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管理策略:实现精细化管理

学校管理策略:实现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学校制度的目标就是要使学校制度建设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现代”而言,学者普遍认为,“现代”的内涵主要指“好的、先进的、能适应时代需要”等内容。提出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总体要求、章程建设、校长负责制、决策机制、家长委员会、监督机制等内容。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校长王义生提出,创新学校制度建设一定要保证切实可行。

学校管理策略:实现精细化管理

学校制度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保证。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发展的血液。创新学校制度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是精细化管理的表现。

学校要发展就要改革,改革就意味着创新。创新学校制度的目标就是要使学校制度建设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现代”而言,学者普遍认为,“现代”的内涵主要指“好的、先进的、能适应时代需要”等内容。

现代学校制度以确立学校法人制度为核心,以学生发展和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新型的政校关系和学校自主发展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通过构筑完善的学校制度,建立现代学校的标准,以实现和推进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制度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个规则体系,作用在于调节学校的内外部关系,使学校工作有序运行。笔者只想从学校内部范畴进行探讨,至于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这里暂时不予涉及。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求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遵循“从严治校,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建设“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计划中对学校制度改革作出了纲领性、方向性的诠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中明确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提出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总体要求、章程建设、校长负责制、决策机制、家长委员会、监督机制等内容。

学校制度创新就要遵循国家规定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开创性地着手进行改革,体现国家教育规划的要求。

学校内部制度的创新应该遵循什么具体原则,才更加有利于学校快速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呢?应着重遵循树立现代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的原则。

首先,遵循树立服务意识的原则,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具有服务意识。对学校来讲,要坚持办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创一流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原则;对学校领导来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从官本位中解脱出来,努力做到眼睛向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师生创造优良的工作学习环境和条件;对教师来讲,要确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以学生是否满意衡量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重点是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对学生来讲,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公民意识、民族精神、全球观念等的教育。

其次,遵循树立发展意识的原则,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这一目标。学校发展主要是集思广益,形成远景规划,制定近期、中期、长远目标;教师发展主要围绕个人教学工作目标、专业化发展目标和提高学历层次目标来制定;学生发展目标主要是成人成才、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遵循树立竞争意识的原则,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引导教职工树立竞争意识,并引入竞争机制,如干部教师的选聘制度、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学生活动的评比制度等,竞争意识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多劳多得、效益优先等原则,既要做到优胜劣汰,又要做到协调合作。

第四,遵循树立品牌意识的原则,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向走名校发展之路上努力,造就名校主要是造就名师、名生、名绩效,所以制度要围绕此方面考虑。

学校制度建设应怎样保证切实可行呢?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校长王义生提出,创新学校制度建设一定要保证切实可行。围绕切实可行,他提出了六个观点:第一,要依法办事,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贯穿在制度中。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校的办学思想渗透在制度中。第三,要遵循教育规律,把自己已有的经验和他人的成功做法应用到制度中。第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把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吸收到制度中。第五,要坚持实事求是,保持制度相对稳定又不断完善。第六,要培养全体师生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和尊重感。学校制定的制度不是目标,做到制度能够真正执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才是目的,所以保证“切实可行”切中了要害。

学校制度的创新从根本上说,应围绕学校管理主体系统展开。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主体系统至少要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

决策系统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管理的决策中心,一切属于全局性的学校工作,只能由决策中心决定。决策中心主要由校长和班子主要成员组成,是相对封闭的管理系统的中枢。

执行系统由众多机构组成,它的任务是把决策系统的要求通过工作变为现实。这样的机构应该是忠诚执行决策中心的部门,不允许与决策系统唱反调。如果对决策有意见,可以向决策系统反映,但是如若决策没有改变,还是要执行决策中心的决策。这个系统的人员必须由实践能力强、精力充沛的干部组成。

监督系统是监督并协助执行系统把决策系统任务变为现实的机构。它的任务是监督执行系统的工作,检查发现执行系统的工作是否有偏离目标的现象,如果有偏离现象,就要研究确定偏离程度,分析偏离的原因和性质,协助执行机构纠正偏离,实现目标。

