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来造访的头痛症状及类型|大脑纪事

常来造访的头痛症状及类型|大脑纪事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生活中,有惊无险的头痛占大多数,较常见的有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其他较少见的为颈源性头痛,血管源性头痛、继发性头痛等。多在头痛前数小时或数天出现。前者又可细分为发作不频繁和频发的紧张型头痛两种。慢性紧张型头痛以预防性用药为主。因此型头痛的特点是头痛发作似成群而来,表现为一连串密集的头痛发作,所以称它为丛集性或群发性头痛。但也有人否定,因头痛发作时并未见脑血流量增加,仍在正常范围。

常来造访的头痛症状及类型|大脑纪事

头痛很常见,类型也很多。有的头痛有惊无险,有的头痛吉少凶多。在生活中,有惊无险的头痛占大多数,较常见的有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其他较少见的为颈源性头痛,血管源性头痛、继发性头痛等。

1.偏头痛

偏头痛是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成年女性易发,尤其是生育期内更多。

偏头痛有两个内涵:一是指多为偏于一侧的头痛,二是指它为特殊类型的头痛,是血管运动神经失调所致。真正典型的偏头痛有三个特点,即突然发作,一侧头部剧痛,头痛可用药物或自动缓解并不留后遗症,常可复发并有无痛的间歇期,但长短不一。

曾经有人将偏头痛的发作分为四个阶段,即头痛前期、头痛期、头痛末期和头痛后期,但其实际意义并不大且难量化。也有人将它分为特发性(原发性)偏头痛(指原因不明者)和症状性偏头痛(指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者)。总之,其分类尚未趋于一致,其发病机制仍然不甚了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神经内分泌的失调,体内疼痛物质,即神经肽(缓激肽、五羟色胺、组织胺等)使颅内外血管收缩、扩张的结果。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其病人之间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且同一位病人在每一次发作的表现亦有差别。但偏头痛的发作大致有以下的历程:

(1)多数病人有前驱症状,如精神异常、抑郁不安、困倦迟钝等。多在头痛前数小时或数天出现。可有畏光、怕吵、口干、怕冷、尿多等异常表现。部分病人感觉烦恼、不适。

(2)疼痛多为单侧、搏动性,或开始时双侧、持续性,后为单侧、阵发性、搏动性。

(3)疼痛高峰期疼痛加剧,痛区扩大且伴发恶心、呕吐等消化症状,严重者有腹痛、腹泻。并有出汗、寒冷或发热、脸部潮红或苍白,眼眶周围、脸部局限性水肿等植物神经症状。

(4)精神方面可见情绪不稳、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安表现。可持续1~2天。

偏头痛的治疗可分预防控制性和急性发作性的治疗,但都以药物为主,且用药应个体化。一定要考虑到病人头痛发作的频度、程度、伴随症状、对药物的耐受和全身状况。应该明白,目前对偏头痛急性发作的药物治疗尚无固定的模式。临床上对下列药物可适当选择。

·非甾族抗炎药 临床证实,口服非甾族抗炎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托芬那酸等,对急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

·麦角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麦角胺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有一定作用,但相对于舒马曲坦、异美汀、非甾族抗炎药等,副作用较多。皮下注射去氢麦角胺相对安全,副作用少。急性发作时也可用去氢麦角胺鼻腔喷雾。

·阿片类止痛药物很少应用,因可产生药物依赖。

·曲坦类 常用,包括那拉曲坦、利扎曲坦、舒马曲坦、佐米曲坦等,都较安全、有效。对中、重度的偏头痛急性发作者皆可应用,或口服,或皮下注射,或鼻腔喷雾均可。

·其他 如止吐药物。巴比妥类药物等已极少用,地塞米松尚在试用中。

对于预防控制性治疗原则,则(1)要慎重,不宜滥用;(2)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3)选准药物,持续服药2~6个月。出现疗效后再续用2~3个月;(4)防止过度用药,常与病人沟通;(5)选择药物时,医生要全面考虑,个体治疗。

2.紧张性头痛

紧张型头痛是依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分类而命名的。在以前此型头痛曾称肌收缩性头痛、心因性头痛和应激性头痛等。为何要改为紧张型头痛?不太了解其详情,或许认为此型的头痛与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有关,或许症状发作时,常感颈项部有紧压感、头周有紧束感有关。(www.xing528.com)

