刘天华对二胡的现代化改革和一系列标准的制定,才让二胡在既定的标准轨道上发展,最终才成长壮大。由于二胡在民间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民间文化的滋养才让它茁壮成长。为弘扬我们的民间文化、民族文化,所以,刘天华先生将二胡作为第一个被改革的国乐乐器。刘天华在1928年发表的文章中对二胡的价值进行了积极的肯定。在《除夜小唱(月夜)的说明》中,他对社会上对二胡乐器的偏见进行了否定,并肯定了二胡乐器的优点。文章意思大概是:谈到胡琴(当时二胡交胡琴),在以前的时代,比如瑟、琵琶、古琴等都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而胡琴是来自少数民族的,大家都有所轻视它。现在大家把胡琴归为国乐一类,但是又因为大家对国乐的轻视,又连累到胡琴。有的人的看法却是因为胡琴的音乐属于下里巴人的爱好,不能在大雅之堂上演奏。在刘天华看来,其实这些看法都是不懂音乐理论造成的。他认为,音乐的粗鄙和文雅之分只是在演奏者所具备的思想、乐曲组织上和演奏技术上来分高低,所以在无论哪一个乐器上,都可以展现很多东西,胡琴也是这样。刘天华的这一段论述是对二胡打抱不平,他还就此提出了自己对音乐的价值观和音乐存在意义的定义。正是在刘天华的努力下,他将二胡乐器推向了大众、校园;同时,他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对二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二胡的制作规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ww.xing528.com)
其一,改革了二胡的结构。琴筒由圆形改变为六角形。改变了琴码与千斤之间的距离,将其规定在46到48厘米之间。
其二,为了让二胡在整个乐队的表演中有更好地融入度,他将二胡的丝弦改为了钢弦,并且他还对内外弦的音准和音高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他反复地研究、实践、探索、试验,最终他将定弦音高进行了改革:内弦为D,外弦为A。
其三,改进了二胡的演奏方式。他建设性地开创了多把位的演奏方式。他大幅度地增加了二胡的音域,最终达到了三个八度音域。在这样的情形下,二胡达到了低、中、高、达四个音区;同时,刘天华的作品对二胡音域的扩展力度非常大,已经达到了最大值,扩展到了第五把位。
其四,兼收并蓄,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刘天华不仅对二胡来源于民间所具备的民间文化的养分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他也致力于将民间文化、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刘天华创造性地将小提琴的技巧引入到二胡中,比如小提琴的颤音和颤功技术。同时,他也不忘吸收琵琶轮指的技巧,也将古琴的泛音引入到二胡的演奏中。可见,刘天华对二胡的改革采取了兼收并蓄的策略,以一种包容的姿态吸收了古今中外乐器演奏技艺的精华。此外,二胡的记谱法也在这一时期得以改进,二胡的指法、弓法在记谱法的改进中也得以提升,最终,二胡演奏的表现力也得到了提升。
其五,重视转调,提升二胡的表现力。为丰富二胡的表现力,刘天华对二胡的转调手法进行了有效的运用。二胡的演奏艺术因为转调得以提升。
其六,创作出多部曲子,重视二胡的理论研究。刘天华一共创作了二胡独奏曲十首,练习曲四十七首,而且这些练习曲都有一定的针对性,特别适合学习者使用。他的曲子为二胡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石。刘天华深入学习理论和知识,广泛地吸取我国历史上对二胡的记载内容。比如他的《独弦操》就是在对沈括(宋代科学家)《梦溪笔谈》中的内容进行研究之后创作的,《独弦操》来自“稽琴—弦格”的历史记载。
其七,刘天华对二胡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他将二胡乐器推崇为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科目中的一员。可见,在他的倡导之下,我国的二胡爱好者才得以接受正规的教学,也才可能源源不断地成长起来。这对我国二胡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刘天华对二胡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对二胡乐器的改革,同时也在于他对二胡地位的提升。他对二胡乐器的形制的改良,对二胡的演奏技艺、演奏表现力的提升,对二胡乐器的教学系统做出的规范,都为二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同时使二胡在社会上的传播更加的广泛,人们对二胡也更加地热爱,二胡的地位就随之上升。此外,二胡地位的上升还体现在我国的音乐院校对二胡教学的重视。在刘天华的努力之下,二胡进入了我国高等音乐院校的专业课程目录中。他的举动让更多的二胡爱好者能够进入到高等学府学习,这就为二胡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在刘天华的培养下,许多的优秀二胡演奏家们逐渐成长起来,这些学生能够将二胡演奏最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东西传承下来。无论是刘天华还是他的学生们,对二胡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所做出的努力是后来者有目共睹的。再则,二胡地位的提升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二胡音乐独奏会的诞生。这也是刘天华先生对二胡所做的贡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