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主题。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很多专家、校长、教师也对此进行了诠释。但是受到当今社会的影响,很多人对“学生培养本质”存在着很强的功利主义和过于现实化的迹象,不能真正站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高度去理解、去践行,停滞在一定水平上不能实现突破,其实质是教育观念的滞后,这种低水平观念势必影响教育行为,导致教育行为的落后,导致教育结果的落后。
当下,打着素质教育大旗,大兴应试教育之实的学校不在少数,高考升学率基本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决定性衡量指标。有高考升学率,学校一定成为名校,虽然各地区确定的评比标准不完全一致,有的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升学率,有的看一批本科重点大学的升学率,有的看二批本科普通大学的升学率,尽管形式有所区别,但实质没什么不同,都死死盯在高考升学率上;高考考的学科就学,不考的学科就不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只是幌子,应付上级检查而已;入学就分文理科,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完全看高考指挥棒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现今考试形势下,二流学校把大多数学生动员成文科生也是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管理加班加点、强化训练,增加课业负担,把学生看成考试的工具,应试能力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应试管理成为学校追求的理想管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体发展”“终身发展”等成为了口号,畸形的人才培养有目共睹、显而易见、大行其道。
学生发展只关注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其他方面,智育是主线,其他方面只起辅助作用,德育是智育的德育,德育教育要围绕智育发展开展。这种教育的弊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必定起到制约作用,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已经暴露无遗。钱学森临终一问,被称之为“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大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给现今教育以致命一击,反思教育之声不绝于耳。
2017年,河北省衡水第一中学在浙江省开办分校,引起社会对“衡中模式”和现今高考制度的大讨论,浙江省教育厅公开表明态度,反对“衡中模式”进驻浙江,教育部也出面表明态度,要求要坚持立德树人,全力推进高考改革。这一事件的争论现在还没有停息,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永明在其主编的《教育危机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一书中,对当今教育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学历化社会的人才培养标准以及“高考指挥棒”使先进的教育思想难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名副其实地付诸实施。这里所说“先进的教育思想”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发展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
我们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处于当今教育战线的前沿阵地,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漩涡中脱离开来,落实素质教育呢?对比中外教育,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在《世界教育大观——透视教育的第三只眼》一书中,作者讲了一些亲历的中外教育的实例,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这是笔者所读到的有关比较中外基础教育之不同点的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书籍,比讲多少大道理更能对比中外教育的差异,下面选编一段,供我们思考。
“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
一个中国留学生将9岁的孩子送入美国学校,结果美国学校教育的方法使他震惊不已。本文公正而客观地对比了中美小学教育的异同,美国学生的创造力一览无遗。
中国留学生高钢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当他把儿子送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并不相信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而最让人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老师看了他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你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这位儿子的家长就像挨了一记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这位家长的心就止不住一阵哀伤。因为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换了3个大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有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家长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独生子笑着送给爸爸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留学生的脑门上。
此时,做大人的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
不过,事到如今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家长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儿子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微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这位家长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么?于是,儿子的家长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他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10岁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www.xing528.com)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家长没有赞扬,也没批评,因为连他自己也有点发懵,一是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位家长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作的写作方法,那时他已30岁。
不久,他的儿子的另一份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那么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很真诚地问自己的父亲:“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误后代,家长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番气力,他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在微机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看到他那副专心致志的样子,做父亲的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做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目。儿子洋洋得意地对父亲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种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小家伙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他儿子回答:“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儿子接着问他父亲:“是不是?”面对儿子的提问,家长竟无言以对。他觉得这孩子怎么懂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做的孩子还有不敢断言的事情吗?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用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这位家长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分明是竞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这位家长也能够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去寻找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们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这位家长不禁想起了他自己当年学二战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能够通过考试去奔光明的前程呢?
由此可见,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于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很难有新的创造。
这位家长的儿子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儿子和他父亲二人为狮子和豹子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儿子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像带。做父亲的十分高兴地发现,他的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使这位家长重新去看美国的学校教育。他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却想方设法地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们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老是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这位家长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力来说,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这位家长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不禁想起了他的一个好朋友的故事。这位好朋友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整整5年,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的奖学金。他说:“我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项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精灵,那么富有创造性。”这位家长琢磨,这个朋友所感受的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茫然。
由这位远在异国他乡的学生家长的所见所闻,使我们产生了许多联想与思考,我们想到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课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既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从上述选编内容中,我们不难理解中外基础教育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了。中国小学生学习教科书上的固定知识,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将以考试分数把学生分出上、中、下作为主要教育方法,简单化一,有的一些课外拓展完全不能扭转应试教育的模式。美国小学生没有考试分数对学生的评价,代替的是对能力的培养,查阅资料、思考问题、认知世界、撰写报告,是对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并掌握了创新方法,养成了创新的思维习惯。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基础教育脱不了责任,确实到了教育革命的时代了。我们教育的危机、教育的困惑,正日益影响我们社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已经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从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深入北京学校课堂听课、评课,到2010年9月1日《人民日报》登载温家宝总理讲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回答了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
讲话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国家教育发展纲要》重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调德智体美是一个有机整体。讲话具体提到: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智育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点燃人心智的火焰,把受教育者内在的潜质开发、启蒙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追求新知;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培养人的坚毅勇敢、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精神;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温总理讲话还强调,多年来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