信息反馈系统主要承担三个任务:第一是随时把执行中的情况反映给决策系统;第二是不断对所反映的情况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明确问题出在哪里,何种性质,严重到什么程度,如何解决;第三是依据处理过的信息,提出改进现状的方案、意见,并将其反馈给决策系统,决策系统以指令或其他形式再下达给执行系统。

学校所设置的各部门应分属上述四个封闭系统内,才能使学校工作处于制度化、高效运转的状态下。学校制度创新围绕这四个系统内的各个部门制定,就能够做到全面而实用,以达到制度立校的境界。

按照学校内的职能划分,一般情况下,基本部门可以分为行政、教学、德育、科研、后勤等部门,下属各个执行部门负责执行学校决策。有时根据学校实际,也可把有些部门合并,最低限度满足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如只设置行政、教学、后勤等基本部门。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学校国际通用管理标准,将学校机构设置如下,简捷、明确:

针对各个机构的职能,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针对学校决策系统的制度,如校级领导的职责制度、校长办公会制度、学校行政会制度、学校决策会议制度等。

针对学校执行系统的制度,如执行机构负责人职责的有关制度、负责工作程序性制度或条例、负责工作调整性制度或条例等。

针对学校监督系统的制度,如执行机构任务完成督导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

针对学校信息反馈系统的制度,如信息反馈细则、教育教学评估细则等。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制度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岗位要有职责、人人要有责任、事事要有制度,才能符合现代化学校的要求。

在保证制度建设全面的基础上,应该突出重点,才能提高学校工作的时效性。按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禇宏启教授的观点,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现代学校制度最应该关注的问题,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制度是对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直接影响的制度,如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育督导制度等,以及与之相近的制度,如与校本管理相关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

学校现代化制度建设在当今全国名校中讲得最多的是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两大方面。民主治校在第二部分已经作了论述,这里主要讲一讲依法治校。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校依法治校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管理转制的需要,是按照教育规律进行规范办学的保证。依法治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依法管理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管理学生。

依法管理学校,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破除人治观念,减少以言代法,以人管人。传统的人治观念有很多弊端:一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僵化的思想、老一套办法观察处理事务,这行不通;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个人意志的力量无法与法律规范的巨大权威性和强制力相比。依法管理学校,其次要依法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一是依法制定并不断完善学校章程,明确职责,规范行为,依法办事。二是依法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如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施校务公开制度、推进家长委员会的设立等等,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来参与学校管理。

依法管理教师,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保护、落实教师的权利,二是教育教师履行义务,依法执教。首先,保护、落实教师的权利。要依据《教育法》《教师法》中规定的对教师享有的正当权利进行保护,如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指导、管理、评价学生的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进修或培训的权利;获取工资报酬和享有各项福利待遇的权利等。对于这方面,政府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提高认识,确保教师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的保护。其次,教育教师履行义务,依法执教。主要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有关教师的管理制度,组织教师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有关法律条文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条款的要求,提高教师依法执教和辨别违法现象的能力。这方面的工作要常抓不懈,讲求实效。

依法管理学生,重要的是尊重学生享有的法律权利。这主要包括五种权利:一是受教育权,学校不得因管理不当或体罚、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原因迫使学生失学或退学;二是物质帮助权,学校无权因学生交不起学杂费等原因让学生停学或变相开除,学生有权获得奖学金助学金;三是公正评价权,学校和教师在评价学生过程中应一视同仁,不得找理由采取歧视性做法;四是人身权,学校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学校和教师不得以行使教育管理权为由侵犯学生这些权利;五是申诉权,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对教师侵犯其合法权利不满,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甚至依法提起诉讼,学校应依法保护学生的申诉权。学生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教育法》第43条对学生应履行的义务作出四条规定,即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规范、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未尽义务或违反法律规定,造成的后果应由学生自己负责。依法管理学生要真正得以落实,应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把法律知识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二是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定管理学生的制度;三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在教育和管理学生过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在法律的范围内。

浙江省舟山中学,在8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学校管理中大力推行依法治校,建立健全了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

