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农村畜禽养殖进程加快规模化与生态化治理

内蒙古农村畜禽养殖进程加快规模化与生态化治理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生态家庭牧场建设,促进散养户向规模化生产方向转变,对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场要强制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养殖比重,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合理的制度是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破坏防治的保障。

内蒙古农村畜禽养殖进程加快规模化与生态化治理

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生态家庭牧场建设,促进散养户向规模化生产方向转变,对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场要强制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养殖比重,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发展养殖业,重点在肉牛肉羊现代化养殖上实现突破。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中南部禁牧休牧区,以原野、草都、太极、神龙、绿田园等企业为龙头,发展肉牛、肉驴、肉羊产业,推动农牧结合、秸秆转化、过腹还田,实现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北部草畜平衡区,以内蒙古小尾羊等企业为龙头,以家庭农牧场、合作社为补充,发挥天然草原、地标品牌优势,打造高端养殖产业。

推进生态型畜牧养殖工作,将生态种养、生态循环、农牧结合等工作视为畜牧养殖的重点内容,并积极参与国家畜牧粪污转化项目,通过粪污资源的转化与利用工作,积极引进相关配套的废物处理技术与设备设施是关键。生态农牧循环与养殖,应以标准化、示范创建性地展开国家畜牧业示范活动,从生态资源保护与畜牧业的整体发展上提升畜牧业水平。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还应同时兼顾综合治理、畜牧废弃物的源头减排、循环应用与种养结合等方式,通过建立与地域特色结合的生态畜牧园区、标准化的养殖场、生态畜牧业养殖示范基地等。注重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管理,积极推动畜牧业的动物防疫和检疫监督工作,规范重大动物检疫执行标准,将其落实到养殖、屠宰与流通的各项环节中。与当地质监管理部门联合进行专项整治工作,保证畜牧业产品质量[1]

在规模化养殖业发展中,政府和领导人员一定要给予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政策支持,要为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良好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应该提供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人员,让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防治科学有序地进行,政府的大力支持能为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治理保驾护航[2]。合理的制度是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破坏防治的保障。根据不同地区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同问题,应及时建立起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破坏防治体制,并且以此为依据进行防治制度的制定,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治规模化养殖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www.xing528.com)

【注释】

[1]刘富娟.驻马店市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J].畜禽业,2019(9):62.

[2]杜静萍,申杰.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2019,(24):63-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