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战时期沦陷区的钢琴教育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中外音乐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着钢琴教育事业。1937年萧友梅邀请当时30岁的陈洪出任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战火纷飞,上海沦为“孤岛”,上海音专多次搬家,迁至租界对外则称“私立上海音乐学院”,培养造就了钱仁康、邓尔敬、黄贻君、李德伦、韩中杰、陈传熙、吴乐懿、高芝兰等不少杰出人才。1940年萧友梅因病去世。1941年底汪伪政府接管音专,改名为国立音乐学院,李维宁任院长兼任教务主任。1942年,丁善德为爱国正义而辞去母校教职,自己筹办了“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该校历时八年,著名钢琴教授朱工一、周广仁,指挥家张宁和,以及现在国外的周文中、黄青白等曾就学于这所学校。滞留在上海、又不愿意为日寇所用的中国钢琴家,大多在这所学校任教。
在上海坚持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活动的有:王棣华、杨嘉仁、刘育和、陈汝翼、刘金定、李恩科等。王棣华(1912-1974)是最早加入创办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家之一。后来一直担任沈阳音乐学院钢琴教授。杨嘉仁,1940年从美国毕业回来后,先后在上海之江文理学院、圣约翰大学、沪江书院音乐系任教,钢琴家顾圣婴等均曾受教于他。刘育和,“抗战”胜利后,徐悲鸿、赵梅伯重新恢复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她就被聘请任钢琴副教授。陈汝翼,(1915-1983),吉林省吉林市人,我国著名钢琴家、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从事钢琴教育工作。刘金定,1939年从燕京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在天津中西女中担任音乐课的教学并课余授钢琴。她教过许多学生,后来成为新中国著名钢琴家的刘诗昆,大约从5岁开始,就师从刘金定学过两年左右钢琴。以外,她还教过袁效先(袁彪)、刘培荫、朱起芸、朱起鸿、芸培、黄佩莹等人。他们后来都走上了专业道路,大多在北京师范学院担任钢琴课的教学。此时在北京从事钢琴教育活动的还有曾担任燕京大学音乐系主任的李恩科。
另外,许多蜚声世界的犹太音乐家也流亡到上海,在上海为中国钢琴教育付出了毕生的辛苦。其中对中国钢琴教育贡献最大的是德籍犹太音乐家卫登堡(Alfred Wittenberg,1880-1952),他于1939年2月流亡到上海,主要靠演奏与教学为生。他是当时在上海的外国音乐家中知识最为渊博、修养极其深湛的音乐家。卫登堡不仅在钢琴演奏方面具有一定声望,而且在钢琴教学领域他的成绩也引人注目。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范继森、杨体烈、郑曙星等都曾受教于他。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1938年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在重庆重组,四川、重庆成为“抗战”时期我国的政治中心。1939年秋,教育部组成筹备委员会拟建“音乐院”,于1940年11月1日在重庆青木关正式成立。青木关音乐院有本科和幼年班两种学制;分为国乐、理论作曲、声乐、键盘乐器、管弦乐5个专业;来自战前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诸多知名音乐家在此任教:易开基、李翠贞、范继森、洪士珪、李惠芳、马幼梅、巫一舟、杨体烈、王云阶、马思荃、李吕荪、彭维明、赵玉华等,成为抗战期间师资力量最强的高等音乐学府。此外,还聘有外籍钢琴教师三人,分别是:拉查雷夫(俄)、卡丽瓦夫人(比)、葛棣华(比)。其中,最有影响的钢琴教育家是易开基、李翠贞、洪士珪等。
此外,国统区还陆续设立了公立、省立、私立的专业音乐系科多达十余所,使中国的新音乐教育在战时状态下得到维持并有一定发展,在偏远的内地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这一时期,成都有不少艺专都设有音乐科,如四川艺专、南虹艺专、三巷子艺专、后子门艺专等,其中四川艺专与南虹艺专办得比较出色。四川艺专全称为四川艺术专科学校(即四川音乐学院的前身),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1941年更名为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成都市新南门外(现四川音乐学院校址内)。艺专从内迁辗转数省后入川的杭州艺专音乐系聘请了一批20多岁的毕业生来校任教。其中佼佼者当数蒋樵生先生(1913-1973),他在钢琴演奏方面具有相当的造诣,他经常举行独奏音乐会,让学生感受钢琴艺术的巨大魅力,增强学生对钢琴学习的认识。他受聘来校后,同时担任钢琴主副科及英语的教学工作,先后为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专业人才,如李先锐、石中强、杨汉果、邹鲁等人。1941年后,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又陆续聘请了何惠仙、但功泰、朱惠华等专业钢琴教师。何惠仙教授培养了不少具有钢琴天赋的青年人才,如但昭义、顾馨等人。到了2l世纪,但昭义教授成为国内最优秀、世界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之一,他在深圳培养了获得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而闻名世界的青年钢琴家李云迪。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北陪创建了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一所专门为抗战时期流离失所的难童开办的一所新型学校,其中设有音乐组,由贺绿汀主持教学,培养音乐专门人才。1943年,学生发展到30余人。主要专业课设有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八门课程。范继森除在重庆青木关音乐院担任钢琴教授外,还接受贺绿汀的邀请,从1940年1月起,来到这所学校兼职义务教学多年,直至该校迁到上海,1952年改名为行知艺术学校为止。著名音乐家杜鸣心、杨秉荪、陈贻鑫等人都曾经受教于他。1955年学校院系调整,育才音乐组就合并到了上海音乐学院。
