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的术文即公式、解法大都具有普适性和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尤其是前五章及盈不足章的解法都是相当抽象的纯数学公式、解法,然而也有一些术文未离开其题设的具体对象,甚至具体数值。刘徽是按—般性证明这些公式、解法的,然未改写《九章算术》的术文。贾宪则提出抽象性术文,尤以方程术和勾股问题诸术最为典型。
方程术即线性方程组解法是《九章算术》最杰出的成就,它实际上具有普适性,然其术文借助禾实来阐述,正如刘徽所说:“此都术也。恐空言难晓,故特系之禾以决之。”[5]刘徽以齐同术论证方程术,并创造了互乘相消法。贾宪则提出了不依赖于具体对象的术文:
术曰:本倍折减损之问,初无活法,今述此意。排列逐项问数,某物某物共直几钱为一行,某物某物共直几钱为一行。命首位物多者为主,彼七此五,以七为多。以邻行数增乘求等。数等可以减损。余物与价即总数也。亦例乘之,物既增,余物与价亦各升为一体。以原多物行内数目。对减,谓物减物,钱减钱,求轻一位。其余次第增减,增少数与多数为停,如求对除以求位简。价可为实,物可为法而止。法实皆一位也。以法除之。商除。[8]
这条术文虽未脱离开物与钱,然不再系之以禾,且行数不限,其抽象性比《九章算术》进了一大步。贾宪提出以物多者为主,亦可减省运算。
对勾股问题,贾宪首先提出了“句股生变十三名图”。他说:“句股弦并而为和,减而为较,等而为变、为段,自乘为积、为幂。”[8]十三名即勾(a)、股(b)、弦(c)、勾股较(b-a)、勾弦较(c-a)、股弦较(c-b)、勾股和(a+b)、勾弦和(a+c)、股弦和(b+c)、弦较和[c+(b-a)]、弦和和[(a+b)+c]、弦和较[(a+b)-c]、弦较较[c-(ba)]十三种关系,贾宪还指出了这些关系变成勾股较、股弦较、弦和较的段数。我们知道《九章算术》只出现了a,b,c及c±a,c±b,b-a,(a+b)+c九种关系,刘徽注又补充了a+b,(a+b)-c两种,对c±(b-a)则未涉及,都不完备。而贾宪的十三名图实际上包含了勾、股、弦及其和、差的全部可能的关系。贾宪说这些关系“有用而取,无用不取,立图而验之”,表明“句股生变十三名图”对他的勾股理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接着,贾宪把勾股章所有系之于具体对象或数值的术文抽象成纯数学方法。比如对“户高多于广”这类已知弦与勾股差求勾、股的问题,《九章算术》的术文是:
术曰:令一丈自乘为实,半相多,令自乘,倍之,减实,半其余,以开方除之。所得减相多之半即户广,加相多之半即户高。[5]
以一丈、相多、户广、高立术。贾宪的方法是:
句股较与弦求股法曰:弦自乘,半较自乘,倍之,减积,余,半之,开方得半和。[2]减半较,为句;加较为股[3]。[8]
贾宪的方法则以弦、(勾股)较、和立论。
又如,《九章算术》甲乙同立问的术文含有勾股数公式,是重大成就,然而却以数字立术:
术曰:令七自乘,三亦自乘,并而半之,以为甲邪行率。邪行率减于七自乘,余为南行率,以三乘七为乙东行率。置南行十步,以甲邪行率乘之,副置十步,以乙东行率乘之,各自为实,实如南行率而一,各得行数。[5]
刘徽的证明舍弃了具体数字,然未改写术文。贾宪则将其抽象成仅依赖于勾弦和率、股率的方法:
法曰:句弦和自乘,股率自乘,并而半之,为弦。以减和求句。股率乘句弦和率求股。以所有句数乘所求句、股、弦三率,为列实,以所有句率为法除之。[8]
这就是勾股数公式:a∶b∶c=(m2-n2)∶mn∶(m2+n2)。(www.xing528.com)
《九章算术》“勾股容方”问的术文是抽象性的。贾宪又提出了“勾股旁要法”。这是自二郑注“九数”之后现存数学著作中第一次出现“旁要”的名称,值得重视。
句股旁要法曰:直田斜解句股二段,其一容直,其一容方,二积相等。余句余股相乘亦得容积之数。句股相乘为实,并句股为法,除之,得句中容方。积内有一容直,故用句除横积并股除直积,得所容方也。以容直或方外余句股相乘得容积之实。句股中直积一段,大句股一段,小句股一段。如余句而一,得股长。如余股而一,得句阔[4]。[8]
贾宪方法的前半段是《九章算术》术文的改写。注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原理。一长方形分成二勾股形,则从弦上一点出发的容方容直面积相等。(实际上,从公共弦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边的垂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横积是容方右侧的长方形,其面积为方×余勾,直积是容方上面的长方形,其面积是方×余股。因此,贾宪又提出一公式:方=。
图1
图2
及
这里考虑勾股容方与容直、横积、直积及与勾、股的互相关系,都是从旁取要,很可能是“旁要”的本义。贾宪这一方法可能提供了解决千余年未得其解的“旁要”之谜的钥匙。
对测望问题,贾宪也将《九章算术》术文改写成纯数学方法。如“出南北门测邑方”问,《九章算术》的方法是:
术曰:以出北门步数乘西行步数,倍之为实,并出南门步数为从法,开方除之即邑方。[5]
贾宪的方法是:
术曰:余句乘股,倍之为实,并二余句为从,开方除之。[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