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军实力相当时,悲愤的一方能获胜,苏辙《老子解》称其为仍无敌

两军实力相当时,悲愤的一方能获胜,苏辙《老子解》称其为仍无敌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愤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扔,四声,牵引,拉,对抗。苏辙《老子解》作“仍无敌”。是谓行无行,彼遂不止。不得已而卒至于无敌,斯乃吾之所以为大祸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进者有意于争者也,退者无意于争者也。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圣人以慈为宝,轻敌则轻战,轻战则轻杀人,丧其所以为慈矣。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敌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则有哀心。

两军实力相当时,悲愤的一方能获胜,苏辙《老子解》称其为仍无敌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作虽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想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想要抗敌,却像没有敌人可赴;想拿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执。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愤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注释】

为主:主动进攻。

为客:后发应战,采取守势。

行:行列,阵势。

攘无臂:想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攘,捋袖奋臂。

扔无敌:想要抗敌,却像没有敌人可赴。扔,四声,牵引,拉,对抗。帛书甲、乙本作“乃无敌”,在“执无兵”句后,亦通。苏辙老子解》作“仍无敌”。

执无兵:想拿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执。执,拿,持。

故抗兵相若:王弼本作“故抗兵相加”,此处据帛书本改。

哀者:悲愤的一方。

延伸阅读(一)✿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彼遂不止。

攘无臂,扔无敌,

行,谓行陈也。言以谦退哀慈,不敢为物先。用战犹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

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www.xing528.com)

言吾哀慈谦退,非欲以取强无敌于天下也。不得已而卒至于无敌,斯乃吾之所以为大祸也。宝,三宝也,故曰“几亡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延伸阅读(二)❀ 苏辙《老子解》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主,造事者也;客,应敌者也。

不敢进寸,而退尺。”

进者有意于争者也,退者无意于争者也。

是谓行无行,

无意于争,则虽用兵与不用均也。

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苟无意于争,则虽在军旅,如无臂可攘,无敌可因,无兵可执,而安有用兵之咎耶?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圣人以慈为宝,轻敌则轻战,轻战则轻杀人,丧其所以为慈矣。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两敌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则有哀心。哀心见,而天人助之,虽欲不胜,不可得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