依法治校不是“以法治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把法律作为工具和手段来治理学校和办一切事情,而是把法律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舟山中学提出,作为管理者要体现一种法治精神,充分理解把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必要性,有效运用并发挥已有的法律、法规的作用;同时,要根据已有法律,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制定学校规章制度,从理性的高度实施依法治校。

舟山中学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健全学校法治工作机制,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校管理队伍,保障法治工作顺利开展,建立权益救济渠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了保障,基本形成了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形成了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

首先,建章立制。构建两大系统,即健全校长负责制,完善行政组织系统和非行政组织系统。校长负责制是包括上级领导、党组织保证和教代会监督三者结合的校长负责制;行政组织系统由校长、校长办公室、教科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和学术委员会等组成;非行政组织系统由党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组织、教育工会、学生会等组成。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实现了学校的规范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管理,推动学校工作健康开展。

其次,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完善校长室、年级组和班级三级管理系统,落实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和总务处等系统则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采取有关管理举措,对年级组、班级实施管理,布置工作,及时检查和反馈。

第三,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从会议制度、岗位责任制、奖惩制度、作息制度到考试制度、课堂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再到图书阅览规则、实验规则等,制定明确的规定,各项事务该怎么处理,管理者该怎么施政,被管理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依据,不是由管理者“说了算”。遇到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或比较敏感的事务,都采用教职工代表大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反复复酝酿、磋商和讨论,最后以集体意志方式,确定实施方案,结果一目了然,无可争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统一在这个高度透明的“法制”系统中,使得学校工作正常、高效地运作。舟山中学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有章可依、有章可循、有序地发挥作用。

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对不合时宜的制度进行变更。依照教职工代表大会正式提案、决议等法定程序变革和修订,使依法治校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保障了各项制度有效落到实处,学校也真正做到了依法治校。

第四,依法维护师生的权利。这里首先是依法维护广大教师的劳动权及劳动报酬权。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原则,如就业市场导向原则、劳动主体资格原则、竞争上岗原则,建立和强化劳动就业的双向选择制度,加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制度。在维护教师劳动权和劳动报酬权的同时,强化教师的劳动义务意识。其次,依法保护学生的基本权利,尤其是保护学生的人身权与受教育权。建立警校互动机制,确保学校周边环境的优化;同时,严禁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严惩不让学生上课或将学生赶出门外或停学等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行为,且在制度上保障学生的申诉权。

第五,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法制工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法制工作,将学校法制工作列入日常工作。建立依法治校的组织机构,组成依法治校的领导小组,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网络,健全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并依此开展工作,学期末有专题总结,将法制工作实绩纳入对学校各部门、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中,建立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

舟山中学坚持实施依法治校战略,加强制度建设,使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www.xing528.com)

学校现代制度建设,同样要追求精细化目标,将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现代学校制度要以理清学校工作为前提,“理”即管理中的规律、道理,理得清楚才能管得到位,学校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不该做什么,要具备职业规范。学校管理要实行多样化的分层管理模式,明确岗位的责任、权力、利益,要求每一个部门、每个人都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进行规划,制度建设要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形成全面、全员、全程管理,用制度把学校建成培养优秀人才的土壤,形成一种学校事情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的文化特征,学校成为工作井然有序、张弛适度,充满生命活力的组织。

现代学校制度创新应主要从四大方面着手。一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对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其中,最关键的是校本管理机制的建立、学校领导制度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二是校本管理机制的建立。在现代学校制度下,政府权力的下放标志着学校具备了实施校本管理的条件,校本管理的特征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学校成为日常事务的决策主体,学校建立了校本管理的机制,也就等于学校改变了职能,即由原来的执行机构变成了决策机构,学校在享有更多权力的同时也必须为权力的使用及其结果承担更多的责任。三是学校领导制度的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还需要配合学校法人制度,依据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责权明晰的学校领导系统。在现代学校制度下,各个领导职能机构应该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制衡的有机协调系统。四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人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能动的因素,在组织绩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学校教职工的聘用、学校人力资源的培训、学校人力资源的激励。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具体如何操作,才能达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更好地推动学校向前发展呢?

