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道西风:丝绸之路一口气游

古道西风:丝绸之路一口气游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人们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看到了一个金碧辉煌、富裕祥和、宛若人间仙境的东方世界。陆路即陆上丝绸之路,马可·波罗就是通过这条道路前往中国的。经过布哈拉,到达帕米尔北部的撒马尔罕后,丝绸之路再次出现分支:往北通向阿拉木图,往东穿越中亚,并沿昆仑山脉或天山山脉行进抵达中国城市西安。第二条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行程从地中海到中国沿海港口甚至抵达太平洋沿岸。东方人正在他们肉眼所不能及的世界生生不息。

古道西风:丝绸之路一口气游

我们相信我们之所以返回故里,

为的正是让人们能够从我们身上了解到世界上的许多事物。

——《马可·波罗游记

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叙述,1295年的一个黄昏,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叔在阔别故乡25年之后,回到了威尼斯。在外多年的经历,使得他们的口音都已经夹杂了蒙古语的味道,更不用说那些穿在身上的地道蒙古服饰了。这样的情况令他们在威尼斯的亲人都难以相信他们就是自己所熟知的那些人,他们都以为马可和他的父亲、叔叔都已经死了。马可费尽口舌才让邻居和亲戚相信他们的身份,并相信他们是去了东方世界经商游历。回到家后,马可等人热情宴请了故乡的亲友,将他们从中国带来的绸缎衣服剪成片分别送给众人——在当时的欧洲,中国的丝绸非常受欢迎。因为稀有而又华丽,致使价格十分昂贵,是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马可等人带回的礼物是他们游历东方的最好证明。于是,马可的生活得以回归于平静。直到三年后,他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被关进了热那亚的监狱。他和他的狱友鲁思梯谦在那里共同将自己东方的经历写在了羊皮纸上,之后他平安返回了家乡,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马可本人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马可·波罗游记》的故事不过才刚刚开始。在马可死后,他的游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首先得益于15世纪以来西方的印刷技术的进步,手稿被印刷成书,《马可·波罗游记》拥有了不计其数的读者;而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思想的解放与进步。那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黑暗的中世纪已经成为过去,一场科学艺术的巨大变革正在从意大利蔓延至整个欧洲。欧洲的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反对教会的神权地位和禁欲主义,他们开始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表达渴望冲破宗教的束缚,肯定人的价值的诉求。世人们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看到了一个金碧辉煌、富裕祥和、宛若人间仙境的东方世界。在当时的欧洲,这本书无疑成为文艺复兴的注脚,备受读者的追捧。一场丝绸之路上的漫漫征途,渐渐拉开了序幕。

在13世纪,蒙古的势力贯通了欧亚大陆,丝绸之路得益于此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平台,交通的便利为欧洲人进入亚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时从欧洲出发前往中国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陆路,另一条是水路。陆路即陆上丝绸之路,马可·波罗就是通过这条道路前往中国的。其贸易路线横跨欧亚大陆,从地中海东岸(主要有亚历山大港、大马士革与阿勒颇等城市)或黑海沿岸出发,经过里海进入亚洲,途经巴格达、德黑兰,之后分为几条支线穿过内陆地区,在咸海附近汇集。在中亚的布哈拉,开始分路前往印度的德里与阿格拉。经过布哈拉,到达帕米尔北部的撒马尔罕后,丝绸之路再次出现分支:往北通向阿拉木图,往东穿越中亚,并沿昆仑山脉或天山山脉行进抵达中国城市西安。第二条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行程从地中海到中国沿海港口甚至抵达太平洋沿岸。按照海洋季风的规律,在每年的4月到6月之间,船只从苏伊士或巴士拉出发,经红海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海,再顺着从海洋吹向大陆的西南季风驶向印度洋和中国海。大约在6个月后,也就是在10月到12月之间,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又会将航船带回其始发地。

正如我们之前所述,遥远的东方世界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存在于西方人的想象之中,而《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现却将这种想象凝聚为现实,在这部看似奇异的书籍中,有一个欧洲人曾经亲自到达过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到达过中国。东方世界终于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地球另一端真实存在的辽阔世界。那里地域宽广,城市繁华,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那里有石桥流水、亭台楼阁的江南水乡,也有广袤无垠、雄伟苍凉的塞外草原;那里的商人都是能工巧匠,那里的市民都热情而善良。东方人正在他们肉眼所不能及的世界生生不息。马可·波罗的探寻以及他传奇的故事最终成为13世纪以来西方开始重新发现东方的起点和动因,也使得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流的文化大通道开始在历史上再次兴盛崛起。《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无数欧洲人的好奇心,一代代探索者与冒险家开始沿着不同的道路前往东方,寻找马可·波罗口中的东方世界。

在马可·波罗返回欧洲之后的二百年间,欧洲对于东方的认识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清晰起来。尽管探索者并没有到达马可·波罗笔下辉煌的元大都城,但他们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亚洲和中国。16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进步加快了地理大发现的进程。麦哲伦与达伽马的航行最终将欧洲的眼光再次引导至东方的边缘,在随后的百年中,欧洲的海上船队开始渐次抵达亚洲各国,一些传教士也来到了东亚的中国、印度等地;16世纪中期,葡萄牙船员佩雷拉、传教士克路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在不同时间来到中国,并依照他们个人的经历记录下了自己在中国的见闻——他们仅仅是这一时期由欧洲来到中国的众多探险者的典型代表,事实上同时期来到中国的欧洲人已远非马可·波罗的时代可比。东西方的交流已经从最初的想象与试探走向了友好的接触与交流。

