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克什与《算法门》的关系是学术界讨论不多,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河防通议》通行的守山阁本、明辨斋本及《水利珍本丛书》本均源于自《永乐大典》抄录的《四库全书》本。[12]《四库全书》之提要一方面直书“《河防通议》二卷,元沙克什撰”,一方面又说是书“以宋沈立汴本及金都水监本汇合成编”,那么,沙克什对《河防通议》只是将二本重编、整理,合而为一,还是有自己的增补、撰述?《四库全书》的说法容易造成误会。有的学者说“本书反映了宋元时期的技术水平”[2],蕴含了此书有沙克什撰述的意思。有的学者采取审慎的态度,比如郭涛文献[7],专门注释与分析《河防通议·算法》,却通篇未出现沙克什的名字。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
沙克什自序说:
愚患二本之得失互见,其丛杂纠纷,难于讨寻,因暇日擿而合之为一,削去冗长,考订舛讹,省其门,析其类,使粗有条贯,以便观览,而资实用云。[1]
沙克什说他自己只是考订、删削、重编,并未说到自己撰述之事。
传本《河防通议》有一些双行夹注。这些注,有的是汴本、监本原注,如输运门抬椿橛条注:“明昌七年本监申刑部准拟定例。”这显然是监本自注,本监是金都水监。有的是清四库馆臣案,如河议门释十二月水名条,有三条案语,均引《宋史·河渠志》中的文字与原文相对照。《宋史·河渠志》系元相脱脱主持编撰的,完成于至正五年(1345),在沙克什编定《河防通议》(1321)之后,不可能是沙克什及其前人的文字。以“案”字起头的双行夹注均应是四库馆臣的按语。有一部分双行夹注是沙克什注。在河议、制度、料例这前三门中有15条注明“汴本”,有9条注明“监本”,其中有的注“汴本、监本”,或“汴本,与监本少异,故两存之”,显然是沙克什注。前三门的部分条目及后三门的全部条目均未注明汴本、监本,但有的条目中有明昌二年(1191)、明昌六年(1195)、明昌七年(1196)、本监等字样,当属监本无疑。《算法门》诸条虽无这类指明年代、作者的内容,但有的注肯定是沙克什所写,如竹索积寸目第一条下注“此法未详,姑存其旧”,卷埽目除心索条注“此法甚要”,都是对所整理的对象的评论。这些显然都未超出“考订”的范围。《河防通议》所有条目均取同一书写体倒,都应是沙克什整理、重编的内容,而不是他的自撰。
总之,《河防通议》中的全部条目,都不是沙克什撰写的,他只是作了删削、整理。其中有一部分注是沙克什写的。
再分析天元术的表示法。天元术起于何时,已不可考。滹纳心斋祖颐为朱世杰《四元玉鉴》(1303)写的序说:“平阳蒋周撰《益古》,博陆李文一撰《照胆》,鹿泉石信道撰《钤经》,平水刘汝谐撰《如积释锁》,绛人元裕细草之,后人始知有天元也。”[13]这里提到的著作均失传,元裕是不是李冶好友元好问,亦未有定论。[18]据认为,《益古》尚未使用天元术,李冶利用天元术给出了其开方式造术,撰成《益古演段》[14]。现存使用天元术的最早数学著作是李冶的《测圆海镜》[15](1248),其中引用了《钤经》的题目,表明《钤经》可能已使用了天元术[16]。钱宝琮根据《算法统宗》[17]的记载推断天元术的产生可能早于《测圆海镜》一个世纪[11]。天元术的表示法有一个演变过程。天元术在发展到只用一个字表示未知数之后,先是天元的高次幂在上,低次幂(包括负幂及零次幂即常数项)在下,后来则倒过来。李冶在太原见到的彭泽彦材法,便最先使用高次幂在下,低次幂在上的方法[18]。李冶的两部著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1259)恰恰反映了这种变化。就是说,1248年以前,天元的高次幂在上;1259年以后,则高次幂在下。以后的数学著作。均循彭泽彦材法。《河防通议》以表示x,以表示多项式0.3x+870,以表示多项式15x2+94 500x,等,都采取天元的高次幂在上,而常数项在下的表示法。显然,开河题的天元术解法应产生在1259年以前。这再一次证明,开河题不可能是沙克什设计的;当然,也不可能是11世纪北宋汴本的,因为那时还不可能产生天元术;亦不可能是南宋初《河事集》中的,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南宋有懂天元术的人。开河题只能是金都水监本的。监本中可考年代者最晚是泰和三年(1202)颁布的河防令[2]。而金朝黄河决口及大的河防工役主要在大定八年至明昌年间(1168—1195)[19],因此,监本应定稿于13世纪初之前。就是说,开河题应产生于这之前,并且,最迟在12世纪末,人们便能熟练运用开元术了。
开河题不用“元”字表示未知数的一次幂或用“太”字表示常数项来定位,而是将常数项放在最下定位,在没有常数项时,以〇表示。不知这是《河防通议》原来的方法多还是后人的改纂。此外,可以看出,所谓李冶时代还存在天、地二元,以天元表示正幂,以地元表示负幂,李冶的贡献在于取消了表示负幂的地元的说法[16],是没有根据的,早在《测圆海镜》前半个世纪前,就没有地元了。
[1]河防通议.[元]沙克什重订.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另:守山阁丛书本.水利珍本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2]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571,433.
