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塘栖人张之鼐的《栖里景物略》一书中根据卓天寅同年好友湖州知府吴绮的《传经堂记》作了记载:
传经堂。
长桥之西,有卓子亮庵祀入斋、莲旬、蕊渊三先生之祠宇在焉,署其门曰“卓氏三世大儒之祠”,表其门曰“节孝”,盖旌其母丁太夫人也。其堂曰“传经”,其先世曾有图,故取其义耳,时系蕊渊之赞于首册,以祀先生之处也。堂三,后有池,松竹花石旋拱其际。傍更为三楹,曰“只是读书”。池中有亭,曰“水心云影”。方槛高廊,董宗伯(董其昌)所题,曰“且吃茶”。廊之前有亭,曰“泠泠来风”。转陟数级,曰“相於阁”。阁之下,桐阴数椽,曰“无事此静坐”。界于短垣之东偏,曰“桥西草堂”。溪山之旷览,台榭之伟观,具在吴太守《记》中。然人文之盛,而此祠足为里中之冠冕云。(www.xing528.com)
又,坊表“节孝可风”为清故拔贡生卓人月妻丁氏立,康熙八年旌表,在卓氏祠前。此指卓天寅母亲康熙元年60岁时,三老(指古代掌管礼仪教化的乡官)上孺人之品行于三台,即司吏台、御史台、谒者台。三台下文,命学使旌表之,曰“节孝”,曰“全才”。故卓天寅依据朝廷恩准,在家祠前建造了表彰母亲的“节孝可风牌坊”。
根据上文可知,传经堂是一座建有石库台门的祠堂建筑,台门上悬挂“卓氏三世大儒之祠”的横匾。主体建筑厅堂上方悬有“传经”匾额,这里正是卓天寅为祭祀其曾祖父入斋、祖父莲旬、父蕊渊三先生的家祠。祠堂北向,面朝运河,堂前立有一座表彰其母丁氏的节孝牌坊。祠堂有三进,后有池,池畔栽有松竹,布置假山花石。旁边还有一幢三开间的房屋,匾额“只是读书”。池中有亭,额曰“水心云影”。沿水池往南,方栏杆围成的廊榭上悬有一块前朝董其昌题写的“且吃茶”旧匾。廊的尽头又有一亭,额曰“泠泠来风”。再转而向上数级,有“相於阁”,匾额是卓天寅请吏部主事王士禄所题。登上此阁,南可眺望皋亭、黄鹤之山,往西则可远眺獐山、洛山,以及武康方向的封山、禺山。相於阁下面,桐荫之下又建有房屋数间,匾额“无事此静坐”,这是入斋先生生前题写的旧额。再绕廊数步,隔着矮墙的东偏,又有一幢楼房,匾额“桥西草堂”,这是传经堂的附属建筑,其楼上贮藏卓氏三代人积聚的藏书,楼下则是卓天寅教授子孙读书的讲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