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岁月的考验和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虽然我们对老年痴呆症的病理变化有了重要发现并比较明确地理解了其发展历程,但并不能说明就胜利在望。其实,对战胜这一疾病,还患病老人于健康,真还任重道远,路遥山高。
面对老年痴呆症,我们遭遇的是两座大山。
一是人口老龄化。 目前,全球老龄人正在不断增多,有的国家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0%,如中国每100人中就有14位超过60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预测,未来5年65岁及以上人数将在人数历史上首次超过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中国老龄人口上升速度尤为惊人。例如,法国65岁以上人口从7%占比上升至14%花了115年时间,瑞典花了85年,而中国只花了27年。据了解,中国的老龄人数已占世界首位。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内地有1.85亿60岁及以上老人,65岁及以上老人达到1.23亿,占总人数的9.1%,规模超过欧洲老人的总和。专家预计中国老龄人口数将在2050年达到3.3亿。“十二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
二是人口的老龄化后带来的难于回避的严峻问题,即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老龄疾患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与病同眠共枕。预计到2015年,将有4000万老人部分失去自理能力,在各种常见的慢性病中,度过残余的岁月,而其中就包括阿尔茨海默症的侵袭纠缠。
老年痴呆症虽可发生于50岁以前,但通常还是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龄人。年岁越高,发病率也越高。据统计,65~75岁的人群中,每百人中约有10人患上痴呆症;80岁以上的老人,20%~30%患上痴呆症。老年痴呆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之后的老年人生命的杀手。老年痴呆症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沉重压力,如下图所示。如果阿尔茨海默先生有知,想必他也不会料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以他命名的疾病,会有如此严峻的社会后果。
目前,除了上述的很难遏阻的洪流似的病源和防治手段的疲软外,对降低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治疗,虽充满希望但存在不少新问题、新困惑未能迎刃而解,因而尚未在临床上出现良好的效果。尽管这一疗法位居主流,也有药物问世,但依然没有到达让人欣喜的程度。其中主要的瓶颈在于药物干预的时间和对象难于确定,而确定干预时间和对象的前提在于确定诊断,即超早期的确诊,并不是件易事。(www.xing528.com)
众所周知,阿尔茨海默症的发展病程可分三个阶段,即症状出现之前的潜伏期、轻度认知能力损伤期(MCI)和痴呆期。而潜伏期往往十分隐蔽,很有耐性,常常“卧底”长达20年后,才会出现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直到这时,临床医生才会警惕站在面前的可能是一位长期“卧薪尝胆”的病人。然而,遗憾的是,淀粉样斑块早在临床症状认知障碍出现的10~20年前就已经存在,因此可能积蓄了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素于斑块内。此时即使使用药物降低β淀粉样蛋白水平也可能如隔靴抓痒般无济于事。
全球老年痴呆症所付代价
重大疾病成本代价比较
另外,就是药物应用的时间和周期尚无理想的界定。2010年,芬兰的科学家们曾用抗β淀粉样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化学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虽然证明脑内的斑块含量降低了约25%,但此后的一年半内,科学家们发现认知功能并没有得到改善,而是继续衰退。这一意外的结果,使研究人员联想到,也许是18个月的试验周期太短?或许是减少仅25%的斑块分量不够而功亏一篑?抑或是单一应用单克隆抗体无法识别那些最具神经毒素的β淀粉样蛋白,显得功力不足?是耶?非耶?都还得在继续实践中寻找答案。而这一交卷的时间,目前看来似乎还在遥遥无期。
在预防性治疗的时间上,理应选择在发病的最初期。只可惜我们长期接触治疗的患者,都是姗姗来迟的晚期即痴呆期病人,因而事倍功半,劳民伤财也便在意料之中了。谈及最适合的药物治疗对象,专家认为是那些携带早老蛋白I、Ⅱ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突变的人群。然而人海茫茫,从分子水平上去筛选出上述入选人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现阶段能够量力而行的,恐怕还是充分认识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前阶段和早期的人文关怀比较合适中国国情。它是看得见的医学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