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贞观与玄奘:一段求学之旅

贞观与玄奘:一段求学之旅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隋朝末年,政局动荡。为表彰李世民的卓越贡献,李渊允许他在洛阳开天策府,封他为天策上将——这是唐初职位最高的武官,负责唐军各类军事作战,统领天策府事务。李世民称帝,改年号为贞观——大唐的“贞观盛世”就此拉开帷幕。贞观年间,中国迎来了一个繁盛之世。在这些西行求法的僧侣当中,最著名、成就最高的就是玄奘。陈慧有四个儿子,玄奘是最小的一个。

贞观与玄奘:一段求学之旅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隋朝末年,政局动荡。隋世祖杨广急于建功,发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开凿京杭大运河——这一举措的初衷是为了沟通南北商运,但是由于一系列政策实施不当,使得民心动摇并引发社会动荡,最终导致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在这次声势浩大的战争中,出现了一位被后世史家称为雄主的英雄人物,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以文武双全著称的人,李世民当首屈一指。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是家中次子。其父李渊当时是一名隋王朝的官员。李世民自幼习文练武,擅长骑射,由于隋末时局动荡,他年少时便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曾立下过诸多战功。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在李世民的鼓动下,李渊发动了反隋兵变,史称“晋阳起兵”。李渊率军攻克了长安,随即拥立隋世祖之孙杨侑即位,是为隋恭帝。之后,李世民率兵十万进攻东都洛阳,不战而胜。次年,隋世祖在江都被部下文化及所杀,隋恭帝禅位于李渊,隋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任命李世民为尚书令,并封李世民为秦王

唐朝建立之初,政局并不稳定,各地还存在着很多割据势力。这一平定天下的重任就落在了秦王李世民身上。李世民首先用兵陇西,在浅水原之战中击败薛仁杲;紧接着,他进军河东,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了唐朝的北部边疆;然后,他率军继续东征,在虎牢之战中击败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两大割据势力,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最后,李世民又率军剿灭了由刘黑闼率领的窦建德余部以及山东的徐圆朗。自此,中国北方从隋末割据动荡的状态中得以再次回归统一。

李世民在多年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威望与名声也日益隆厚。为表彰李世民的卓越贡献,李渊允许他在洛阳开天策府,封他为天策上将——这是唐初职位最高的武官,负责唐军各类军事作战,统领天策府事务。天策府既是李世民的宅邸,同时也是他作为天策上将办理军务的场所,拥有最高的军事决策权,可以自设官职。随着李世民声名日盛,一大批当时的俊才豪杰聚拢在他的麾下,成为日后李世民登基称帝的重要助手。

成为李渊的继任者一直是李世民的目标。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李渊曾经向李世民允诺:“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但李渊在称帝之后,封的太子却是长子李建成,这势必会引起李世民内心的不满。而随着李世民威望日盛,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也受到了威胁,兄弟二人之间的嫌隙渐渐滋生。面对这样的局面,李渊却始终秉持着并不明朗的犹豫态度,这事实上为事件的走向增加了更多的负面影响。随着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双方剑拔弩张越来越明显,终至兵戎相见。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他在京城长安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又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唐高祖李渊当时就将军政大权让给李世民,三天后,又封李世民为皇太子。仅仅过了两个月,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称帝,改年号为贞观——大唐的“贞观盛世”就此拉开帷幕。

贞观年间,中国迎来了一个繁盛之世。随着战乱的结束,国家也逐渐恢复了元气,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李世民统治时期,大唐王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人口数量也有了显著提升,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而更值得后世称道的是,贞观时期的中原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正如李世民的那首诗作中所描绘的一样:大唐王朝国力日益强盛,威名远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

在这一时期中,古老的丝绸之路依旧发挥着重要的商业运输作用。以长安、洛阳等为代表的大都市发展迅速,人口高速增长,商业日渐繁荣。为了满足这座庞大城市的商业需要,大量的物资和商品沿着古老的商道西域运送到大唐。来自西域的商队满载各色货物在丝路上穿梭,见证着大唐的盛世繁华。伴随着这些东来的客商涌入长安的,还有十分灿烂的佛教文化。

(www.xing528.com)

图10 李世民画像

佛教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贵霜帝国,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西域地区呈现出空前的繁盛景象。唐初,西域佛寺林立,高僧辈出。来自西域的僧侣们东行弘法,将佛教广泛地传播到中原。随着佛教学说的积累,中原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西域僧侣的传法——这一方面是由于早期僧人翻译的经卷常常存在晦涩难懂、多有谬误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佛教在东传西域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中原佛教来源驳杂、教义混乱、南北学派差异很大的局面。为了解决中原佛教的问题,很多僧侣沿着丝绸之路,穿越西域,前往印度和中亚求取“真经”,寻求佛法的真谛。在这些西行求法的僧侣当中,最著名、成就最高的就是玄奘

