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其生平,王元化毕生对“人”之尊严的高度重视,宽恕论敌,不拜偶像等言谈事迹,无不闪动着信仰的光芒。
鲁迅是王元化终身崇敬的巨人,当年在战乱中逃离京城时,年轻的王元化舍弃了众多珍爱之物,唯独将自己临摹的一幅鲁迅肖像随身携带。对鲁迅的文章更是不断研读,写下了《鲁迅与尼采》《鲁迅与太炎》等一系列颇有分量的研究文章。然而即便他对鲁迅是有一些崇拜的,也没有到偶像的地步。愈是对崇敬之人,愈对其思想精神认真探寻、分析,强调“不能以单纯的顶礼膜拜之情,更不能以意气用事的褊狭之见来代替科学的论断”[4]。他一生不断反思,也包括了对自己尊崇的思想巨人的再思考和再认识。在晚年之作《和而不同 群而不党》中他还这样写道:“鲁迅也不是超凡入圣的神明,他也有他的缺点和局限。他曾自称身上存在着韩非的峻急和老庄的随便。如果我们看不到他的宽阔胸怀,只把他在愤激时所说的意见,如称吃鱼肝油不是为了所爱的人而是为了所恨的人,又如说自己不惜从最坏方面去看人等等,作片面的理解,那就失之于一偏了。”[5]
无论对自己敬仰的思想巨人,还是面对身居高位的政治领袖,在不盲目崇拜这一点上,王元化都一视同仁。与这种对在上者不崇拜、不谄媚的态度相映的,是王元化对论敌、对手的宽恕、包容、求同存异。他与林毓生、余英时等著名学者的交往,都是始为论敌,终成知己。对这些“不打不相识”的交往,他在《九十年代日记》中有过这样的论述:“虽然那时我们的意见并未达到一致,但心灵的相契有时比观点的分歧更为重要。”[6]要做到这一点,“双方都必须有追求学术民主和自由讨论的原则的尊重,这才能够虚己服善,平等待人,而不是居高临下,意在求胜”[7]。这既是他对于友人相交经历的回顾总结,也是他为学、为人一贯秉持的原则,在批评社会上频频出现的那些“酷评”现象之时,在反思激进主义的破坏力之际,王元化所坚持的都是这样一种民主、公正的标准。这其中所体现的,一方面是“宽恕”和“包容”,另一方面,更是一种对真理的执着和真诚。
王元化就如同他热爱的别林斯基一般,终生坚持着一种甘为真理而献身的殉道者的生存方式。在他75岁高龄之际,曾写下一篇文章《你要做世上的盐》,文中说道:“研究中国文化,现在更需要的是多做些切实的工作……记得小时候一位学圣品人(基督教牧师)的长辈冯传先姨夫对我说,《圣经》上说的‘你要做世上的盐’比‘你要做世上的光’更好,因为光还为自己留下了形迹,而盐却消融到人们的幸福中去了。作为中国的一个学人,我佩服那些争做中国建设之光的人,但我更愿意赞美那些甘为中国文化建设之盐的人。”[8]“做盐”“做光”的典故,出自《新约·马太福音》第五章13至16节。
“盐”比喻基督徒在世上具有双重的功用:一是如盐调和口味一样去制造和睦,二是像盐能防腐一般防止并消杀罪恶和败坏的因素。“盐”重在说明基督徒的性质如何,而“光”则强调基督徒的行为如何。光是基督徒的见证——彰显基督。光能照耀指引;基督徒应有光的功用,能照亮在黑暗中的人,并见证神的荣耀。基督徒行事为人当像光明的子女,显明、光照并消除所有暗昧的事。“盐”需要溶化自己才能发挥作用,“光”必须靠燃烧自身才能发出;二者都需要完全地奉献自己,才能成为合格的基督徒。由此可见,在《圣经》原文中,二者并无高下之分。而王元化的理解,显然是多少掺入了中国式人生哲学,强调献身而不留形迹,不计功利。这分明是在利益至上的今天,逆潮流而唱出的对上一个时代的纪念,也是表明自身在这利欲滚滚的时代对“真理”与“光明”的坚守,不惜殉身。他的一生历经多次反思,从早年对左倾教条主义的醒觉,到20世纪50年代被卷入“胡风案”中对黑格尔认识论的再认识,[9]直到在世人眼中早已功成名就,足以退隐而安享晚年的90年代,他仍在积极思考,由反思激进主义而进入对“五四”的重新认识,即便冒着被批判为“倒退”“落后”的风险,也绝不放弃对真理的探求,为此而从不惜否定自身的错误认知——哪怕那是曾被自己奉为圭臬的“规律”;也从不畏否定权威、领袖——哪怕身败名裂,困于囚牢数十载。
晚年的王元化喜欢引用黑格尔的话:“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构成理念的内容和意义的,乃是整个展开的过程。(《小逻辑》“概念论”)”[10]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在信仰光照下孜孜不倦于探索真理的历程,几度大起大落,历尽艰辛终无悔。他在《九十年代日记》中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我无法避开生活的苦恼,一九五五年的政治运动,精神的受伤;六十年代初撰写文心柬释时突然旧疾(静脉周围炎)复发,右眼失明,只得辍笔;‘文化大革命’再一次被隔离,心因性疾病再一次袭击了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治处境好转,平反在望,可是张可突然中风了;晚年又因另一种不幸,使我不断咀嚼痛苦,我是希望家庭幸福的……命运使我一生坎坷,不是政治打击,就是痛苦的折磨,幸而都过去了,可是又失去了生活的宁静……我要忍受命运的颠簸,像《旧约》中的约伯一样……”[11]《圣经》中为了信仰屡遭磨难考验和历练的约伯,或者说,就像俄罗斯思想家舍斯托夫笔下“以头撞墙”的精神探求者,这无疑是王元化一生追寻真理的最佳写照。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12期
【注释】
[1]胡晓明:《王元化画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2]李辉:《王元化谈基督教家庭与清华学风》,载《博览群书》2000年第2期。(www.xing528.com)
[3]参见夏中义:《王元化思想—学术襟怀解读》,载《上海文学》2004年第2期。
[4]王元化:《关于鲁迅研究的若干设想》,转引自张梦阳:《王元化对鲁迅和鲁迅研究的反思——〈中国鲁迅学百年史〉断片》,载《书屋》2010年第9期。
[5]王元化:《人物·书话·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6]王元化:《九十年代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7]王元化:《九十年代日记》,第85页。
[8]王元化:《思辨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9]王元化:《沉思与反思》,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10]胡晓明:《王元化画传》,第202页。
[11]王元化:《九十年代日记》,第28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