2.抗战时期解放区的钢琴教育
解放区的专业音乐教育主要来自“鲁迅艺术学院”(1940年改称“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这是1938年4月10日由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延安发起成立的艺术学院,由吕骥担任音乐系主任。1938年11月冼星海应“鲁艺”音乐系之聘,在周恩来安排下赴延安,于第二年5月担任音乐系主任,在此创作了最重要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并为培养革命音乐人才作出了杰出贡献。由于战时迫切需要音乐干部,“鲁艺”音乐系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为解放区培养了大批音乐活动骨干。1939年由吕骥带队,抽调了近半数干部、教师和学员,到晋察冀解放区成立了华北联欢大学文艺学院,其中设音乐系。1941年“鲁艺”又协同延安留守兵团政治部设立了“部队艺术学校”,并陆续建立了三个分校。解放区的音乐院校由于办学条件和战时情况的需要,主要学习“普遍音乐”,创作以革命性的合唱歌曲、独唱歌曲和歌剧为主,器乐(尤其是钢琴音乐)基本没有什么发展。
在高等师范的办学中,1938年至1945年共设立了师范学院1l所,独立创建者有师范学院、女子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等。大学教育院系改建者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师范学院。它们成为战时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坚力量。其中,师范学院是抗战时期独立设置的第一所师范学院,1938年12月在湖南安化县蓝田镇开学,亦称湖南蓝田师范学院。院长廖世承积极探索师范教育理论,认为师范学院的使命是树立共同的普遍的教育信念,培养师范生的同情与纯爱,重视专科和专业训练,倡导教育实验,“为国蓄才”。一时名师云集,钱钟书、孟宪承、高觉敏、朱有光、刘佛年等先后到校任教,保证了学院的教学质量。该院1942年增设音乐专修科,学制三年,唐学咏应聘为该科主任、教授。到了20世纪40年代,我国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师范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许多师范学院、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大学开设了音乐师范系科。其中最为典型的是1940年3月8日成立的福建音乐专科学校。
1941年7月,湖北省教育学院增设音乐专修科,培养目标为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次年9月,该科举办音乐教育人员训练班,以提高在职音乐教师水平,学制一年,学员享受师范生公费待遇,主要课程有声乐、风琴、视唱、练耳、普通乐理、合唱、初级和声学、指挥法等。1942年,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成立,系主任李恩科。1943年1月,重庆国立音乐院分院成立,学制分五年制本科和三年制师范科两种,师范科的课程以声乐、钢琴、理论作曲为重点,并须全面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同年,西北音乐院在西安成立,设本科及师范科,以培养专门音乐人才及音乐师资为办学目的。1944年1月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成立。1946年8月,长白师范学院音乐系成立,李恩科任系主任。同年8月江西省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增设音乐专修科,创办人为刘天浪。1946年10月,台湾省立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在台北成立,初期学制二年,1948年起改为五年制,其中第五学年为教育实习。1946年10月重庆国立音乐院迁上海,与原上海国立音乐院、上海私立音专合并,改校名为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设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师范专修科两种,师范生全部公费,并规定以声乐为主科,键盘为副科。1947年9月,湖南省音乐专科学校在长沙成立,学制分为师范专修科和专科,师范专修科学制三年,培养音乐师资,专科学制五年,培养音乐专门人才。
3.新中国成立后的钢琴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留存下来的为数较多的音乐专业院校,相关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原来音乐院校的基础上,先后通过合并、改建和新建的办法,重点建设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并大力发展地方音乐教育事业。文化部、教育部等领导部门先后以留任、调入等方式,调集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家和有经验、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充实到专业音乐教育战线,如马思聪、杨荫浏、吕骥、贺绿汀、赵讽、李凌、李元庆、常苏民、丁善德、缪天瑞、喻宜萱、江定仙、谭抒真、向隅、李翠贞、周小燕、黄有葵、李劫夫、张洪岛、陈又新、江文也、钱仁康等,其中不乏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在钢琴专业教育方面,国家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把设备和师资重点投入到了北京和上海的两所重点音乐学院,以此带动全国的钢琴专业教育的发展。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成为全国钢琴艺术的教学、演奏和科研的中心。