尽管此型头痛的发病机制仍不太清楚,但其两个特征值得我们深思。一是发病率高,尤其在青年人群中(20~40岁)的头痛,有2/3以上都属此型头痛,而他们正处于求学、工作繁忙紧张的时期,严酷的现实或许催化了此型头痛的发生。二是发作性紧张型头痛多在高学历中的白领人士中发生,这或许与他们的文字案头操作、长期僵固于一个姿势有关。总之,这里要提醒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中该多关注劳逸结合、动静和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的稳定。这或许会让你远离紧张型头痛。

紧张型头痛可分为发作性紧张型头痛和慢性紧张型头痛。前者又可细分为发作不频繁和频发的紧张型头痛两种。两者区别的要点在于发作的次数,不频发指每月平均发作少于1天,每年不足12天;频发则每月发作1~12天,每年发作12-180天。但实际统计却常令患者为难。临床上很难细分而多以发作性紧张型头痛与慢性紧张型头痛来处理,也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对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治疗,常用的是非甾族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咖啡因具有加强抗炎药物的止痛效果。对此型的预防性用药,只有在发作较频、持续时间较长、疼痛程度重的情况下,可给予阿米替林或其他三环类抗抑郁药。若发作少、程度轻、止痛剂效果佳,则可不用预防性用药。

慢性紧张型头痛以预防性用药为主。其药物的选择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的效果便很不错。当然,也可选择其他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去甲替林等。抗炎药物对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止痛效果不理想,只起暂时缓解作用。

至于应用超声、电刺激、按摩等方法来作预防性治疗效果尚未肯定,但可试用。关于肌肉注射肉毒杆菌素,有的认为效果不错,但仍须实践总结。

3.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又称簇集性头痛、群发性头痛、组织胺性头痛等,是一种特殊型的偏头痛。因此型头痛的特点是头痛发作似成群而来,表现为一连串密集的头痛发作,所以称它为丛集性或群发性头痛。

此型头痛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是因颅外血管的扩张或颅内动脉或分支的扩张而致头痛,属血管性头痛。但也有人否定,因头痛发作时并未见脑血流量增加,仍在正常范围。亦有人认为与饮酒、口服硝酸甘油、用组织胺等有关。还有人认为与内分泌变化和胆碱能神经活动增加等因素有关,但都未得到确切的证实。故其发痛机理依然不甚了了。

此型头痛以男性多见,男性中又以青壮年多见。丛集性头痛的发作特点有:

(1)痛起急骤,悄然而来常无先兆。3~15分钟疼痛达高峰。

(2)疼痛剧烈,突然袭击,似炸裂状钻痛,因剧痛而坐卧不安而来回踱步。疼痛为非搏动性。

(3)痛位:开始于颞前、眶部或脸部、耳前,多为一侧疼痛,部位较恒定。

(4)发作周期性:85%以上的患者都有周期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在0.5~2小时,多在1小时左右。发作频度是一周一次或一周数次。发作时间多在夜晚入睡后至次晨,常在睡梦中痛醒。因痛的干扰,常令患者对睡眠有恐惧感。

(5)发作的历程:由群集发作,剧烈疼痛起,常可持续4~8周,然后慢慢缓解,转化成慢性丛集性头痛而持续1~2年。

(6)伴随症状:主要是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结合膜充血、流泪、鼻塞、脸颊潮红、多汗、颞浅动脉怒张、脸部皮温增高等均或可出现。

对此型头痛的处理,应从预防和治疗两方面入手。有此型头痛发作倾向的人,平时应戒酒,少吃巧克力和少喝牛奶,生活小环境尽力达到舒适温馨。可在疼痛来临时,用手压迫颞动脉。平时尽量少用硝酸甘油和组织胺,以免惹来头痛。

在发作期的治疗,多选用吸入性药物比口服药物作用快,如麦角胺气雾剂,吸入纯氧,利多卡因液滴注鼻腔,甲氧氟烷滴到手巾或餐巾纸上(10滴左右),然后贴近鼻孔吸入止痛等,均对止痛有效。

在预防性治疗用药上,较常用的有强的松、锂盐、美西麦角和麦角胺等。此外,硝苯地平、尼莫地平、麦角新碱、吲哚美辛(消炎痛)、赛庚啶等,也有一定疗效,可适当择用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