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必须服务于城市发展的战略,必须服务于城市功能定位要求。这是北京城市管理的基本功能。研究和设计北京城市管理的职能和体制设计,必须明确当前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北京承担的城市功能。决定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管理定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务院批复的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二是北京确立的建设世界城市战略。
(一)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确定了城市管理的方向
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规划中对北京发展定位的阐述非常明确,即“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这一定位要求从国家利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历史文化传承及城市生活宜居性的高度重新规划和管理北京的城市发展,要求城市管理必须围绕北京城市的四个功能定位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保障和环境秩序条件。要求构建起实施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1.“国家首都”的内涵和对城市管理的要求
(1)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内在含义。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国家机关和中央机关所在地,是全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是国家的管理中枢,也是国家对外交往的活动中心。因此,首都城市管理的性质和作用已超越单一地方政府城市管理的范畴,首都城市管理的第一功能应该是服务于中央政府的决策和管理工作,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保障。
(2)中央政府对北京城市管理状况一直关注。首都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其环境建设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1980年,中央书记处对首都环境建设目标做出了“四项指示”,这四项指标分别围绕社会风尚、环境水平、教育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对北京市的城市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提出,北京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重点及中心应该是:政治思想建设、环境美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和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建设。
199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获得中央批复,批复指出,北京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不仅要保障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顺利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同时也要通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教育科技水平等推动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北京城市管理历来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标准要求。中央政府对北京城市管理的要求具体为“四个服务”,四个服务对象分别是党政军首脑机关、日趋广泛的国际交往、国家教科文卫的发展和北京市民的工作生活。
2.国家首都定位下北京城市管理面临新的要求
第一,北京城市管理必须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竞争意识。作为崛起大国的首都,北京的城市历史定位是世界城市体系中最顶端部分的全球城市。因而,北京城市管理不能局限于在对城市功能的简单维持,而应该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竞争意识。北京城市管理的远景目标应当是通过科学、理性、有为的城市管理制度创新、城市品牌营销以及优化城市管理常规制度,使北京成为与纽约、东京、伦敦这样的全球城市相比肩的世界重要城市。
第二,北京城市管理要发挥好首都的功能和示范效用。尽可能地发挥好首都对全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发挥好北京对驻京党政军首脑机关和我国各种外事活动的服务功能,是北京城市管理的基本职能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对全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的城市管理实践产生影响,成为城市管理的示范。
(二)“国际城市”的内涵及要求
1.北京建设国际城市的背景
经过多年的城市发展,北京已具备国际大城市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北京拥有雄厚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和人才等优势,拥有良好的公共服务资源配套条件,这些,是许多国家首都和国内大城市所不可比拟的。北京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为未来北京建设国际城市积累了雄厚的基础。2010年以来,北京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到世界城市建设层面,使北京的国际化发展在更高的战略目标层面展开。当前,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需要增强城市管理的国际化意识,抓紧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营造新的发展优势,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2.国际城市的基本内涵
国际城市是指那些在政治、经济、文化、城市交往等领域具有跨国影响力的城市。国际城市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其参与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分工的重要途径与主体,通过对人力、科技、资本等资源的整合来实现其在全球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城市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能力。一般来说,现代国际城市比所在国其他城市的人均GDP、贸易依存度、第三产业比重指标水平都要高,同时,国际城市由于其超强的经济实力,对国际生产要素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满足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要求,是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银行的集聚地,大多数跨国企业产品以及各类技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也都在这里汇集,同时它也是各类创新的集散地,对世界经济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第二,有核心的国际集散能力。现代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与该城市与全球其他城市的交流集散程度,一般来说,具有核心国际集散能力的城市应当有频繁的高级外交访问、使领馆数量较多、国际交通客流频繁、国际语言普及率高、外籍居民、留学生数量及比重较高、国际金融机构汇集等。
第三,具有良好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国际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网络系统,能够提供一流的保障服务。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地上地下交通客运量数量较多;二是具有较好的通讯基础设施,电话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用户数量较多;三是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通行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国际交流、产品及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并且具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与政策保障。
第四,具有良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国际城市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是促进城市不断创新、保持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一是国际城市发达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发展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能够为国际交往提供充分的支持;二是环境质量和社会治安水平等指标已达到较高水平;三是具有开放的人文社会环境,国际城市的开放度、居住环境和居民文明素质具有较高水平,能够为国际人员生活提供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
3.国际城市建设对北京城市管理的要求