中央音乐学院是由南京音乐院、国立北平艺专音乐系、燕京大学音乐系、鲁艺文艺学院音乐系、华北大学音乐系及上海与香港两地的中华音乐学院在新中国成立初合并而成。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于1950年成立,1955年开始,易开基任钢琴系主任,朱工一任教研室主任。1956年周广仁被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任钢琴系教研室主任。上海音乐学院是在原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合并了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等建成,最早命名为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院址设在上海)。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两所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学设备和钢琴教师队伍除集中了上述学校的精良设备和精英教师以外,由于得到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的直接领导,在资金投入和政策倾向上享受到更多国家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而且从各地调集优秀音乐教师加入到教学队伍中,苏联钢琴专家在北京、上海两地长期进行严谨规范的高水平教学,给我国的钢琴教学带来新内容、新方法、新观念。两地音乐学院的师资大多是经国外深造学成归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和苏联专家一起,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钢琴新星,学生开始在国际钢琴舞台上崭露头角,如傅聪、周广仁、郭志鸿、鲍惠荞等在国际钢琴比赛中纷纷获奖。据统计,195l-1964年间,中国派出13人次参加了18次国际钢琴比赛,其中13位青年钢琴家在比赛中获奖,建国13年来在国际获奖的钢琴家人数超过了过去30年的获奖人数总和,标志着中国钢琴演奏艺术水平的空前提高。
国家在重点发展这两所音乐学院的同时,还注重地方音乐院校的建立和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1952年以后,先后创办了东北音专(院址设在沈阳)、西南音专(院址设在成都)、西北音专(院址设在西安)、中南音专(院址设在武汉)等,即后来的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此外,还分别在南京、济南、长春、南宁、昆明等地区设置了综合艺术学院,并均建有理论作曲、钢琴、声乐、管弦四个系。但由于音乐教师队伍的缺乏,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限制,大多数师范院校都采用加固和抚顺的办法,完全新建的比较少,师范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教学水平也有待加强。
这一时期开始初步重视中国音乐风格的钢琴教材理论建设,例如出版了黎英海编的《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五声调式钢琴练习曲》,中央音乐学院编的《中国钢琴曲选》《成年人钢琴教程》等。一些苏联的钢琴学术论著也被介绍到中国,如新音乐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尼古拉耶夫编、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编译室译的《钢琴教育论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涅高兹著、汪启璋、吴佩华译的《论钢琴表演艺术》等。
另外,国家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实施了三件重要举措。一是院系调整,全国有15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了音乐系,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西北、西南、华中、河北、山东、南京、苏北、贵阳、昆明、福建、江西师范学院等。二是1952年颁发了第一个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计划,将音乐教育专业纳入国家计划,实行统一招生和统一分配。三是全面按照苏联教学模式办学。钢琴课列入专业必修课,增加了钢琴伴奏的内容,且规定第三、第四学年每周实习2小时,强化专业实用技能,教学突出了师范性特点。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钢琴专业教学承袭模仿苏联的教育模式,因此这一时期的钢琴教材曲目的风格、体裁等选择范围不够广泛和丰富,钢琴教学理论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学习苏联的经验、继承民族传统,建立规范的钢琴专业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钢琴专业教育的重要经验,其所取得的开拓性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
(二)钢琴音乐创作
1.江文也
江文也(1910-1983),祖籍福建永定。他在1935年和1936年两年时间里,创作了《五首素描》《木偶戏》《小素描》《三舞曲》和由十六首小品组成的《断章小品》。其中《五首素描》和《断章小品》获得1938年威尼斯第四届国际音乐节作曲奖,这是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这些作品经齐尔品的帮助分别成集,在日本出版,在东京、维也纳、巴黎发行,这也是我国钢琴作品最早出版的单行本。他的不少钢琴作品还被收录进《日本现代钢琴曲集》,可以说,这代表了中国当时钢琴艺术的最高成就。
江文也的音乐作品包括12首大型管弦乐曲、1首钢琴协奏曲、5部舞剧音乐、8首室内乐、12部钢琴曲集、12部歌曲集等。在钢琴曲创作方面,以《5首素描》《16首钢琴小品》、钢琴绮想曲《船夫舷歌》和《杜甫赞歌》等较为突出。特别是1950年所作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通过对12个不同画面的描绘,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不同时令的中国乡土风光。