玄奘俗姓陈,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是汉代太丘长陈仲弓的后人。陈家是官宦世家,同时也是书香门第,玄奘的曾祖父陈钦是后魏的上党太守;他的祖父陈康学问渊博,德才兼备,是国子监博士;他的父亲陈慧,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英才,年轻时在经书学问上就有了深厚造诣。史书上形容玄奘之父陈慧“形长八尺,美眉明目”,且“好儒者之容,时人方之郭有道”。可以想见,在彼时世人眼中,陈慧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美男子,且贤德堪比郭有道——郭有道本名郭泰,是东汉介休三贤”之一,学问渊博。时人以他与陈慧为比,可以看出陈慧也如同先贤一样博览群书,通晓典籍,是十分贤良的才俊。但是,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动荡的隋末。当时国家政道衰微,战乱四起,并没有给予陈慧更多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陈慧曾一度担任江陵令一职,后来因不满时政,返回故乡埋头研习经书典籍,无心再次出仕,州郡上的官员频频前来请陈慧做官,都被他一一辞绝了。

陈慧有四个儿子,玄奘是最小的一个。幼年之时,玄奘跟随父亲熟读儒学经典,他像父亲一样,恬淡宁静,又热爱钻研。《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了玄奘幼年学习时的一则小故事:在玄奘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案几旁向他口授《孝经》,讲到曾子避席的典故,玄奘立刻整理好衣襟,站了起来。陈慧问他为何站起来,他说“曾子闻师命避席,今奉慈训,岂宜安坐”。陈慧听了非常高兴,认为玄奘必将有所成就。陈慧将此事说给亲戚听,亲戚都认为玄奘具有超越同龄人的聪慧和悟性,日后不可限量。就在这样的雅正之礼、圣哲之风的熏陶下,玄奘度过了自己的幼年时期。

玄奘11岁时,他的二哥陈素于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陈素将玄奘带在身边,学习佛经。玄奘在这一阶段学习了《法华经》《维摩经》等佛经典籍。两年后,朝廷下令在洛阳招收14名僧人,有一百多个备选人。负责此事的官员认为玄奘年龄太小,不符合标准,就没有考虑玄奘。然而大理卿郑善果赏识玄奘的才华,才破格让他出家为僧。

知识链接 扩展阅读

曾子避席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子避席”的典故出自《孝经》,讲的是有一次,曾子在孔子的身边侍座,孔子问曾子:“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就是说以前的圣贤先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有一套精妙的理论,用来治理天下,民众和谐,君王和臣子之间没有任何的怨愤,你知道这些理论具体是什么吗?曾子听到后,知道老师要教给他深奥的道理,就立刻离开座席而伏于地,十分恭敬地对老师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意思就是学生愚钝,哪能知道这些高深的道理,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避席是我国一种传统礼节行为,曾子避席的行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谦卑以及他对师长的尊敬,因而始终为后人所称颂。

玄奘又在净土寺学了六年佛经。至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在洛阳一带发动瓦岗农民起义,洛阳局势十分动荡。在战乱的影响下,玄奘和二哥离开净土寺,辗转来到四川,向两位摄论学法师求学。玄奘在20岁时受具足戒,在四川的几年中,他系统研究了大、小乘佛经,通晓地论学、摄论学各家的学说,学业大为精进,开始闻名于蜀中佛教界。随后,玄奘又前往荆州、相州、赵州、长安等地学习佛法。在这一时期,玄奘在对佛法进行思索时遇到了巨大的困惑——佛的本性是什么?凡人能否成佛?这一度成为他最大的迷惘之处,但既有的佛经并不能让他寻找到答案。公元626年,一位名叫波颇的天竺僧人来到长安弘法,玄奘在这位印度高僧的身上领教了印度佛教的魅力。波颇告诉玄奘印度的那烂陀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烂陀的戒贤高僧是首屈一指的佛学大师,他在印度讲授总摄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于是,玄奘决定去印度求取真经。

图11 玄奘画像

玄奘集结了有相同志向的僧侣,向唐太宗上表,请求他允许西行求法,但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当时唐太宗刚刚即位,东突厥颉利可汗趁李世民治下政局未稳的时机,派骑兵围攻乌城,战争一触即发。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唐朝推行了禁边政策,禁止平民出境。受此挫折,诸僧侣都散去了,唯独玄奘一人仍然初心不改,他一边学习印度语,一边等待着求法的机会。

次年,玄奘在某一天夜里做了一个奇异的梦。他梦见大海深处有一座山,花草繁茂,山崖极为壮丽。他想登上山去,但面前的海水太深,又无船可渡。正当此时,他忽然发现脚下出现了一朵莲花。莲花带着他飘摇渡海,不多时就把他带到了山脚下。但是,山峰太陡峭,他无法攀登。正踌躇之间,突然来了一阵疾风,携其扶摇而上直至山顶。他在山巅举目四望,茫茫山海人世再无阻隔。于此大梦之中,玄奘似有所悟。他醒来后决心独自出发,前去印度求取心中的佛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