2001年12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指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专题研究ISO9000族质量标准体系应用于教育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意见。经过5年研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如《学校教育管理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研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范本》《ISO9000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山东省昌乐二中实施ISO9000实例》等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操作提供了基本模式和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质量手册,二是控制程序,三是规章制度。

质量手册提出了质量方针: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确定了质量目标。建立和保持符合GB/TI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各项工作量化目标的确定(如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率达90%以上,等等),使学校持续改进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增强学校教育服务提供能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质量管理又称为控制程序,包括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质量计划控制程序、校本课程(或教改)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学生管理控制程序、教学服务提供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教育教学服务监视测量控制程序、不合格教育教学服务控制程序、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十六大项。每一个项目中又从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工作程序、相关文件、质量记录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规章制度即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质量标准体系而言又称为支持性文件。这里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体育管理、教科研管理、卫生管理、总务后勤管理六大方面、七十四小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仅举两例(《教职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十七项和《学生一日生活十大常规》十项):

首先是《教职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十七项:

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三个一切”的办学原则。

二、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热爱学校、关心集体,同事间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分配,勇挑重担,积极工作。

五、善于积累研究,勇于探索,年底完成工作总结并积极撰写论文。

六、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劳动、工作纪律。

七、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八、坚持正面教育,不讽刺挖苦、体罚学生,不随便停学生的课,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九、不接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礼物,不要求学生家长办私事。

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不配戴首饰进入课堂。

十一、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十二、不在集会场所和教室吸烟,不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

十三、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认真参加校园值日,搞好办公室内务。

十四、保持办公室安静,不做妨碍他人办公的事情。

十五、坚持每天做广播操,积极参加业余文体活动。

十六、按时上下班,因病、因事要认真履行请假手续,并妥善安排好工作。

十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其次是《学生一日生活十大常规》十项(具体小目略):

一、进出校门规则6条

二、课堂规则7条

三、自习课规则4条

四、课间、午间休息规则4条

五、阅览、实验规则4条

六、广播操规则5条

七、眼保健操规则4条

八、作业规则4条

九、集会规则4条

十、食堂就餐规则3条

这些详细具体的规章制度,使质量管理得以落实,质量方针得以体现,最终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得以提高。

创新学校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保证,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制度建设创新的结果,二者相互关联。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提出学校管理中要倡导和谐,并提出了促成和谐的三个方面:一是干部队伍要倡导关系管理智慧,不搞庸俗的关系学。管理要协调好干群关系和员工关系,抛弃庸俗的关系学,也即传统的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摒弃日常工作中称兄道弟、称姐呼妹的现象。很多学校也提出了“以成绩论英雄,淡化人际关系”的管理方式,避免学校干部员工卷入复杂人际关系的怪圈,增加内耗,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二是价值观要“和而不同”。孙校长引用北京大学“五四”时期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的思想,北大校园当年既有主张弘扬国故的复古派,也有提倡民主科学的西化派,更有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激进革命派,这种包容形成了北大的精神和学术品格。强调学校管理要尊重人的价值观的复杂性、多元性,源于价值观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人的思想价值不可能完全一致。三是公正公平的组织道德环境。孙校长提出公平公正的道德环境是组织和谐的前提,公正公平的核心原则是等利交换和等害交换。等利原则强调付出和报酬的等价性,肯定个体利益的差异性,等害原则强调纪律约束的补偿性。一个员工工作努力、业绩突出,得到奖励是一种公正;一个职工工作拖拖拉拉,影响大局,受到纪律处分也是一种公正。学校文化管理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但不是一团和气,好坏一样。学校管理强调软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结合,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公正公平,而只有做到公正公平,才能使组织干群关系和谐,人气旺盛,士气高涨。所以,公平公正在管理学的意义上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手段。

玉田一中的聘任制可以说是实施较为成功的一项学校制度,聘任制的落实,既体现了民主治校的精神,又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调动了全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施聘任制成为了打开学校各项工作的突破口,学校管理上了新的台阶。附《玉田一中2010-2011学年度教师聘任方案》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