国际城市建设为北京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坐标。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道主干线建设,提高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积极促进信息系统现代化,努力完善首都公用信息平台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应用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应与国际接轨。二是提高管理水平。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及市民素质等方面缩短与其他国际大城市的差距,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
(三)文化名城的内涵和要求
1.文化名城的内在含义
一个文化名城既是具有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城市,也是具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因此,要求文化名城既能对历史文化传承,也能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2.北京建设文化名城的优势和短板
北京具备建设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第一,北京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城市之一;第二,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具有国内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科技、人才、教育、出版、文艺、影视等文化资源。
北京建设文化名城也面临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中心城区的建设量急剧增加,也出现了多处高层建筑,如东方广场、金融街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多处被拆除。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北京市政府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19号文)出台以后,旧城区受到了极大的损坏,旧城旧街区被大量拆除,很多文化遗产被破坏。据统计,1990—2000年,全北京市拆除房屋213万平方米,完成危改小区168片,拆迁居民18.45万户,耗费资金400多亿元。一半以上的旧城面积被高层建筑覆盖,旧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对北京建设文化名城的工程构成巨大威胁。
3.文化名城建设对北京城市管理的要求
第一,城市管理工作应重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在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进一步调研深挖北京传统文化资源,彰显其文化之都、和谐之都、文明之都的风采。
第二,培育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保存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新时期的特点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将传统文化中的关爱互助和社会责任意识融入到城市管理社会责任体系中,增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
第三,建立城市管理的人文环境。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二是培育多元和包容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北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具有丰富性和高度开放性,对各种文化传统和文化思潮能够进行吸收、融合、集聚、辐射和再造,形成宽松、兼容的城市文化环境,为吸引各类人才集聚、培育城市创新能力提供基础。
(四)宜居城市的内涵和要求
1.宜居城市的内在含义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获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1933年的《雅典宪章》告诉我们,城市之所谓城市,居住是其首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当以市民为中心,应当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条件尽量去保障和迎合市民的需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注重人类最基本的诉求,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回归文明、回归和谐。同时,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城市居民的宜居性,不仅要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城市的风格和历史传统文化应尽最大努力去尊重和保持。
我们提倡宜居性,其本质是为了提高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品质。对比来说,国际上对于宜居性的理解则更为宽泛,不仅包括宜居性,还包括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他们更加注重居民在城市发展决策当中的参与权与话语权,更加注重城市的长远发展效应和城市居民未来的生活品质,他们认为,眼前的发展和舒适并不是实际意义的宜居,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小才是决定其宜居性的关键因素。此外,对城市内居民的尊重以及城市对于危机的适应性也是考虑因素。
2.北京与其他国际城市在宜居水平方面的差距
根据国际权威评估机构——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以下简称美世)的研究报告,北京和世界城市在宜居性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饮用水安全问题,世界城市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而北京饮用水的清洁水平还没有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二是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不够发达,安全性也不足;三是垃圾处理水平和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四是空气污染严重,依据国际衡量标准,北京的空气质量水平与标准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秋冬季节,空气污染现象尤为突出,这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主要任务
第一,建立宜居城市考评机制。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宜居城市评价标准,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量化。通过量化评价宜居城市,将评价指标全面纳入北京市政府各级、各层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将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挂钩。
第二,多样化市民出行方式。一是完善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元交通方式和一体化换乘的公共交通系统;二是加快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解决市民公交出行中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通过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适度调节私人轿车使用频率。(www.xing528.com)
第三,加大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污水处理方面,2008年,北京市污水处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市污水处理水平(污水处理率)将近80%、城八区为93%,郊区中心城和乡镇以下的污水处理率分别为75%和32%。但与世界城市的10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垃圾处理方面,近年来,全市垃圾产量逐年增加,增速大约为8%,有限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因此,卫生填埋是目前北京市主要的处理手段。因此,要按照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减少垃圾产生,尽可能完成对现有垃圾的处理,不断提高垃圾处理的能源利用率。
第四,建设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巨大,它为城市提供景观艺术、休闲观光等服务。绿色是城市生命的灵魂,绿色空间是城市的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北京要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必然要花大气力构建绿色空间,包括城市园林、绿地、都市农业、生态走廊以及立体空间绿化等。
城市管理体制对于城市的运行及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城市运行的组织保障,它通过对城市运行的组织资源有效配置,对管理职责权限的合理调整,以适应城市运行管理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北京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城市管理体制经历了不断地调整改革,建立起了城市运行管理要求的组织体系,建立起了保障城市管理职责履行的资源配置和权力设置结构。但是,城市管理体制涉及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发展状况,涉及政府体系复杂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划分,实践中,体制发展往往滞后于管理发展。北京城市管理长期存在的分散管理、协调困难已成为城市管理发展的体制障碍。在新的北京城市功能定位要求和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的高标准要求下,北京城市管理体制面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构建起适应北京未来城市运行所要求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需要遵循世界城市标准,建立起世界城市的治理体系。这是当前北京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