《乡土节令诗》中十二首曲子的音乐与众不同,既富有浓厚的风俗性,也富有原创性。结构大多是三段体,并且多呈对称性,旋律富有民族特色,令人过耳不忘。十二首曲子正好可分成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三首风格各异的小曲组成。这些小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风格类型:第一类,注重场面描绘,表现民风民俗。例如,《元宵花灯》《端午赛龙悼屈原》《庆丰收》《春节跳狮》。第二类,刻意抒发情怀,充满浪漫气息。有《阳春即事》《初夏夜曲》《七夕银河》《晚秋夜曲》。第三类,绘景与写意相结合。包括《踏青》《瓜熟满园圃》《秋天的田野沉醉在金色谷穗里》《家家户户穿新衣》。《元宵花灯》和《春节跳狮》一头一尾,交相辉映。其中《春节跳狮》的基本曲调带有北方秧歌粗犷的风格。乐曲由一个音乐主题和五个变奏段组成,通过不同调性、不同音区、不同节奏背景的呈示和变化,形成五彩缤纷的景象。
另外,《端午赛龙悼屈原》把套曲推向一个小高潮。《庆丰收》则接近黄金分割点,套曲的每一首曲子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彼此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乐曲质朴、粗犷,反映了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七夕银河》中,五声调式的旋律仅在开始出现两小节,调性就开始转变,色彩变化十分丰富,这是他的独特的创作手法;第二段右手的双音六连音的节奏色彩斑斓,左手分解式的旋律非常甜美,造成多声部的流通;最后高音声部的分解式和弦的上下起伏流通,低音声部由中强逐渐转到很弱,音乐渐渐暗淡、悠远归于宁静,富有诗意。
总之,《乡土节令诗》与江文也在30年代创作的其他钢琴作品相比较,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上都更能够展示民族内涵。可以说它是江文也重要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
1936年春,江文也随齐尔品来京沪旅游和研究中国艺术半年,并于同年6月写过两首钢琴小品《北京正阳门》和《琵琶》,它们分别被编入钢琴套曲集《断章小品》(Op.8)的16和15首。同年,第1l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江文也的《台湾舞曲》获得奥林匹克选外佳作“特别奖”。两年后,他的钢琴作品《十六首断章小品》又在威尼斯“第四届国际音乐节”中获奖,他的作品也分别在欧美各地演出,在国际上有了较大的影响。
1938年,江文也创作了钢琴曲集《北京万华集》,共包括10首小曲,分别是:《天安门》《紫禁城之下》《子夜,在社稷坛上》《小丑》《龙碑》《柳絮》《小鼓儿远远地响》《在喇嘛庙》《第一镰刀舞曲》《第二镰刀舞曲》。
乐曲表现一个长期旅居国外的游子,初回到祖国的北京城,通过耳闻目睹,对北京的风土人情产生的新鲜印象。《天安门》只有6小节,实际上是个有气派的庄严的序奏。《紫禁城之下》,描绘了古城绚丽的景色,古老的文化和艺术、人情和风俗,以音的色彩性来看待京华各个生活瞬间,并以质朴的京调音乐语言讴歌了天安门、紫禁城、社稷坛、龙碑、喇嘛庙。这里有城市流行的民歌小调,更多的是他独创的曲调。音乐虽也采了欧洲音乐的某些音调核心发展方法,但就整体结构而言,还是中国音乐中那种多乐集合与并置的音乐思维。他运用了片断的无调性音乐作过渡,显得十分奇异但是很自然。《柳絮》比较典雅,但是和声过于简单。《小鼓儿,远远地响》形象生动。《在喇嘛庙》(见谱例3-1)全曲无明显的旋律,几乎全由不协和音响来构成,刻画了庙堂钟鼓的音响和庙堂神秘的气氛。《子夜,在社稷坛上》的低音部不断反复着一个深沉、粗犷、固定的曲调,具有塞外牧歌风格的音调特点。《小丑》音乐具有喜剧性特点,结尾《镰刀舞曲》是回旋性的乐曲,在欢腾热烈中结束。
谱例3-1:(1-6小节)
江文也中期的钢琴作品创作突出地表现了他对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执意追求。他开始一反过去的创作思路,企图从直接吸取我国传统器乐曲的音调、结构特点和演奏特色来进行新的艺术探索。其后期的钢琴创作可以说是先前风格的综合,在题材内容方面已不局限于单纯吸取古代传统内容,而是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去挖掘新的题材。作品形式上,已不满足于传统奏鸣曲模式,而力图探索一种新的超出奏鸣曲形式的大型套曲形式。总体上仍追求中国风格,探索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的民族特色,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2.丁善德
丁善德(1911-1995),江苏昆山人。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受教于俄籍钢琴教授查哈罗夫,副科师从朱瑛琵琶、师从黄自作曲。抗战以后,筹办上海音乐馆,成立私立上海音乐学院,并亲自主持该馆工作,从事音乐教育活动。1947年赴法国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指导教师为布朗热教授及渥朋教授。194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执教,历任副院长兼作曲系主任。先后担任柏林国际舒曼钢琴比赛(1956)、波兰国际肖邦第六届钢琴比赛(1960)、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钢琴比赛(1964)评委。在国内多次举行个人钢琴独奏会。丁善德的一生创作了36部交响乐、钢琴曲、艺术歌曲等不同体裁的艺术作品,主要作品有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浦江颂》等。其中《长征交响曲》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从20世纪40年代,丁善德就开始了钢琴创作直至1995年逝世,笔耕不辍,共创作钢琴作品有18部。