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钢琴艺术发展与作品赏析:古钢琴的血缘关系

中国钢琴艺术发展与作品赏析:古钢琴的血缘关系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琴与古钢琴有很明显的血缘关系,无论是从外形、构造、还是演奏方式来看,古钢琴确实是钢琴的前身。16世纪下半叶,击弦古钢琴发展到每一个琴键击两根琴弦。击弦古钢琴的琴弦用铜丝作,琴键方向与琴弦垂直。因此这种古钢琴最适宜表现抒情性的旋律。拨弦古钢琴于16世纪首先由葡萄牙传教士传入中国宫廷,后来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

中国钢琴艺术发展与作品赏析:古钢琴的血缘关系

在中文里,古钢琴和钢琴仅一字之差,这很容易让人们把两者混为一谈。钢琴与古钢琴有很明显的血缘关系,无论是从外形、构造、还是演奏方式来看,古钢琴确实是钢琴的前身。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把古钢琴和钢琴想象成同样的乐器,只不过古钢琴是比较早制作的原始一些或古旧一些的钢琴而已。其实,它们二者之间的差异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许多:首先它们的名称不同,注定了它们本就是两种乐器,古钢琴在英文中被称为Clavichord或Harpsichord,而钢琴的英文名称为Piano;更重要的是古钢琴与钢琴的结构和发音原理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限定了当时作曲家在创作方面的一些手法,同时也对二者的作用、表演手段和表演场合有所限制。

古钢琴有两种:一种是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也叫楔槌键琴;另一种是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也叫羽管键琴。

(一)击弦古钢琴

击弦古钢琴约于15世纪初诞生在欧洲,16世纪与琉特琴同时盛行。最早的关于击弦古钢琴演奏的绘画出现在1440年的魏玛奇书(Weimar Wonderbook)中。16世纪下半叶,击弦古钢琴发展到每一个琴键击两根琴弦。到了17世纪击弦古钢琴自身已达到了完美的程度,成为当时西欧最受欢迎的乐器。击弦古钢琴的琴身机械部分被装入3至4英尺长、2英尺宽的长方形木匣里,没有琴腿,可置于桌上或者随身携带;后来为之增添琴腿,成为家具的样式。

击弦古钢琴的琴弦用铜丝作,琴键方向与琴弦垂直。手指按下键后,竖于琴键另一端的木杆立刻上升,木杆上端的T形铜片(楔槌)便压弦而发音,如同小提琴的弓压在弦上。在压弦的同时,将弦划分为二,较长的一段可以自由振动,较短的一端则被绒布制止。18世纪以前的击弦古钢琴上,一根弦可发几个音,即可以在同一根弦上使用几个铜块,产生几个不同的音。因此它的琴键多于琴弦(9弦35键)。到了1720年,击弦古钢琴被改制成一弦发一音,并且从一音一弦增加到一音二弦或一音三弦,以增加音量。在18世纪中后期还出现带踏板的击弦古钢琴。击弦古钢琴的音域在16世纪中为4个八度(C~C3),到17~18世纪为5个八度。

击弦古钢琴(特别是18世纪以前-弦-音的琴)的音量很有限,整个力度范围仅在PP~MP之间,因此适宜在家庭或小客厅里作为独奏乐器弹奏,而不宜在大庭广众前演奏。它的音量虽小,音色却优美柔和。由于音是靠手指压力发出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演奏者控制声音细致的强弱变化甚至微小的音高变化。击弦古钢琴的琴键不仅重量轻而且宽度窄,触键灵敏,演奏技术容易掌握,只需用中间3个手指弹。上行用三、四指,下行用二、三指。更重要的是,手指只要在琴键上反复加压便可模仿提琴的揉弦音和人声的颤音,使声音不仅可以延长而且还能继续增强。因此这种古钢琴最适宜表现抒情性的旋律

