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是人体面积最大、生长最快、交替最频的毛发。生活中,许多人都以拥有一头茂密生长的黑发而沾沾自喜,也有人因自己的头发稀稀拉拉、零零落落而愁眉苦脸。其实,稀疏也罢,凋零也罢,它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生理因素,只要不是病态,就不必过分自卑烦恼、自怨自艾。
应该承认,每个人的头发都会正常有序地脱落交替吐故纳新,只是每天脱落多与少的差别,而没有脱落与不脱的鸿沟。正常的人,天天会掉头发,这是自然规律,生理现象,并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脱发的速度和数量也会逐渐增快增多。正所谓水涨船高,与时俱进。到了不惑之年后,由于毛孔的老化,脱发速度更会加快。它先由前额开始,渐向后伸延扩展至顶部,然后向四面并进,“中央”伸延至“地方”,逐渐形成头顶中央荒漠化,颞枕周边仍“绿葱”的景观。到了花甲之后,则边缘的“绿区”也经不住岁月的干扰而逐渐凋疏,形成民间戏称的“教授头”。记得文革时,有人在会上批判几位光头教授时,曾经用污辱的语言说他们这些“老九”是为了表现高人一等,竟对着镜子拔出一个光头秃顶来。其实,这是对知识分子攻击的言辞,纯属无中生有。
真正的秃顶是人工拔不出来的,而是一种脱发现象。
脱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与年龄、环境和遗传有关外,还与如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大,接触放射线,隐、显性疾病干扰,服用药物,内分泌失调等有联系。其中尤以男性内分泌失调和皮脂腺分泌旺盛最为常见。
大约有1/4的男人,从青年时代起便有隐性秃头的苗头,但因为头发生长旺盛,长胜于掉而掩盖了脱发的现象。35岁以后,有2/3的男人出现脱发趋势且有量的明显变化,浓密不再而逐渐稀疏,头顶荒漠化。人到半百则好景不在,“中央”与“地方”泾渭分明,头顶明亮。花甲之后,则沙漠化进一步向外缘扩大,“草木”不生,一目了然,呈现一个光亮平滑、荒凉凋落的老年头。
这是典型的油脂性脱发的进程。其原因是男性的雄性激素在恶作剧。具体说来就是睾酮衍生物中的二氢睾酮在作怪。
男性睾丸可分泌睾酮,而睾酮可衍生出二氢睾酮。其中大约有5%的睾酮会被一种叫5-α还原酶的催化剂转化成二氢睾酮。虽然二氢睾酮的量极少但能量很大,它可作用于前列腺,致使前列腺肥大。若作用于头皮,则二氢睾酮和雄性受体结合而使毛囊萎缩。毛囊如树根,毛囊萎缩,则毛囊周期变短,正在生长的头发则因缺乏营养物而发育不佳,生长受限越来越细,形成先天不足的头发。先天的缺陷导致头发很易折断,弱不禁风,终至稀疏直至消逝,最后脱落成仅剩屈指可数的短小“绒毛”,点缀在无际的“戈壁”上。(www.xing528.com)
男人的秃头便成了一道难于喜欢又不忍舍弃的顶上风景。
秃头虽算不上是一种病,但毕竟是一种缺憾,一种损失。起码脱了发的男人没有了炫耀秀发的资格,也没有了对大脑柔性的物质保护。当然,时下一些表演艺术家钟情于和尚的光头,在台上台下闪出人造的个人光亮,借以迷痴自己的粉丝,那又另当别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喜欢男人秃头。
脱发谢顶虽不是做了丑事,但也常引起不少女性的不快。曾经读到过一篇短文,说有一个八卦调查,征询女网友最不能容忍男人的缺陷是什么?其中列出有“矮个、秃顶、龅牙、啤酒肚”等几个选项。结果曝了冷门,秃顶名列前茅。弄得啼笑皆非。
当然,也不能过分责怪女性。其实,对男性谢顶者的歧视自古有之。《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灌灌也。”这里描写的是人砍伐森林、牛羊啃吃草木,把原本葱葱的原野生态变成了一片不毛之地。而“濯灌牛山”后来便成为用来戏谑他人秃头无发的成语。
其实正常脱发不是病,不必以发多发少来取人。至于有人说秃顶是聪明、智慧的标志,或者说早早光头的男人多好色。这些偏见多无科学的依据,皆可一笑而待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