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锻炼与健康维护的关系及研究成果

体育锻炼与健康维护的关系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从而扩大关节活动的幅度和牢固程度,减少各种外伤和关节损伤。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和肺通气量。实验证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可增加1 000毫升左右,肺通气量可达100升/分以上,均高于一般人。体育锻炼是一种低消费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的手段,它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表现为改善情绪状态。

体育锻炼与健康维护的关系及研究成果

(一)体育锻炼决定人体生理基础

1.体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机能的提高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和神经细胞。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会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和缺氧而导致头晕脑涨。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在新鲜的空气中开展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使大脑消除疲劳,恢复活力。从事体育锻炼还可以延缓脑细胞的衰亡过程,保持大脑的“年轻态”。

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其对复杂变化的判断和反应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地应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加强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提高脑细胞工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耐受能力等。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将会下降,导致平衡失调,甚至引发某些疾病。

2.体育锻炼有益于循环系统机能

循环系统由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它在心脏的驱动下,为人体各个部位提供氧气和各种养料。

(1)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使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增加,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肌力量增强,每搏输出量加大,使血液的数量增加并提高其质量。研究表明,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心脏的每搏输出量为70毫升,而经常运动者的可达90毫升。

(2)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并促使大量毛细血管开放,大大加快能量供应,提高新陈代谢。

(3)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含量、改变血脂质量,在遏制肥胖、健美形体的同时,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4)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血压,舒缓心搏,预防心血管疾病。病理学家通过解剖发现,经常运动的人患动脉硬化的比例要远远低于不常运动的人。

3.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联结和骨骼肌组成,它支撑起身体,并保护各器官的系统运作。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较好的灵活性,使人有条不紊、准确敏捷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体育运动可使骨密质增厚,骨小梁排列更加规则整齐,促使青少年骨的长径生长速度加快,直径增大,极大地提高骨的坚固性和抗弯、抗断、抗压能力。同时,可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

体育运动可使肌肉的效能增强,肌肉更加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具体表现为肌红蛋白和肌糖原的数量增加,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肌肉的收缩力量加强,速度增快,弹性提高,耐力持久。

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从而扩大关节活动的幅度和牢固程度,减少各种外伤和关节损伤。

4.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喉、气管和支气管)和肺组成。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人体尽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和肺通气量(每分钟尽力呼出或吸入肺内的气体总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同时,体育锻炼时需要大量的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就要求呼吸肌加强收缩,使肺泡充分张开,加深呼吸的深度,从而有效地增加了肺的通气效率,使人体能够承受更大强度的运动量。实验证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可增加1 000毫升左右,肺通气量可达100升/分以上,均高于一般人。

5.体育锻炼有利于提升免疫系统的机能(www.xing528.com)

体育运动本身是一种运动负荷的刺激,反复刺激,身体的各个系统就会产生形态及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在这种应激与适应的生理反应过程中,免疫机能也会相应提高。

6.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对胃肠起到按摩作用,在提高食欲的同时增强吸收能力。

但应注意,不宜在饭后即刻进行体育活动或剧烈运动后马上就餐,运动和吃饭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休息。一般认为,运动后至少休息30~40分钟再进食,或饭后间隔约1.5小时再进行运动较为科学

运动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全身的血液进行重新分配,以保证对肌肉骨骼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此时管理消化的神经尚处于抑制状态,消化腺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运动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消化器官就越需要时间来进行恢复。

同样,如果饭后立即参加剧烈运动,就会致使正在参与胃肠消化和吸收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骼,从而会影响胃肠机能。甚至可能因为胃肠的震动和肠系膜的牵扯而引起腹痛及不适感,影响人体的健康。

(二)体育锻炼构建人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指的是人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环境(包括自身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其包括5个方面:①智力发育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进取;③意志坚定、行为协调;④人格健全、自我悦纳;⑤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随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心理结构以维持内外的平衡。

1.体育锻炼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是改善心理环境、增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有氧练习和力量,灵敏性练习均可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和长期进行渐进性放松练习均可降低人的焦虑水平。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发泄口,可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发泄内心的冲动、烦闷和单调,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满足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磨炼人的性格和意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放松紧张的精神状态,改善人的自我感觉,消除沮丧和失望情绪,这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

体育锻炼是一种低消费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的手段,它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表现为改善情绪状态。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们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控制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的活动,是帮助青少年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获得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竞赛可使学生增强自信,自我激励,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获得奋进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它可以增强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能培养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体育锻炼能够调节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降低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的程度,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增进身心健康。

2.体育活动有利于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的因素体现

(1)主动的心理意识。参与体育锻炼有主动和被动2种方式。若是被动参与,自己并没有锻炼的意识和兴趣,将不能很好地达到锻炼效果,而且抵触心理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积极主动地参与,有自己锻炼的目的,如获得健康、塑造体形、放松心情等,这样就有了锻炼的目标,也能更好地获得想要的锻炼效果。锻炼的意识越强,目的越明确,产生的心理效果也就越好。

(2)科学的运动强度。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而过度运动和身心的耗竭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当情境对训练者提出过高的要求,而且超出训练者所能达到的标准时,就会出现过度疲劳,从而导致运动者的身心耗竭、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上也会出现压抑、疲劳、焦虑、易怒、情绪不稳、精力不集中等症状。所以体育锻炼的强度对于锻炼者来说很重要,要想达到健康的目的就要把握好运动的强度。

(3)愉悦的运动过程。喜爱运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运动愉快感是在运动瞬间体验到的,通常是不可预料地突然出现。调查表明,由于缺乏运动愉快感,多于50%的人在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之前就放弃了运动。因此,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要结合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使其成为一种稳定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4)良好的运动环境。运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运动环境影响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运动中的社会环境有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同伴、家长和观众等。在锻炼中有固定的伙伴,得到同伴的支持与认可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效果。体育活动时的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和水。清新的空气能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会使运动者产生愉快的心情,达到锻炼的目的,促进心理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