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扩展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对话

扩展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对话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1]元化先生虽然广交学界朋友,但并不拉帮结派,他多次表示,在学术上他既不加入“合作社”,也不参加“互助组”,宁愿单干到底。元化先生还自己创办刊物,将学界也是中国学术的成果介绍到国外,同时提供一个国内外学界共同交流的平台。

扩展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对话

从元化先生的书信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学术交往是频繁的,许多国外学者、境外华人学者、国内著名学者以及不出名、未出名的青年学人,都与他有着学术的联系。如日本的冈村繁、兴膳宏、户田浩晓、小尾郊一、伊藤正文等,海外及台港澳学者杜维明余英时、成中英、林毓生、汪荣祖、王润华、王更生、饶宗颐等,大陆的如季羡林、汤一介、张光年、李锐、黎澍、吴敬琏、萧萐父、徐迟、张汝伦、许纪霖、摩罗、吴洪森,等等,更不用说他平日在家里接待过的诸多学界朋友和青年学人了。1988年我刚从华东师大毕业到暨南大学工作,就承担了元化先生给我的任务,协助饶芃子教授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那一次会上,我才知道元化先生与那么多的国际学者有着交往,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瑞典等国的汉学家都出席了会议。其实,早在1984年,元化先生在复旦大学就召开了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研讨会,当时他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日本代表团归国后又给《文心雕龙》学会和元化先生致了感谢信。元化先生在69岁至75岁的几年,几乎每年都出国参加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如赴荷兰、比利时参加第53届国际笔会(1989年),赴美国夏威夷参加东西方文化中心召开的关于中国文化与社会的研讨会(1991年),赴哈佛大学参加“文化中国:诠释与传播”国际研讨会(1992年),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当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国家、社会、个人”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年),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文明冲突与文化中国”国际研讨会(1995年),等等。[30]与国内外学者的交往与对话,使元化先生的学术研究始终持有一种国际视野,同时也激发了他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热情与意志。

与林毓生在关于“五四”问题上的对话最能显示出元化先生的学术勇气与襟怀。他对林毓生评价“五四”的观点明确表示不赞同,并有理有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这并不影响他与林毓生之间的学术交往与友谊。他的与人辩论,并不是要与人一争短长,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他在阅读朱一新《无邪堂答问》时就专门摘抄了这样的话:“世儒但以博学为贵,思辨之功不讲久矣。善乎陆桴亭之以思辨名其书也。辨,谓辨之于己,非谓与人争胜。”[31]元化先生虽然广交学界朋友,但并不拉帮结派,他多次表示,在学术上他既不加入“合作社”,也不参加“互助组”,宁愿单干到底。

元化先生还自己创办刊物,将学界也是中国学术的成果介绍到国外,同时提供一个国内外学界共同交流的平台。他还在上海出版社主持了“海外汉学丛书”,将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汉学成果引进国内来,这些都是他之所以能取得一流学术成就的重要途径之一。

元化先生不愧是国内一流的学术大师,在中国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学术史上他树立了一杆新的标识,他的学术经验与学术道路给我们诸多的启示,我这篇小文只不过是刚触摸到他巍峨的学术群山的一角。我只希望此文能对当下学界以有益的启发,同时也以此文祭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原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注释】

[1]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见《王元化集》(第三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2]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见《王元化集》(第三卷),第329—330页。

[3]蒋述卓:《识佳文于未振——郭绍虞与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的写作》,载《书林》1988年第7期。

[4]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8页。

[5]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八说释义小引》,见《王元化集》(第四卷),第81—82页。

[6]同上,第82页。

[7]王元化:《人文精神二十一世纪的对话》,见《清园近作集》,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8]王元化:《〈无邪堂答问〉摘抄》,见《清园近作集》,第116页。

[9]同上,第104页。

[10]参见王元化:《记我的三次反思历程》,见《清园近作集》,第10—22页。

[11]王元化:《读黑格尔的思想历程》,见《王元化集》(第六卷),第468页。

[12]同上,第468—469页。

[13]王元化:《记我的三次反思历程》,见《清园近作集》,第21页。(www.xing528.com)

[14]王元化:《读黑格尔的思想历程》,见《王元化集》(第六卷),第471页。

[15]王元化:《论传统与反传统——为“五四”精神一辩》,见《清园论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43页。

[16]王元化:《对五四的思考》,见《王元化集》(第六卷),第341—342页。

[17]同上,第342页。

[18]王元化:《致林焕平》,见《王元化集》(第九卷),第364页。

[19]钱谷融:《谈王元化》,见《散淡人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20]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见《王元化集》(第四卷),第325页。

[21]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见《王元化集》(第四卷),第325页。

[22]钱仲联:《〈文心雕龙创作论〉读后偶见》,载《文学遗产》1980年第3期。

[23]蒋孔阳:《翻译与研究的结合——读王元化译〈文学风格论〉》,见钱钢编:《一切诚念终将相遇——解读王元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24]汪荣祖:《史学九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8—192页。

[25]王元化:《关于鲁迅研究的一些设想》,见《文学沉思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26]参见王元化:《和鲁迅研究者谈话》,见《王元化集》(第六卷),第437页。

[27]汪荣祖:《史学九章》,第59页。

[28]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见《王元化集》(第四卷),第327页。

[29]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初版后记》,见《王元化集》(第四卷),第320页。

[30]参见《王元化学术年表》,见《庆祝王元化教授八十岁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王元化:《〈无邪堂答问摘抄〉》,见《清园近作集》,第1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