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是直接参与和实施体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其对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要科学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主要探讨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
(一)专业素质评价
1.思想政治素质
对体育教师而言思想政治素质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在专业素质评价中,首先要评价体育教师的这一基本素质。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对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工作态度、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等内容。其中职业道德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要求体育教师对工作积极负责,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成长,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主要以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方式为主。
2.知识结构素质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指的是体育教师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基本技能和基础体育知识,还要掌握具有深度与高度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深入了解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能力结构素质
能力结构素质指的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以及教学内容讲解能力等。具备这些能力的体育教师能够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的体育教师能够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组织和管理能力较强的教师则能够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各种体育教学资源来完善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还包括身心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师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程度、逻辑思维能力及洞察力等内容。
4.自身发展的素质
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指的是体育教师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的能力。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的要求,推陈出新,深化教学改革和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成果。自我学习能力是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拥有良好自我学习能力的体育教师往往更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安排好各项工作,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课堂教学评价
对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是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方面,既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又要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教学评价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课程标准的贯彻
进行课程标准评价,主要是看体育课堂教学是否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是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是否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等。具体来说,就是看体育课堂教学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学生身心特征与实际情况等。(www.xing528.com)
2.教学思想
体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如“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等,并在这些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从事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科学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3.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与实施的体育教学内容既要丰富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并应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具体应能够促进学生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意志品质等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4.教学方法和手段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符合体育教学原则并具有新意,教师要因材施教,选择对学生身心发展有意义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另外,教学方法还应有助于师生间的互动。
5.教学技能
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应科学设立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
(2)教师应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体育教师应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并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内容,用规范、优美的动作进行示范。
(4)体育教师应能够从容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6.教学效果
评价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主要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展开,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是否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