[3][明]宋濂.元史·赡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4 351~4 353.
[4]李迪.中国数学史简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205~207.
[5]劳汉生.元代数学教育史(硕士论文,1987,未刊).
[6]纪志刚.赡思与《河防通议》.李迪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21,31.
[7]郭涛.数学在古代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河防通议·算法》的注释与分析.农业考古.1994:285.
[8]郭书春: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繁体字修订本.台北明文书局,1995.*再修订本.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9]郭书春汇校.九章算术.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郭书春汇校.九章筭术新校.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10][唐]王孝通.缉古算经.天禄琳琅丛书本.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另:郭书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1).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1]钱宝琮主编.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郭书春、刘钝,等主编.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5).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2]颜元亮.《河防通议》提要.中华名著要籍精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232~233.
[13][元]滹纳心斋祖颐.四元玉鉴后序.白芙堂算学丛书本《四元玉鉴》.郭书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1).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4][元]李冶.益古演段.知不足斋丛书本.郭书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1).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5][元]李冶.测圆海镜.知不足斋丛书本.郭书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1).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www.xing528.com)
[16]梅荣照.李冶及其数学著作.钱宝琮等.宋元数学史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104~147.
[17][明]程大位.算法统宗.康熙年间刻本.梅荣照、李兆华校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另:郭书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2).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8][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北京:中华书局,1995.
[19][元]脱脱,等.金史·河渠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669~682.
【注释】
[1]各本“约之”讹作“乘之”,今校正,文献[7]校作“除之”。
[2]各本脱此句,今依文献[7]补。
[3]“一步折五尺”,各本讹作“高一丈”。各本脱“半之”,今校补。文献[7]将此改成“以长一丈约之”,仍于算理不合。
[4]天元一,四库全书本讹作“天天元一”,守山阁本脱“一”,今补。,守山阁本作“一”。
[5],四库全书本讹作,今校正。守山阁本作“三”。
[6],四库全书本讹作,脱“阔”字,守山阁本讹作八七三,脱“停”字,今校正。
[7],四库全书本讹作,守山阁本讹作,今校正。四库全书本“截”讹作“藏”。
[8],四库全书本讹作,今校正。守山阁本脱此式。
[9]此处,守山阁本衍。
[10],四库全书本讹作,守山阁本讹作,今校正。
[11]四库全书本脱此二字,依守山阁本校正。
[12]归,四库全书本讹作“埽”,依守阁本校正。
[13]四库全书本脱“一千”二字,依守山阁本校正。
[14]“从”下,四库全书本衍一“万”字,依守山阁本校删。
[15]截阔,四库全书本误倒,今校正。“为停截阔”,守山阁本作“得九百三十六尺”,亦通。
[16]截停,四库全书本、守山阁本误倒,今校正。依上文,截停阔,指截住处上、下阔之平均值,而停截阔指所截部分两端停阔之平均值。
[17]并上、下截阔,守山阁本作“为上、下截阔并”,亦通。
[18]*此元裕肯定不是元好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