他创造了诸多的中国第一:1935年最早在国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1945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钢琴组曲《春之旅》;1946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钢琴奏鸣曲《E大调奏鸣曲》。可见,他在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47年,丁善德入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48年,他又创作了《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1949年,他的《新中国交响组曲》以两架钢琴谱的形式在巴黎音乐学院礼堂演奏。回国之后,丁善德又陆续完成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一号》《新疆舞曲第二号》;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托卡塔-喜报》等。
(1)《春之旅》。《春之旅》是丁善德决心从钢琴家转向作曲生涯以后所创作并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的末期,曲作家借助刻画旅人的各种心情,反映自己以及广大同胞盼望抗战胜利、迎接光明未来的内心感受。组曲一共包括四首短曲:《待曙》《舟中》《杨柳岸》《晓风之舞》。
《待曙》由平行结构的两个乐句的乐段组成。伴奏织体比较平稳,主题旋律中急促的固定节奏贯穿始终,表达人们渴望光明未来的迫切心情。“待曙”的旋律,是根据一个动机作变化发展的。
《舟中》是一首宽广悠远的船歌。作家曲没有用传统的6/8拍写法,而是用了4/4拍子,但织体却采用了分解和弦的三连音伴奏,表现出轻舟荡漾的意境。如歌的曲调连绵不断,三连音的伴奏却预示着一种动荡不安的局势,与旋律对比衬托,表达人们内心的惆怅和彷徨。
《杨柳岸》和《晓风之舞》的标题取自柳永的词《雨霖铃》中的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是一首复乐段结构的乐曲,描写河岸上杨柳飘动的姿态,实际也是暗喻对时局难以捉摸的情绪。
《晓风之舞》是一首欢快、戏谑的舞曲,用三部曲式写成。作曲表达了丁善德急切盼望抗战胜利的心情,描绘了一幅向往光明、欢呼胜利的热烈场面,具有欢快、嬉戏的舞曲性质。曲作家以充满活力的动感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坚定信念。从和声语汇及调式调性安排,遵循的是质朴洗练的传统和声语言。其中用了一些表现欢庆锣鼓的固定音型和舞蹈的节奏型,还大胆采用了一系列小二度平行下行的手法,新颖而隽永。(www.xing528.com)
尤其是26-29小节,调式变换较为频繁,形成了连续上四度关系的转调,使乐曲的情绪高涨,色彩逐渐趋向明朗。特别是小二度平行下行的音乐,37小节开始音响恐惧紧张,造成极度不协和,恰恰是此曲的点睛之笔。
欧洲音乐风格与中国音乐风格之间,有某种共性。在整个中国现代专业创作都还处于起步的历史时期,中国作曲家都要适当利用这种共性,无论是模仿也好,借鉴也好,要运用这种共性去开创和挖掘中国钢琴音乐,这是历史的必由之路。引人深思的是,同样是利用这种共性,有的作品就让人感到欧风重了些,有的又让中国人感到亲切而成为中国风格。丁善德的《春之旅》则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2)《E大调钢琴奏鸣曲》。如果说《春之旅》是丁善德在标题音乐领域的最初尝试的话,那么《E大调钢琴奏鸣曲》则是在无标题音乐创作领域的最早探索。中国钢琴创作很少有大型钢琴奏鸣套曲的创作作品,从这一点来说,作为中国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丁善德的《E大调钢琴奏鸣曲》意义非凡。这部奏鸣曲显示出了作曲家娴熟的奏鸣套曲创作技法和独特的创作个性,作品具有民族风格,是早期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中比较大型的套曲作品。全曲分为三个乐章,主要表现人们欢呼抗战胜利的喜悦心情,也暗示了人们对未来局势和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第一乐章为速度为有节制的快板,奏鸣曲式结构。左手在三连音分解和弦的伴奏下,情感表现较丰富,声音色彩和力度有对比,优美歌唱的主部主题表达了“喜中带忧”的心情。展开部音乐的力度逐渐变化,调性由原来大调转为c小调,色调转为阴柔,曲调委婉动人。好似感情和心理的不稳定。和声运用上,将同根音大、小三和弦对峙起来了,此时色彩具有鲜明的对比。同主音大小调段落交替是丁善德重要的创作手法。再现部伴奏音型由八分音符三连音发展成十六分音符六连音,伴以右手连续双音上行,高潮迭起音乐辉煌。
第二乐章是三部曲式结构,小广板的旋律较流畅平稳,旋律线条很长,忧郁、低吟、惆怅、徘徊的情感灌满了乐曲。呈示部的A大调与中部的a小调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再现了作者独具特色的作曲手法。丁善德在《E大调奏鸣曲》的第一、二乐章中连续运用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由此可看出他在早期的创作中对这一手法的喜爱。丁善德不仅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常用同主音大、小调交替,而且也很喜欢在一个较大的段落之内连续运用这一手法,增强调式色彩的对比。
第三乐章是奏鸣曲式结构,有活力的小快板,全曲热烈兴奋。丁善德根据旋律的主要骨干音,构建出主、属四音和弦,五声化音响突出。这是“化横为纵”和声方法的典型例证。尽管从旋律运动、根音进行的方式看,也有一定的功能性,但大、小调特征并不明显,和声进行主要是五声性和弦的序进。为了造成乐曲高潮,结尾运用了速度对比的手段,加快演奏速度,表现载歌载舞的情景。