有研究者曾对击弦古钢琴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研究,把击弦古钢琴分为了两种类型,即分弦古钢琴和不分弦古钢琴。分弦古钢琴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琴键通过敲击同一对琴弦的不同位置来发出声音,而不分弦古钢琴是指每一个琴键通过敲击独立的一对琴弦来发出声音。还有研究者以英国爱丁堡键盘博物馆中的18世纪德国两种击弦古钢琴实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材料和装饰、音域和切片、音高和定弦、性能和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这些研究者认为:分弦古钢琴体积较小,便于演奏者随身携带,而且价格低廉,紧凑的结构使其演奏必能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由于温度变化而造成的“跑音”现象,虽然在整件乐器转换音调和演奏功能等方面还存在着某种局限性,但是分弦古钢琴所具有的结构紧凑、调律简单的特点,使它在当时成为了一种练习键盘技巧的优秀乐器。不分弦古钢琴每一个琴键都有单独的一对琴弦,这就造成了体积巨大、调律费时、造价昂贵等缺憾,然而,不分弦古钢琴所具有的转换音调简便、音量共鸣增大、键盘音域较宽等特点,使它常用于小客厅的室内独奏,或是作为器乐独奏和声乐独唱的伴奏乐器。

由于击弦古钢琴音量太小,功能不够,17世纪下半叶开始便被拨弦古钢琴所排挤。唯独性格内向的德国人对击弦古钢琴特别偏爱,如老巴赫莫扎特等人,他们认为这件乐器体现了演奏者的手与键、耳与心之间最完美的结合。因此,击弦古钢琴一直沿用到18世纪末。20世纪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击弦古钢琴被大量仿造用以演奏巴洛克的键盘音乐

(二)拨弦古钢琴

拨弦古钢琴又叫羽管键琴、大键琴(Klavie-cembalo),据说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与击弦古钢琴在欧洲同时流行了一二百年,到17世纪后半叶在德国以外的国家排挤了击弦古钢琴而占主导地位,一直盛行到了18世纪中叶。历史上,拨弦古钢琴有几种不同的大小和外形,有一种中等大小的斯皮耐特琴(Spinet),琴盒呈三角形或五角形;还有一种较小的、长方形琴盒的维吉那琴(Virginal),这是在英国流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早期的拨弦古钢琴,后来它们都被大型的标准的拨弦古钢琴所取代。拨弦古钢琴于16世纪首先由葡萄牙传教士传入中国宫廷,后来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

有研究者认为斯皮耐特琴就是一种长方形维吉那琴的原称,因其发明人斯宾奈提(意大利拨弦古钢琴制造师)与斯皮耐特琴在发音上的相似性而获得此名。这种琴在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在英国被称为“维吉那琴”,在法国被称为“克莱弗琴(Clavecin)”,在德国被称为“弗莱格琴(Flugel)”等。格罗尼莫(意大利拨弦古钢琴制造师)曾在1521年制造的一架像翅膀的拨弦古钢琴成为了当时的标准样式,后来有许多拨弦古钢琴制造师都沿用了这种外形设计。现存有两架最早的拨弦古钢琴实物,一架是波洛尼尼西斯(意大利拨弦古钢琴制造师)在l521年制造的拨弦古钢琴,另一架是波拉鲁皮斯(意大利拨弦古钢琴制造师)在1523年制造的小型拨弦古钢琴。此外,皮绍伦西斯(意大利拨弦古钢琴制造师)在1546年制造的拨弦古钢琴带有明显的文艺复兴痕迹,该琴运用了安装在琴键背部木套上的拨子来奏出音乐,这种设计是为了琴键被按下时,拨子就会拨动琴弦而发出声音。勒格斯(比利时拨弦古钢琴制造师)在1579年制造了第一架接近标准的拨弦古钢琴,他为拨弦古钢琴的技术改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以后,舒迪(瑞士拨弦古钢琴制造师)制造了能将琴盖打开的拨弦古钢琴,使拨弦古钢琴的音量变化更加明显。

标准的拨弦古钢琴(见图1-1)的外形与现在的三角钢琴相似(但有时呈梯形平台式),高低音的琴弦长度不同,由羽管或皮制的拨子拨弦发音。从发音原理来看,拨弦古钢琴的机械装置要比击弦古钢琴复杂,索尔特里琴是拨弦古钢琴的前身。琴弦方向与琴键方向平行,手指按下琴键,琴键内端的木杆(顶重器)立刻上跳,装在木杆顶端的拨子随即拨动琴弦而发音。每一琴键上可依次装置若干不同材料的拨子以产生不同的音色,亦可分别拨动长短不同、音高间隔为八度音程,如音高为4英尺、8英尺、16英尺的琴弦。拨弦古钢琴上装置了许多音栓,来控制和调节音量、音色以及高低音弦的变化。(www.xing528.com)