知识链接 扩展阅读

佩雷拉

佩雷拉是一名葡萄牙商人,他在16世纪中期跟随贸易船队来到中国,回国后将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写成一份报告。但是由于佩雷拉不懂中文,对中国印象的书写比较流于表面,另外由于他自身的商人身份,使他颇为着重观察中国的商业尤其是水产业的情况。佩雷拉的报告引起了一位读者克路士的注意。克路士曾在中国的广东短暂停留过,在看过佩雷拉的报告之后,激发了他书写自己对中国的印象的欲望,之后终于写成《论文》一书。在序言部分,克路士表达了自己想尽可能细致入微地描述中国的想法,的确他在书里详细地讲述了中国人的各种生活细节,并且补充了《马可·波罗游记》所遗漏的饮茶、缠足以及汉语内容。(www.xing528.com)

利玛窦

利玛窦是一名意大利传教士,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并且在中国停留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利玛窦先后到达澳门、广东肇庆、南昌、南京,一番周折之后于1601年到达北京。抵京后,利玛窦马上就携带着自鸣钟、《万国图志》、西洋琴等十几件贡品觐见万历皇帝。皇帝赏识利玛窦,允许他居住在北京。若论来到中国的欧洲人对中国古典文化感兴趣且潜心学习的,利玛窦是第一人。他在北京广泛结交士大夫,学习中国的典籍。不光如此,利玛窦将现代数学引进中国,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也许是因为他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利玛窦在中国广为人知。

作为一名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自始至终都在北京从事着传教活动,并在北京建了一所天主教堂。但他很欣赏中国文化,并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同时向中国传播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的知识。得益于他在汉语、中国文化方面的造诣,以及他在中国二十几年的经历,利玛窦对中国的了解相比前面几位来说是深刻而全面的。

葡萄牙人自地理大发现时期以来,就是重要的海上先驱。葡萄牙贸易船队在16世纪抵达澳门,随后便在当地驻扎下来。到了17世纪,来中国的欧洲人就更多了,其中包括商人和传教士,澳门就这样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点。他们首先抵达澳门,在这里学习汉语,然后进入中国内地。这些欧洲人穿上了中国人的服饰,说着汉语,遵循着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在当时的中国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有些欧洲人来中国经商、游历,之后又乘船返回故乡。商船里装满了中国的丝绸、茶叶、香料、瓷器以及各种手工艺品,这些在欧洲备受追捧的中国商品为商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在看到或享用来自中国的物品时,欧洲人似乎能够感受到特有的中国风味,“中国热”以及“中国风”在欧洲掀起了一股潮流。有些欧洲人则长期地居留在中国,甚至到了北京,在朝廷做官,与各界人士有了深入的交往。其中被中西方历史所铭记的佼佼者有很多,例如汤若望南怀仁、戴进贤等人。在这个欧洲人与中国人交流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他们将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典籍如“四书五经”等翻译成欧洲的语言并在欧洲出版发行。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已经深入传统文化层面。由于大量的关于中国的游历报告、中国典籍的译著以及专门性著作在欧洲的出现,使欧洲人对于中国的印象逐渐从感性的想象和幻想过渡到理性的认识和分析。蒙古时代之后,丝绸之路的延伸和畅通使地中海到太平洋之间的欧亚大陆紧密联系在一起,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成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

知识链接 扩展阅读

汤若望

汤若望出生于德国,青年时期在罗马学院学习期间就通过图书馆了解到中国,以利玛窦作为榜样。汤若望于1619年以葡萄牙政府公派的名义来到中国,首先抵达澳门,系统地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这一时期来到中国的欧洲人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必先经过中国语言文化的训练,甚至以掌握北京官话为标准。汤若望尤其对儒家文化感兴趣,他穿上儒服,研究儒家经典,结交朝野名流。他带来了西方的数理天算书籍,并且带来许多的科学仪器。汤若望在中国长达四十余年,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明朝崇祯皇帝命令汤若望制造大炮,他竟然成功制造出20尊大炮,并且将制造大炮的原理、步骤、原料、图纸等详细编写成一部书《则克录》,这部书涉及化学、数学、采矿冶金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他在中国参与编写、翻译了许多科学知识书籍。清朝顺治皇帝欣赏汤若望在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命他修正历法,汤若望采用西方的科学方法修订了历书,被清廷定名为《时宪历》。

由于欧洲的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在17世纪末,负责演算和整理天文历法的清廷官员基本上都是欧洲的传教士。东西方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西方人对于中国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观察和认识阶段,而是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政治生活中。这一时期,逐渐强大起来的法国不甘落后,太阳路易十四下令选派学者到中国进行交流。最终,五位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居留多年,大多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在中国传播法国的科学技术——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名叫白晋的传教士,他一度奉康熙皇帝之命,以钦差的身份回到法国招募新的学者。他在返回法国后将自己对中国的调查研究写成了一部著名的书稿——《中国皇帝历史画像》,送给了太阳王路易十四,同时还带去了康熙皇帝赠送给法国的中国书籍。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在东西方的交流中由被动接受开始转向了主动选择。

到了18世纪初,大量的中国经典作品被译介到西方,这大大加深了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同时,许多曾经来过中国的欧洲传教士、学者、使者等人士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科举制度做了系统全面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对中国的物产风俗、园林建筑伦理道德等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探讨,在此基础之上,大量相关书籍在欧洲涌现。彼时中国呈现在西方人面前的形象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的文明国度。这种情况对西方世界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从皇室贵族到平民阶层都流行着“中国风”,欧洲人迷恋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玉器、家具甚至园林式的建筑。在法国甚至衍生出了一种被称为洛可可式的审美风格。毫无疑问,如果追根溯源,这一切最初的开端就是马可·波罗在数百年前的那次奇妙历险——他的经历无论真伪,事实上都已经成为早期东西方交流的最初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