北京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为龙头,以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为支撑,形成体制耦合、机制顺畅、政策配套、统筹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格局。当前的任务是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各主体之间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现代的、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为首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北京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横向上建立起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纵向上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的管理体系。未来北京城市管理体制架构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市一级建立以高位统筹协调为核心的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在区一级建立以管理资源统筹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制,在街道一级建立以职能整合、联动执法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制。第二,在市一级层面强化城市管理决策功能,突出市一级城市管理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制定、综合管理标准制定和监督考核评价功能;将城市管理执行的功能下放到区和街道层面,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完善区级城市管理的执行功能。强化街道一级的属地管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健全城市管理监督体系。最终形成城市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科学管理体系。
(一)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决策协调体制
城市管理的综合性,使许多城市管理事项需要协调。目前学术界和业界对于城市综合管理决策及协调已形成高度共识,城市的综合管理决策机构通过对全市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进行综合管理,增加各职能部门、上下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依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问题的责任单位进行问责追究。
市一级的城市综合管理决策协调机构,应该由市长直接领导,市级各专业城市管理部门、区县政府作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对城市重大管理事项及带有全局影响的重要事项的决策,协调跨部门、跨区的城市管理问题,监督考核市级各专业城市管理部门和区县政府的管理工作。
区级城市综合管理决策协调机构,应该由区长直接领导,区内各专业城市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作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对行政区内城市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协调区内跨部门、跨街道的城市管理问题,将市级城市综合管理部门下达的城市管理任务分配到区级的相关街道部门,并对其进行指导实施,同时,对于履职情况进行评价,按评价结果的优劣进行奖励或处罚。
(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纵向管理体制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是一种“社会主导型”的城市管理模式。通过这种城市管理体制,可以强化城市管理的管理、监督、服务等功能,更好地发挥城市管理效果。
两级政府是指市区两级政府管理的管理体制。市一级政府主要负责城市整体规划、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监督管理等;区一级政府在这种体制中处于城市管理主体地位,除去市一级政府下放的一些相关职能外,主要负责市政市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同时也可以获得市一级政府的相关经费与资金拨付。
三级管理是指通过明确市、区、街道三级的职能范围,从而形成权责利统一、重心下沉的管理体系。市一级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制定城市管理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宏观政策;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下级部门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协调部门之间或区域之间的重大事项、重点问题、重大工程的资金调配等;区一级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将市一级城市管理工作的任务及目标,合理及时地下放到区一级的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同时指导、监督、检查其落实情况并给予评价。协调区级各职能部门之间、街道之间的重点难点问题,避免多重管理、管理空白等现象的出现;负责辖区内环境保洁、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等作业的招投标工作。街道(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逐项完成区一级的管理部门分配的城市管理任务和目标,强化执行抓落实;负责社区及社区之间城管管理工作的检查、落实、协调和监督;负责市政市容环境卫生等工作,包括对街角死角的卫生整治、对门前三包的落实、对公共卫生间及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等;作为上级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助手,共同完成城市管理的各项任务。
(三)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1.要理顺“条条”之间的关系
一座城市要正常运行离不开规、建、管的协调发展,首先,要理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其次,要理顺市政、园林、环保、水务、交通、城管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划清交叉管理事项的主责部门,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协调综合管理事项。
2.要理顺“块块”之间的关系
要进一步理顺市和区管理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市政府统一领导,区政府全面负责,街道办事处具体落实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所谓统一领导,就是加强市政府在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领导作用,强调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宏观调控、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功能。所谓分级负责,就是在坚持市政府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市、区、街道之间的城市管理任务,合理划分三级事权,坚持“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改革思路,尽量把城市管理的事权下放给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强化属地管理功能,进一步明确区和街道的职能和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并在经费等方面给予配合和落实。增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功能和责任,实行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城市管理负总责制,确立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共同搞好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3.理顺“条”与“块”的关系
在条与块关系的处理上,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区、街“块块”管理为主,城市的“条条”管理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履行部门法定职责,支持、配合区、街管理,充分发挥城市各级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实行条块的合理简政放权,“条”要把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工作放给“块”管理,以便把工作重点转向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为主的方面上来。
(四)建立行业管理与市场运作相分离的管理体制
首先,通过党政分开,把党的领导机构中与政府部门重复的职能转移到政府,撤销党的系统中与政府对口的职能机构,使党的领导真正落实在路线、方针、政策上。
其次,通过政企分开,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对政府权力进行剥离,使政府对市政公用企业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由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法律手段管理为主。把市政公用企业的人事权、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还给企业,调动市政公用企业的积极性。
