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背景
1.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创建于2000年5月,是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政府三方合作的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是南山区教育局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创办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寄宿制国有民办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共有69个教学班,现有在校学生2380多人,全部实行小班化教学。学校从全国各省、市吸纳最优秀的教育人才,实施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拥有一支优质教师队伍。
2.学校办学思想和宗旨
以构建现代化、开放式、文化型、具有国际影响的绿色学校为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学力宽厚、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宗旨,坚持“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传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整合北大和北大附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的办学体制、优越的教学制度、名校教育资源、雄厚师资力量、智能化设备设施、高素质学生群体构成学校六大办学优势;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自主教育、开放教育和服务教育形成了学校的四大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2002年,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校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构建三级课程体系的进程。制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发具有北大附中特色的、符合课程改革总体思想的校本课程,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校本课程开发初具规模且已见成效,但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的序列性、教师开发方案的规范性、课程内容的实效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课程管理的科学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4.情境分析与评估
(1)学生需求、家长需求评估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要求活动的组织和课程的开设要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多些不同的课程”,要多给他们“宽松的时间、实践的机会”,家长更是希望学校为学生多方面成长提供机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并以培养兴趣为主,同时他们还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提出了许多个别化的要求。
(2)社区与学校课程资源评估
①社区资源丰富
学校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绿化率超过50%。地处前海之滨,深南大道西端的终点,位居星海名城,与深圳大学城、科技园同属南山区境内,恰与深圳大学相依相邻。南山区是深圳市的文化中心、科技中心,文化底蕴深,人文素质高。近两年来区域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政府投资力度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这就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②天赋优越的教育资源
学校作为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政府三方合作的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以著名高校为后盾,天赋优越的渠道资源。
③校园人文环境优越
秉承北大“科学民主,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传承北大附中“宽松和谐、务实创新”的教育理念,校园以北大精神为主线,进行了人文设计,整个校园建筑以“科学门”和“创新广场”为中轴线向南北展开,被室外的回廊连接成一个建筑群,布局紧凑,引人入胜。加宽的走廊、局部打开的空间、屋顶花园、室外庭院等营造了一个开放而和谐的环境,体现学校文化型、开放式的现代教育模式。以北大名人命名的园中路,以北大名园命名的园中园,体现了物化文明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方式,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融化于整个校园,学校主体空间还进行了开放的布局……整个学校可以说是一个和谐融合、自主开放的现代化学校文化生态系统。
④充足的物力与智力资源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实现了课堂教学手段的信息技术化、校园智能化。
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素质全面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和优秀的教师队伍。
学校建立健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形成了由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咨询组、学部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及各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网络。学校为相关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科研经费、科研指导和政策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由教育督导处统一管理。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所谓“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为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三特”,即学的特色,教师的特点和学生、家长的特殊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遵循六大基本原则,即:
1.发展性原则。从学段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突出和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2.整体性原则。重视校本课程与其他各科课程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加强课程的相互配合和整体效应。
3.适应性原则。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实际、面向科技发展。
4.均衡性原则。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加深和拓宽的关系,既要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注意加深某些学科知识的程度,提高相应的能力。
5.层次性原则。校本课程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开发,课程在难度和广度方面具有不同水平,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
6.创新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是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生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的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为目的。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2至3年的探索、研究、提炼、总结,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2.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具备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完善人格、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技巧。
(2)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并有一定的成果显示。
3.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教师参与,拓宽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研能力。
4.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实现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提升社会欢迎、家长认可的学校特色。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
在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即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为基础,以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发展和张扬个性为宗旨,以弘扬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为目标,坚持科学与人文融合,围绕“人文素养序列、学科理解探究、兴趣特长技能”三大类别,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年完善,规范管理,努力构建“开放式、建构型”可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五、校本课程结构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校本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整合,重视学生自主发展,以“专题文化、学科理解拓展、文体活动技能”三大类别为主线,围绕学校特色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1.专题文化课程序列
