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承认,自有人类以来,可能就有癌症发生。只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识别罢了。人类癌症的确切起源至今难以确定,但经过考查,大致可追溯到公元3000多年前。根据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系埃及考古学教授罗萨莉·大卫及其同事对数百例约在3000年前的古埃及和南美的木乃伊进行的研究,结果像大海捞针一般,意外地发现了一例直肠癌。经考证,这位木乃伊直肠癌患者,原本生活在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200年~前400年)。直肠癌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可看出它没有经过任何治疗,也可证明当时对它毫无认识。一直到17世纪,才有了乳腺癌治疗的报道。18世纪(1771年)才出现第一篇由英国约翰希尔撰写的关于“鼻咽癌”的学术报告。1775年发现了阴囊癌,1832年发现了霍奇金氏病。
然而,从历史材料看,临床上对癌症的认识,可能并不始于大卫在木乃伊群中发现的那一例直肠癌。
还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希波格拉底就曾根据病人的症状提出人类可得肿瘤,即一种多余的赘生物。他把这种赘生物又分为无害的与有害的两种。可见当时对癌肿已有初步的识别。尽管说对癌(Cancer,源于拉丁文Tantrun)的命名为时较晚,存在认识与命名的时间差,但也该承认,希波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里,对癌症便有所顿悟。(www.xing528.com)
到了公元200年左右,即相当于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克劳迪斯·盖伦则把肿瘤分成:自然肿瘤,如乳腺肿大;超自然肿瘤,如伤后修复性肿块(疤痕疙瘩、蝦足肿);反自然肿瘤,类似今日的癌症。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一分类并不科学、完整,但其历史作用则应该肯定。
在中国,对于癌症的认识也非一片空白。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便有了“筋瘤”、“肠瘤”等记载。在繁杂的历史文献中,也常见有关肿瘤的命名和描述的内容,有肿疡、瘿瘤、恶疮、瘤、岩、癌等10多种称呼,可见,中国人对癌肿的悟性,并不比西方人逊色。其中最值得回顾的是《国礼天官》中的记录:“疡医专管医治肿瘤、肿疡、金创、骨折等。”肿疡即指肿瘤而不分良性与恶性。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癌症病例最早出现于汉文帝时,而“癌”字第一次出现于12世纪初(北宋晚期)的《卫济宝书》中。中医对“癌”亦有自己的见解,认为癌症的发生与风、寒、暑、湿、燥、火等干扰失控有关,很有些现代的认为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有关相吻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