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管理是加强学校体育物质条件保证的重要环节。在其管理过程中,只有做到按计划购建、合理保管、及时供应、充分利用、科学保养、修旧利废、余缺调剂,才能有效地发挥体育场地器材的最大效用。国家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文规定:“学校的上级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体育器材应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
1.制订管理制度与使用计划
管理制度包括学校场地使用规定、场地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场地目标管理条例等。使用计划主要指场地修建维修计划,教学、训练、锻炼、竞赛使用计划,经费预算等。体育场地必须由专人管理,可根据各学校场地的大小,按情况决定管理员工的数量。
2.定期对场地进行保养和维护
首先,要保证场地的安全性,做到悉心检修体育场地设施,保证场地的标准化使用,并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其次,还要想方设法延长场地设施的使用寿命。
3.协调场地的使用,做到合理、高效
在保证开展学校体育各项活动正常使用体育场地设施的前提下,可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扩大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交往,提高场地使用率并适当提高其经济效益。但必须加强管理,统一安排。
4.合理布置,优化场地布局,注意体育场馆的清洁卫生与环境美化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优化配备,以及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促使学校体育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www.xing528.com)
(二)体育器材管理
1.体育器材的登记与保管
学校体育器材应设专人进行管理,应对所有体育器材的种类、名称、性能、用途、数量、单价、金额和存放地点等登记编号,分类编制目录、设置账卡、详细记载。对购入、自制、领用、借用、变价、调拨、报废、报损、盘亏等严格进出手续,保证账目与物品、卡片相符。管理部门应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材料明细账”和“低值易耗明细账”三本账簿,对体育器材实行统一、严格、有序的管理。
2.体育器材的使用
要建立体育器材设施使用的规章制度,并设专门机构及人员负责严格执行和遵守。对体育器材的领用和借用,要认真履行借领手续。归还时,管理人员应和借领人员一起检验物品的数量与质量,如有损坏,要严格按规定赔偿或修好后方可归还。体育器材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清理,除进行数量的清点外,还要检查器材使用、维修情况,检查有无长期闲置或损坏的器材,对闲置或积压的器材设施可变价处理;对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当而导致损坏的器材可先行修理,对已损坏且不能修复的器材及时报废或报损,以防止使用中发生事故。另外,在使用中还应切实加强领导,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爱护器材的教育,推行责任制,贯彻“谁用、谁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交接与奖惩制度,以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管理水平。
3.定期对器材进行保养
定期保养体育器材可以大大延长器材的寿命,还能保证器材的使用质量。不同器材的维修周期不同,一些比较耐用的器材,维修周期可以长些,可以以月、季度、学期为标准;一些损耗较大的器材维修周期要短些,以天、星期为标准;一些损耗特别严重的,如乒乓球、羽毛球则要以一节课为标准。另外,为了防止和学生自带的器材发生混淆,可在学校的器材上留下标记,以便区分;在对器材进行保养的同时,也要检查标记是否脱落或模糊不清,如果是,就要进行添加。
4.定期补充器材
由于器材有必然的损耗,一种是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损耗所导致;另一种则是由于个别学生的恶意破坏导致,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给予正确的指导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另外,在器材补充当中,被淘汰的器材要集中存放。补充器材要根据需要予以补充,不要造成浪费。发现有属于质量问题的器材,要马上找供应商进行解决。补充器材的周期因不同学校不同情况而定,主要是按需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