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标的才胆识力:论王元化成果

高标的才胆识力:论王元化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黑格尔给过他精神的动力,也给他带来了锋利的思维并产生出诸多的成果。他对境外学者否定“五四”的偏激态度也不能苟同,并反对把文化传统看作是命定无法摆脱或突破的消极观点。“五四时期开始流行的这四种观点,在互相对立学派的人物身上,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发现,而随着时间的进展,它们对于我国文化建设越来越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高标的才胆识力:论王元化成果

元化先生在学术上推崇有创造,有个性,实践着“独行不惧”的原则,他在摘抄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一书时,还专门摘抄到朱汪师生间关于学术个性问答的话,其间就涉及如何做到“独行不惧”与“人须有我在”“不随人转移”的问题。[9]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创作论》就很有个性,他不追求庞大完善的体系,反而用附录将一些未能谈尽但又可给人启发的问题置于篇末,一些中西对照的比较研究文章也以附录的方式加入,创造出一种既有时代气息又有学术传统可因的新篇制。元化先生的独立之思表现在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他自己所总结过的三次反思既能表明他思想上的心路历程,也能反映出他在学术思想上的独立判断。[10]

对黑格尔的反思以及对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探讨,是元化先生最显著的思辨成果之一。从对黑格尔的研读中,他曾经发表过《论知性的分析方法》那样的得意之作。读黑格尔给过他精神的动力,也给他带来了锋利的思维并产生出诸多的成果。但到了90年代,他却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多方的质疑,如他对黑格尔关于“抽象的普遍性”与“具体的普遍性”进行反思,“我认为黑格尔在总念的普遍性问题上,没有能够摆脱给他带来局限的同一哲学的影响。知性的普遍性固然不可取,但以为总念的普遍性可以将特殊性与个体性一举包括在自身之内,却是一种空想。它在逻辑上虽然可能,但在事实上却做不到”[11]。他还由此考察了卢梭的“公意”“众意”和“私意”三个范畴,认为卢梭本来设想公意才是意志的总念,可以超越私意和众意,并通过它来体现全体公众的权利和利益,“可是没有料到竟流为乌托邦的空想,并且逐渐演变为独裁制度的依据”[12]。元化先生自己说到,他当时提出的这个判断,当时“并没有借助别人的看法”,也“不知道海外的有关著作是否谈过这些问题”,[13]完全是他自己思辨的结果。元化先生还对黑格尔关于逻辑和历史一致性的哲学开展了反思,认为“从历史的发展中固然可以推考出某些逻辑性规律,但这些规律只是近似的、不完全的。历史和逻辑并不是同一的,后者并不能代替前者。黑格尔哲学往往使人过分相信逻辑推理,这就会产生以逻辑推理代替历史的实证研究”[14]。他由此还进入对学术新传统即所谓“以论带史”的反思,认为这种只从概念与逻辑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从历史出发的研究方法往往会使人陷入迷误。元化先生的这种反思对学术研究是有震撼性的启发的。曾几何时,学界盛行“以论带史”的研究法,有的著作甚至还专门以黑格尔“正—反—合”的逻辑方法去构想中国的哲学、文学、史学的发展体系,自然就会发生许多的偏差。我过去也曾做过这种傻事,在清理“文气论”的发展线索时,也企图用这种“正—反—合”的方法去体现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最终我发现我得出的结论是很经不起推敲的,那篇文章也被我放弃了。元化先生对“五四”传统与精神的反思更能体现他的高超胆识,对于当时盛行的“‘五四’启蒙运动的中断是由于救亡运动”的说法,他明确表示反对,“因为启蒙夭折的原因,应该从当时的启蒙思想本身去寻找,而不能仅仅归之于外铄。照我看,‘五四’启蒙运动的中断是在于当时启蒙思想家(包括马克思主义者)的幼稚和理论上的不成熟。他们错误地把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个性解放、人的觉醒、自我意识、人性、人道主义等都斥为和马克思主义势如水火、绝不相容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15]。他对境外学者否定“五四”的偏激态度也不能苟同,并反对把文化传统看作是命定无法摆脱或突破的消极观点。他还对人们常沿用的“五四”精神是民主与科学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探索,认为民主与科学这两个概念虽然在当时提出来了,也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认同,但对其理解还是十分肤浅,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以至今天还需补课。而“五四”真正的思想成就主要在个性解放方面,“五四”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它在个性解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值得我们近代思想史大书特书的”。[16]他还反思了“五四”时期的四种有负面影响的观点,一是庸俗进化论观点,二是激进主义,三是功利主义,四是意图伦理。“五四时期开始流行的这四种观点,在互相对立学派的人物身上,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发现,而随着时间的进展,它们对于我国文化建设越来越带来了不良的影响。”[17](www.xing528.com)

元化先生之所以能有这些特立独行的思想,一来自他的勇敢和真诚;二来自他的独立人格,“为学不做媚时语”是元化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标杆;三也来自他对学术问题的反复含玩与不断探求。从元化先生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某一问题的探讨往往经历数年,有的文章数次修改,直达到满意为止。元化先生给我硕士时的导师林焕平先生的信中曾提到,拟为我写一条幅,内容是集熊十力语,即“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谨存阙疑,触处求解”[18]。后来我拿到的只有前八个字,可见先生对学术探讨的严谨与雍容的态度,故他的好友钱谷融评价他是“既英锐而沉潜,既激烈而又雍容”[19]。元化先生的学术真诚与沉潜往复还体现在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在不断反思中推进新思想新问题的产生,这对于我们目前的浮躁、虚假学风以及意气用事的争辩与自恋风气是一面镜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