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调是小调类民歌中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的类型。时调类曲种,主要有天津时调、河北时调、上海说唱、扬州清曲、江西清音、赣州南北词、湖北小曲、襄阳小曲、长阳南曲、湖南丝弦、祁阳小调、四川清音、盘子等。以下主要介绍河北时调。
河北城市的时调曲艺演出形式与“梅花大鼓”差不多,唯演唱者并不兼奏乐器。唱者大多系女艺人。伴奏乐器以三弦和四胡为主,四胡定弦法与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的相同。
三弦定弦法却与大鼓、单弦、弹词等都不同如例3-7所示。
例3-7
河北城市的时调曲艺的音乐属于曲牌类音乐的范围。虽然所具有的曲调数目很多,但是一般说来,在每一个曲本中只用一个曲调,经过变化重复组成,和唱词一样每重复一次叫作一“翻”。
从前在京津一带的时调曲艺里,著名的调子有。
(1)靠山调。用它唱的曲本有:【七月七】 【寡妇五更】【十月一】【踢毽】【七月十五渔樵耕读】【姐在房中绣麒麟】【四美图】【喜荣归】等。新词有(解放五更)等。
(2)喇哈调用它唱的曲本有:【秦楼悲秋】【耍女婿】等。
(3)老鸳鸯调。用它唱的曲本有:【明月五更】 【尼姑自叹】【恨五更】等。新词有【解放十二月】【建设新中国】等。(www.xing528.com)
(4)新鸳鸯调。用它唱的曲本有(思想)等。
(5)反调。有(秦楼叹)等。
此外,像“怯调”“正对花”“反对花”等调子也是常见的。(以上调名摘录自《天津市曲艺调查报告》)
上述京津一带的时调的唱腔,曲调婉转华丽,所谓腔多字少(大多用一板三眼),曲调性格软绵、悠缓,适于表达悱恻缠绵、离情别意一类的内容。
但是流传在乡镇一带的时调小曲(小调)则与上不同,曲调性格爽朗、活跃、有风趣、有生气。
近来,盲艺人王秀卿先生创造了一种和“单弦牌子曲”形式一样地把若干不同的时调小曲(小调)连缀在一起,成为套曲的形式,并且这种套曲的前后也可以像“单弦牌子曲”一样地有“曲头”“曲尾”;不过在这里的“曲头”和“曲尾”却不一定用“岔曲”,而是可以用任何一个时调小曲把它放在套曲的前后。例如本书中所介绍的《大春节》,它是以(跑旱船)作为“曲头”和“曲尾”的,其结构为:
跑旱船→若干时调小曲→跑旱船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小调牌子曲”,它好像是在时调小曲的范围里刚被种植下的新品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