再次,通过政事分开,使市政管理部门,如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等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变,逐步将现存的事业单位性质改变为企业性质,政府管理部门与这些行业养护公司建立新的工作关系,以经济契约的形式实行委托管理作业。由管理部门与这些行业专业养护公司签订承包合同,按计划指标和全年实际工作量,拨付养护、修缮工程款,并由管理部门按合同规定对城市养护公司的业务工作实行专业检查、监督和考核。通过完善“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达到既定的城市管理目标,以促进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最后,通过建管分开,理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形成建设与管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重建轻管”的问题。
总之,通过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建管分开,实现城市政府行业管理与市场运作相分离的管理运作模式。
(五)推进城市管理作业的市场化
城市维护作业是指,为了维护城市的正常运行,保持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城市园林、道路、环卫、水、电、气、热等维护作业单位依据相关标准所从事的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环境保洁、绿化美化、公用产品供应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实施行为。
城市作业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管理完全依靠行政机构、行政计划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城市,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一体化,往往采用财政全额拨款、实施集中和垂直管理的模式,这种体制存在明显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对城市管理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有利于转变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为城市管理注入新的动力。
如烟台等城市改革环卫管理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拍卖道路保洁权,不仅节约了费用,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政府也省了心,可谓一举多得。广州市改革“门前三包”制度,成立专门的队伍,有偿服务,彻底解决了以往街道和居委会只收费不管理的弊端。无锡市城管部门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运作实施“三乱”违法广告清理保洁及户外广告规范优化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城市管理市场化就是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凡是市场能做好的事情,就让市场去做,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城市维护作业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公开招标选择队伍去实施,没有必要继续按事业单位模式,养着庞大的养护管理队伍,政府应尽快完成由市政公用设施产品和服务的直接供应者到监督者的角色转换。但就目前状况,为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开展,需要对市政公用事业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精心培育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维护作业,确保公平竞争、充分竞争;需要加强政府监管,依据法律法规对管理企业的市场准入、价格决定、产品质量和服务条件施加干预,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可持续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供高质量服务。
走市场化道路,是城市管理大势所趋,城市管理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管理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城市管理与建设的档次得到不断提升。
(六)建立监管分离的城市管理监督体制
城市管理监督,主要是对城市管理行政机关、执法机关、城市维护作业单位的履责情况进行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方面。
内部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行政监督权力对其自身的行政活动进行监督的行为,监督机构有政府督查室、监察局,建有数字城管系统的城市,还有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分别对政府职能部门、公共服务企业及公共服务作业单位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并对行政投诉问题进行核实办理等。
外部监督则主要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等。主要监督方式有:市长公开电话和城管热线投诉制度、人大代表定期视察制度、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制度、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制度、市民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民意测评制度。
完善城市管理的监督体系,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市、区两级的纪委、组织部、监察局、人事局、督察室、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等监督部门要强化对本级城市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的工作监督,将各项监督考评结果进行整合,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要实施问责制,对一些确因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问题进行责任追究。二是强化外部监督。城市管理要接受各级人大、政协对城市管理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公布城市管理举报电话,充分利用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强化社会监督功能作用。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的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决策,要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并实行公众听证制度,征求群众意见。对于市区通报、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等各类问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原则,做到及时办理。对于逾期不落实,存在推诿扯皮现象的,实行责任倒查,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与个人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致使发生重大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防止管理与监督脱节的问题。
(七)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绩效评估制度
在传统的政府机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中,评价过程基本上是通过人为投票的方式来进行,评价结果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意愿,很难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一个部门、一个集体或者一个人的工作绩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方式,主张在公共服务模式中引入各种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强调组织的绩效管理,即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来评估政府施政的绩效。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在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市一级成立有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机构,其在城市绩效管理体系中正承担着重要职能,通过数据驱动,加强对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评估。
对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市民的投诉和意见也是重要内容,很多城市已把市民的投诉和意见纳入到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之中了,使市民呼声能够有效反映到政府议程之中。
绩效评估,要遵守公共决策最优化、管理成本最小化、管理效率最高化、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要注重城市绩效管理中经济成本的分析,将成本节约纳入城市绩效管理考评指标。所以,还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选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保证评估的严肃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