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向地理个性教学: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走向地理个性教学: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这“五化”,需要有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综合能力的形成,这一过程也正是综合思维的培养过程。同时要相信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许多学科及其思维线索在学生头脑中是形成网络的,他们会自己“综合”,有时会超出单科教师的想像。综合能力的形成以综合思维为核心,并以思维的综合、全面、深刻、敏捷等为其特征。

走向地理个性教学: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知识的传统与能力培养是一致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让学生会运用知识的问题。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运用,需要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经过师生共同进行程序化加工,如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掌握其宏观地位与微观作用,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组成及各部分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适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文图结合,使之形象化;从定性到定量、从数据到图表,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伴随着这“五化”,需要有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综合能力的形成,这一过程也正是综合思维的培养过程。

地理学科能力多带有综合性,如地图能力,就包含有观察、记忆、想像、思维等多项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在对地图的判读与分析中,又需要多种思维活动;又如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空间概念的理解、空间分布的记忆,空间结构的分析,空间联系的想像,还要对教师语言描述的体会,直观教具的观察,以及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化等。可以说,能力培养的过程即不断发展思维的过程,既运用多种思维以培养能力,又通过形成能力而发展思维。

我们常说“学会容易会学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想”。学生会想,教师就要会设计能够启发积极思维的问题,并善于给学生提供思维线索。1999年高考后,有的地方报纸在评论高考试题以“学得活的占便宜”或“死记硬背吃不开”为题,很能发人深思,学生要学得活,就要教得活,学生不死记硬背,教师就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科学备考,信心百倍地“迎试”。综合思维的培养要求,不仅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对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www.xing528.com)

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过渡,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转化,都需要思维活动。适用地理知识或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去想问题、解决问题,就具有综合思维的特征。因此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要过多地停留在对知识交叉点的探索上,而应以学科内知识为基础设计培养思维能力的多种思路,让学生会“想”而不是会“记”。同时要相信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许多学科及其思维线索在学生头脑中是形成网络的,他们会自己“综合”,有时会超出单科教师的想像。

综合能力的形成以综合思维为核心,并以思维的综合、全面、深刻、敏捷等为其特征。这是因为综合思维的知识基础更广阔,联系渠道更畅通,思维方式更灵活多样。例如一项水利工程可以从水文特征、地质条件、气候要素、植被土壤、环境保护、居民交通等地理角度去论证,还可以从历史条件、工程技术、时代背景、经济效益,以及对文化遗址生态影响等多角度考虑,这有助于拓宽思路和开阔眼界。当然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还应立足学科的主干知识,从基础扎实,准确熟练开始,到联系综合、融会贯通,再进而引申迁移、灵活运用,达到“会学”、“会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