(3)《序曲三首》。1948年,丁善德在法国留学期间创作了钢琴作品《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这两部作品包含了中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对西洋创作手法的借鉴,是中国风格音乐通过西方作曲技法得以展示的一个范例。当时他接触到了很多在国内从未接触过的法国作品,受到启示后决心突破传统的和声手法,尝试运用新的技巧进行创作,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新颖的和声语言,赋予了作品艺术感染力。其思想内涵则又贯穿了作曲家对国内内战的忧思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序曲三首》标志着丁善德的创作有了新的质的变化,他用现代的多声语言,与深情、优美的五声、或虽非五声但同样富有民族性的旋律密切配合,创造出新的现代而又中国化的音乐美学品格,这就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创作过程中,丁善德根据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借鉴和运用含有各种不协和音程特性的和弦。序曲中的第一首采用陕北民歌《小路》的音调,用高亢嘹亮的音调描写出辽阔的陕北高原。它的伴奏背景是由两个不协和的和弦构成,是作者内心焦躁不安、期待某种事态出现的反映,和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序曲的第二首表现的还是怀念祖国的情绪,音调也是民歌风格的,但是作者尝试用一系列的空五度连接作为衬托。音色明亮而富于歌唱,音量弱小,音乐由远及近,由虚到实,具有印象派音乐的韵味,好似一幅空旷飘渺的中国水墨画,写意钟情跃然纸上。
序曲的第三首用了昆曲《玉簪记》中《琴挑》的曲调作素材。横的线条形成的同一音级的原位与升或降同时存在于一个和弦内,这是近代的和声手法之一。丁善德采用分解和弦的音型,使不协和的两音先后出现,减缓了其不协和的尖锐性,并各有其进行的倾向。据说丁善德小时候就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非常喜欢昆曲,此曲也好似作者儿童时期的印记,具有幻想般的风格。乐曲流动的伴奏音型像风一般吹过,不协和音、变音和半音移动的手法充满着光和色彩的变换,表现了作者起伏的心潮和烦闷的内心,表现手法上具有印象派的技法特征。
(4)《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是最早的中国钢琴变奏曲之一。丁善德对此曲的创作意图和构思有一些说明:“我在写作《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时,就比较着重乐曲的形式结构,但在无意识中也反映、表达了我当时的思念祖国和彷徨不安的感情。在主题的各种变奏中,运用支声复调及各种不同的伴奏音型,使这首作品的情绪逐渐活跃,这样既符合变奏曲的艺术规律,又反映和表达了我思想感情上从惆怅不安到逐渐明朗、欢乐的情绪。”对这首变奏曲的演奏效果有这样的评价:或恬静优美,或潇洒多彩,或轻盈活泼,或温柔含情,音乐在生机勃勃的最后乐段中结束。丁善德曾亲自在法国广播电台作首次公演,把中国风格钢琴音乐首次推到了西方音乐现场。
全曲由主题和五个变奏组成,其中主题旋律取材于四川的《藏族旋子舞曲》。五个变奏都是徵调式,分别是D徵、E徵、G徵、B徵、A徵、D徵。在调性安排上我们不难看出统一与对比的辩证关系,其中主题与变奏五是D徵。此曲避开了丰满的三度和声,在结尾处几乎都用切分的形式延留长音,并在五声性的和弦上结束,显示出一种空旷的距离感。例如:变奏一在延续的长音上,以五声性的二五和弦结束;变奏二在高声部加花变奏,对主题进行衬托,仍用五声性的二四五和弦结束;变奏三丰富和活跃了主题的情绪,以五声性的变格终止做结束;变奏四用呼应式的复调手法,用五声性的五六和弦结束;变奏五则引入八度作为结束,与主题的结束协调一致。音乐淡雅迷惘寓意深刻,充满期待。这也体现了丁善德对中国多样化民族和声风格的追求。
《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表达出作者怀念祖国的心情,引进了较多的不协和音和转调以及别致的节奏处理,时代气息十分浓郁。此曲对钢琴演奏技巧的发挥比较好,钢琴语言十分丰富。一位著名的学者曾总结丁善德的作品性格有三个特征: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民族主义,并非“狭隘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而是指在音乐创作中以发扬民族风格,体现民族精神为作品的思想倾向。正如作者谈到他的创作风格时说道:“学习运用新的手法,但要有民族风格,要用民族音调这一想法仍然不变。”
(5)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快乐的节日》作于1953年,丁善德用钢琴组曲的音乐体裁和民族化的音乐语言,描绘了儿童兴高采烈到郊外游玩的情景。全曲以儿童在节日里快乐地嬉戏活动为主题,由5首紧扣主题的小曲构成:《郊外去》《捕蝴蝶》《跳绳》《捉迷藏》《节日舞》。每一首小曲都有独立的结构,并有各自的创作特色。同时,5首小曲也都有相同的音乐基调,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整部组曲的中心思想,童话般的音乐语言充满中国民族音乐风格。
《快乐的节日》是一首完全独创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思路严密。其中第五首《节日舞》是整部组曲的高潮,表现了儿童在集体欢舞中纯真快乐的形象。这部简易的儿童组曲用明快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中国人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
(6)《第一新疆舞曲》和《第二新疆舞曲》。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和《第二新疆舞曲》,音调流畅、织体丰富、曲式清晰、结构简练,钢琴技术含量高,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不仅反映了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情趣和创作特征,而且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术和表现手法,更与时代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传达出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思和审美意趣。