(1)“北大文化”序列
通过对北京大学的历史、建筑、文化、名人、人文环境等进行整体感悟,继承北大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对北大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提高和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北大文化”序列包括《徜徉北大校园》《点击北大历史》《解读北大名人》《走近北大今天》等。
(2)“民族文化”序列(www.xing528.com)
在原有的“民族风情网”基础上,以文本与非文本相结合方式,进一步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风土人情。让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领略各民族风情,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感悟民族文化的精髓,激发热爱民族的情感,弘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序列包括《少数民族风情》《地域文化长廊》《饮食文化艺苑》等。
2.学科理解拓展课程序列
(1)学科理解序列
通过改编、新编和拓编国家规定课程,挖掘课程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如《趣味数学》《几何画板》《趣味化学》《趣味科学》《初等函数概念演绎》《语数外三科联动》《快乐Z+Z》等。通过现实性与趣味性较强的学科知识,加深学生对学科发展的认识,加强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2)学科拓展序列
在全面领会新纲要、新课标、新教材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学科分层教学、学科联动、学习领域综合等方式统整学习内容,革新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与学习空间。如《唐宋诗词欣赏》《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你来当法官》等等。
3.文体活动课程序列
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或开发的资源,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自我理想来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内容,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满足学生丰富个性的必然要求。如
(1)文学艺术系列
《未名文学社》《声乐小组》《演讲、辩论与写作技能》《儿童绘画》《少儿钢琴》《少儿应用美术》等。
(2)体育健康系列
(3)生活礼仪系列
《生活》《学校礼仪》等。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组建校本课程开发领导组织机构。为整个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为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宣传和动员,提供支持和服务,增进交流、对话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工作程序具有民主、开放、务实、交流和合作的精神,以利于教师专业自主性的充分发展和体现。
校本课程开发组织从学校层面、学部层面进行分层建构。
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机构包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学校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咨询小组。以梅连生校长为组长、学部主任为成员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宏观规划、督导评估,同时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物质保障、制度支持,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指导。
学部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机构包括:学部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学部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学部校本课程项目开发组。学部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各部主任为组长、学部教学主任以及各年级组、各教研组和各备课组组长为成员,他们负责本学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常规管理、检查、评价;学部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由学部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和语文、数学、外语教研组组长组成,负责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教材的编写进行指导、修改和评审;学部校本课程项目开发组由项目负责人为组长,实验教师为组员,具体负责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的每一个研究进程。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步骤
1.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
(1)选题立项
在学生需求评估、学校课程设置和资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和课题。要求严格审查每一个子课题的立项,每一本辅助材料的编制,每一个活动的设计,追求实用、实效,慎重稳妥地开展好每一个研究进程。
(2)培训学习
要求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必须学习有关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文件;学习和讨论有关课程、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课程开发模式及不断深入了解中小学课程设置状况及课程标准;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并指导开发;加强校际交流,借鉴他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
(3)制定校本课程纲要
确定(或选择或改编或编发)教材。纲要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改革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教材则要体现发展性和系统性,避免随意性和重复设置。
(4)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
2.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阶段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严格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和要求进行。
(1)各科目负责人根据课程纲要和课程开发计划,结合实验阶段,层层推进课程开发目标。
(2)及时反馈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
(3)做好资源的开发工作,充分利用所能寻求到的一切资源。课程展开所需条件要提前预计:时间、空间、所需材料、设施、经费等。
(4)每一阶段研究成果都必须以书面材料呈现,并汇报学校领导小组领导。研究成果如教材、教学论文、教学辅助材料等。
3.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总结阶段
全面总结、科学评估校本课程开发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汇编典型案例集和论文集。
八、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与评价
1.管理
(1)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资源分析评估、课程规划与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与评价以及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等。
(2)学校教导室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阶段访查并纳入过程绩效考核。
(3)学校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业绩与奖金、评先、晋职相结合,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2.评价
(1)课程评价: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主要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价,并不断完善。
(2)教师评价:建立以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意见和学生反馈意见为主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开发的项目、《课程纲要》、教案、课堂组织的效果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学生评价:建立以自我评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结合的评价制度。注重过程评价、发展评价,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进行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其不断进步。
可以看出,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真正起到了推进教学创新的作用:全面透彻分析开发背景,明确开发原则,确定总体目标,确立开发任务,设计课程结构,建立开发组织,制订实施步骤,完善开发管理与评价八个部分,使课程开发站到了理论高度,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工作实处,取得了成效,是一份成熟的课程开发方案,可以成为课程开发的蓝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