图1-1 标准拨弦古钢琴

18世纪的拨弦古钢琴,已发展成有双层键盘并加了踏板(见图1-2)。第二层键盘的拨子材料与第一层的又不同,可以发出另一种音色。踏板的功能是控制一弦独鸣、二弦同鸣或八度同鸣(混响音)。两层键盘之间装有连接器,由音栓控制它们同时发音来增大音量。拨弦古钢琴发展到后期,音栓愈装愈多,最初靠手控制,后改为用踏板控制。

图1-2 库普兰时代的拨弦古钢琴

拨弦古钢琴的音量比击弦古钢琴大得多,力度范围可以从p~f,音色也较明亮辉煌。由羽管拨弦发音,声音清晰而有穿透力,但是音色较硬,音值较短,长音不能保持,适宜断奏(staccato)和非连奏(non-legato)而不宜连奏(legato),故不宜表现歌唱性的旋律而适宜演奏华彩性、舞蹈性的乐段。这种键盘乐器的音域从3个八度到5个八度不一,视琴的大小而定。在拨弦古钢琴上,音量和音色的变化不是由手指触键,而是靠音栓来控制的,所以音量只能作阶梯式的变化,而无法实现渐强或者渐弱的效果。于是拨弦古钢琴家经常借助速度上的微小变化,即用所谓“缓急法”(agogic),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和音乐上的张弛感,有时也用装饰音来表现重音。

1650-1750年是拨弦古钢琴的黄金时代,这时它的制作模式已基本稳定,在当时的欧洲音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拨弦古钢琴在法国形成强有力的法国学派,其代表是库普兰(Couperlin)家族和让·菲力普·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在德国,以亨德尔(Handel)和巴赫(Bach)家族为代表的拨弦古钢琴学派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传奇般的音乐遗产。在西班牙,意大利人D.斯卡拉蒂(D.Scarlatti)的带有西班牙特色的拨弦古钢琴作品在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比起声音纤弱的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的声音既洪亮又清晰,是演奏巴洛克时期多声部音乐最理想的乐器,而且它适合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演奏,既可作为独奏乐器,又可作为合奏乐器,尤其是在流行“通奏低音”的巴洛克及古典时代初期,拨弦古钢琴更成了当时教堂、歌剧院和宫廷乐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合奏乐中的和声不完全写出,仅在低音部分标上数字,由拨弦古钢琴琴家按规定程式奏出和弦与音型,填进整个乐曲的织体中去,这叫作“数字低音”。又因为音乐从头至尾都是这连续不断的低音,故称之为“通奏低音”)

拨弦古钢琴的琴键较轻,演奏这样的乐器去调动演奏者手臂和手腕的整体力量,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演奏能量的无效浪费,因此,在拨弦古钢琴上的演奏是一种轻而浅的弹奏方法。演奏者在弹奏拨弦古钢琴时只需要运用手指和掌关节的力量就可以轻松弹奏,这种以手指独立弹奏为原则的演奏方法与拨弦古钢琴的发声原理和触键性能有着密切联系。

虽说17~18世纪是拨弦古钢琴的全盛时代,但是由于人们不能通过手指触键直接改变音量和音色,致使演奏者与乐器之间的关系比较间接,在艺术表现中拨弦古钢琴无法奏出渐强和渐弱的变化,不能充分满足演奏者的主观表达欲望。于是在18世纪后半叶,它不可避免地被新兴的钢琴所取代。

20世纪,随着巴洛克音乐的回潮,拨弦古钢琴重又复出。人们不仅精心仿制而且还不断改善其性能,现代化的拨弦古钢琴可以有七个踏板用以扩大音域和改变音色,甚至还有用以调音的微调装置。现在,仍有专门制作拨弦古钢琴的工厂,拨弦古钢琴的演奏会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盛行不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