《第一新疆舞曲》写于1950年。作品以《马车夫之歌》的旋律作为主要主题,采用了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独特的调式色彩、巧妙的变化音和强烈的不协和音、妙趣横生的复合节奏、浓郁的新疆风味,描绘了新疆人民热烈欢腾的舞蹈场面。这部作品是以新疆特有的情景为题材的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它融合了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现代作曲技法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因素,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现代化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开拓了用钢琴表现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新领域。
《第二新疆舞曲》写于1955年,以其热烈奔放的主题、豪放的笔触、艳丽的色彩和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新疆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风俗画面。此曲和《第一新疆舞曲》有相似的地方,但情绪更加豪迈、刚劲,更有气魄,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动力,令人振奋。
综上所述,丁善德早期的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某些知识分子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和向往光明的心情,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勇于创新,追求个性和民族风格。较之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比较多地运用了西方现代的多声技巧;钢琴化的语言更加鲜明;由于作者是钢琴家,所以他的作品演奏起来更加顺手流畅。这一阶段创作的作品“是人民需要和喜爱的钢琴音乐,是我国钢琴音乐中的精品。”到了50年代,丁善德的钢琴作品,在民族风格、音乐形象、作曲技巧、钢琴演奏技巧等方面,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将中国钢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3.瞿维
1946年,瞿维创作了钢琴曲《花鼓》。乐曲以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曲调为第一主题,风格欢快明朗;又以《茉莉花》的主题音调经过变化构成第二主题,风格婉转柔美。全曲贯穿着锣鼓节奏,生活气息浓郁,民间音乐风格鲜明,是为数不多的流传较广的解放区钢琴作品。
4.桑桐
1947年,在上海音专学习的青年作曲家桑桐,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了中国国内音乐史上最早的先锋派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是一首无调性现代钢琴曲,以同名青海民歌为素材,在保留原来旋律骨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和发展。和声方面完全摆脱了三度叠置的传统和声结构,充分利用了四度、三全音和七度结合为主的不协和和声进行,艺术效果深沉而强烈,是中国钢琴曲创作的全新尝试。由于无调性音乐始于20世纪初,因此在20世纪40年代对中国作曲家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桑桐应该是我国第一位运用无调性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在这首钢琴曲的创作中,为了使中国的听众能够接受抽象的无调性音乐,曲作者保留了原有的民歌音调,沿用民歌的分节歌形式进行变奏,主旋律在乐曲中共出现五次,通过调性上的合理布局,运用复合的、多层次的不协和和声,在有调性的旋律上蒙上复杂的不协和的“纱巾”,使调性音乐裹以无调性的包装,写出了东方风味的无调性新作,亦使古老的东方音乐获得一种新异的意趣。
《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是桑桐的钢琴曲中另一首重要的作品,作于1952年,是以内蒙民歌旋律为基调而写成的各有特性与情趣的七首钢琴小品,它们分别是:《停歌》《友情》《思乡》《草原情歌》《孩子们的舞蹈》《哀思》《舞曲》,这七首小曲仿佛是一缕七彩的阳光,既互相辉映又各具魅力,以不同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反映出内蒙人民丰富的感情。这套组曲在中国民歌配置和声语言、和声变奏、和声织体的多样化以及用最精炼的手段取得完美的效果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为以后“中国民歌钢琴组曲”的大量涌现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这部作品曾在1957年作为第六届国际青年联欢节的参赛作品,获得了创作铜质奖,成为中国钢琴家们的保留节目和作曲课中的规范性教材。
5.汪立三
汪立三的代表作有:作于1980年的钢琴前奏曲与赋格套曲《他山集》,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复调音乐代表作;钢琴曲《兰花花》《小奏鸣曲》《二人转的回忆》《梦天》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等。这些演奏频率极高的作品,都对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汪立三钢琴音乐创作特点有:第一,创作风格中西兼收,土洋并举,清新洒脱,民族风情浓郁;第二,创作手法个性突出,大胆超前;第三,创作题材内涵深刻、想象力丰富。他的作品题材广泛而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新颖而群众化,具有感情纯朴而乐观明朗的新时代精神气质。
6.陈培勋
广东音乐主题是陈培勋20世纪50年代钢琴音乐创作的主题。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有:《卖杂货》《双飞蝴蝶变奏曲》《旱天雷》《思春》《平湖秋月》等。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得到钢琴界的赞赏,作为钢琴教材用于国内各高等音乐院校、师范院校、各钢琴培训中心,作为音乐会曲目用于各类音乐会、国内外钢琴比赛参赛曲目、全国钢琴考级曲目,深受社会各界广泛的喜爱。其中《卖杂货》是陈培勋根据广东小调和广东乐曲改编的《广东音乐主题五首》中的第一首。这首小曲取材于同名小调的“加花谱”。其节奏生动活泼,粗犷奔放,曲调抑扬顿挫,十分流畅,钢琴小品中别具一格。特别是乐曲中间加上了一段清新幽雅、速度徐缓连贯的抒情小调《梳妆台》,使作品构成了一个三部曲式,也在情趣、速度上与两端形成对比。
