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风湿病图谱:抗Sm抗体和抗U1RNP抗体检测方法

中国风湿病图谱:抗Sm抗体和抗U1RNP抗体检测方法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Sm抗体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经治疗后SLE的诊断有很大帮助。抗RNP抗体是抗u1-RNP的简称,25%~50%的SLE患者抗相对分子质量68 000抗体阳性,应用ELISA法检测时这一比例可达85%。北京协和医院开展临床检测以来,几乎没有发现仅有抗Sm抗体阳性而抗U1RNP抗体阴性的血清标本,如出现上述结果一定要重复检查,以避免检验错误。抗Sm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是目前公认的SLE的血清标记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为20%~40%。

中国风湿病图谱:抗Sm抗体和抗U1RNP抗体检测方法

抗Sm抗体以首例患者的名字(Smith)命名,其生化特性是不含DNA的酸性糖蛋白。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显示,它是核内小核糖体蛋白,含有除u3RNA外的所有u族RNA。抗Sm抗体(图4-4)主要在SLE中出现,至今仍被视为SLE的标志性抗体。目前通常采用免疫双扩散法及免疫印迹检测抗Sm抗体,其在SLE中阳性率为20%~30%,使用ELISA法可使敏感性提高10%、且特异性不受影响。抗Sm抗体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经治疗后SLE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抗U1RNP抗体以抗核内核糖蛋白(nRNP)得名,其抗原决定簇与U1RNA结合的相对分子质量68 000、30 000(A)、22 000(C)的蛋白多肽上,其中抗相对分子质量68 000抗体更为特异。抗RNP抗体是抗u1-RNP的简称,25%~50%的SLE患者抗相对分子质量68 000抗体阳性,应用ELISA法检测时这一比例可达85%。此抗体可见于多种结缔组织病,常与双手指肿胀、雷诺现象、肌炎、指端硬化等临床特点相关。它是区分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的重要指标。

抗Sm抗体和抗U1RNP抗体常并存。北京协和医院开展临床检测以来,几乎没有发现仅有抗Sm抗体阳性而抗U1RNP抗体阴性的血清标本,如出现上述结果一定要重复检查,以避免检验错误。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Sm和n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颗粒)中的不同抗原位点,其中的RNA富含尿嘧啶核苷(U1、U2、U4~U6)。Sm含有U1、U2、U4~U6,而nRNP仅含UL。

【病例4-4】图4-4为粗颗粒型抗Sm抗体的荧光染色(HEp-2细胞,FITC染色,×200)。

粗颗粒型抗Sm/nRNP抗体荧光染色模型,分裂间期细胞核核浆常呈粗颗粒型荧光染色,有时也出现中等到细颗粒荧光染色,核仁为阴性,细胞质为阴性;分裂期细胞的浓缩染色体部位为阴性,而外周区几乎为均质的、光滑的荧光染色。(www.xing528.com)

抗Sm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是目前公认的SLE的血清标记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为20%~40%。高效价抗U1-nRNP抗体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特征(95%~100%),也可见于SLE、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但一般抗体滴度较低。

图4-4 抗Sm抗体荧光染色

图片提供者:李永哲(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