7.吴祖强、杜鸣心
吴祖强、杜鸣心是新中国音乐史上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1960年两人合作改编的《舞剧“鱼美人”选曲》,是我国第一部神话题材的钢琴曲集。作者没有依赖现成曲调,而是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创作出充满神奇、幻想且有些“怪异”风格的钢琴曲,包括《人参舞》《珊瑚舞》《水草舞》《草帽花舞》《二十四鱼美人舞》和《婚礼场面舞》等曲目,是中国钢琴音乐中的重要作品之一。这些作品的音调流畅,织体丰富,曲式清晰,结构简练;音乐吸收了不少民间音调,既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又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每首小曲均代表不同的音乐形象,可以单独演奏。第一首《人参舞》主题纯朴轻巧而带有一些诙谐;第二首《珊瑚舞》活泼且玲珑;第三首《水草舞》既柔美秀丽,又不失舞蹈音乐特性;第四首《婚礼场面舞》则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尤其是第三首《水草舞》,以其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清新隽永的动听旋律,多年来一直受到专业钢琴家和业余钢琴爱好者的喜爱,中国当代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刘诗昆、鲍蕙荞、石叔诚、吴迎等,经常把《水草舞》等《鱼美人》选曲,作为音乐会演奏的保留节目。
《水草舞》的开始,左、右手在不同八度以相同的双音,奏出色彩绚丽、形象鲜明“水草”的前奏。第七、八小节,左手弹奏八度从降A音半音阶式上行四个音,引出了主部B大调的优美主旋律,其技法疏密有度,音乐主题不似童谣,胜似童谣。四小节之后,忽又转入G大调,旋律仍然重复及呼应前面的“童谣”主题,停顿在b小调上,以同音大、小调的转调手法,豁然开朗地又回到主旋律。第19小节开始,又以连续十六分音符模进式下行,民歌风味,错落有致地以大、小分解三和弦交替方式稍稍展开旋律,形成一个小的展开部,描写了“水草”在水中飘逸摇曳、栩栩如生的形象。之后,音乐主题再现,结束句两小节是主题以同音大、小调手法转入到b小调,作为主部的结束。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通过三度的交替弹奏和同音大、小调转换及重复、反复、模进的手法,塑造了“水草”飘逸摇曳的游离形象,使音乐听起来雅致、清新、悦耳,兼收了东、西方音调之美,融汇了中国古乐中的韵味和雅兴,极具中国民族风格,为神话、梦幻的般芭蕾舞剧音乐《鱼美人》增添了斑斓奇妙的色彩。
8.其他
除以上这些作曲家之外,这一时期中国还出现了其他许多优秀的钢琴作曲家,例如朱践耳、朱工一、蒋祖馨等。
朱践耳先后创作的钢琴曲有《序曲第一号“告诉你”》《序曲第二号“流水”》《叙事诗》《思凡》(为独幕芭蕾舞剧《思凡》而写)、《主题与变奏曲》等,还有双簧管独奏《春天的歌》《弦乐四重奏》、管弦乐《节日序曲》和以毛泽东的诗词为题材所写的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等。其中,钢琴叙事诗《思凡》,是我国当时钢琴作品结构规模最大的一首作品。此曲是为独幕芭蕾舞剧《思凡》而作,是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现和发展了戏剧情节,揭示了人物深层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矛盾冲突。乐曲通过阴森森的引子主题、洋溢青春活力的主部主题、纯洁柔美的副部主题的陈述、对比、交织、紧密相连,既有内在的深情,又有交响性的激情。《思凡》在大型钢琴曲的创作方面具有开拓性的价值。
朱工一的作品主要有三首序曲。1977年,他同储望华合作创作了钢琴协奏曲《南海儿女》。1952年,他又创作了《序曲一小溪》。此曲为三部曲式结构,为了表现了湍流不息的“小溪”,朱工一采用了3/4、5/4、2/4、4/4节拍交换变化的手法,将如歌的旋律五声音调色彩与非五声性音调色彩、多种调式、调性相融合,逐渐演化出奔腾和激越的形象,充满了幻想的浪漫气息。
蒋祖馨因1955年的钢琴组曲《庙会》一鸣惊人。《庙会》曾于1957年获选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创作比赛铜奖。由于历史的原因,蒋祖馨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创作的作品较少,在80年代以后创作的多为具有探索意义的作品,组曲《庙会》和《山花集》堪称其主要代表作。蒋祖馨的钢琴组曲《庙会》,表现了人们在民间庙会的传统节日里游玩和观赏表演的情景。整部作品形象生动,结构明晰,和声语言新颖。它是一首完全运用中国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钢琴曲。作品表现了民间庙会的五个生动的情景:“艺人小调”——表现艺人一唱三叹的表演;“二人舞”——表现艺人轻盈质朴的舞姿;“老人的故事”——表现厚重苍凉的老者;“笙舞”——表现青年人的炽热多情;“社戏”——表现人民热烈欢腾的文化生活。乐曲描绘了一幅市井生活风俗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作曲家们在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钢琴技法化”以及中国音乐与西洋技法的结合方面做出了积极且颇有成效的探索,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音乐风格的优秀作品,内容丰富,硕果累累。日益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新的青年作曲家由新的院校迅速培养起来,钢琴教学、演奏事业蒸蒸日上,诸种有利因素,促成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初步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