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似乎一直都浮沉在是非的漩涡中。
在源远流长的中医长河里,王清任虽然在“活血化瘀”辨证施治中提出过真知灼见,丰富了中医宝库,但无论怎么评价,也难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并驾齐驱、众望所归。后来,又由于《医林改错》的是是非非,把他对“髓海说”的充实和贡献冲淡了不少。应该说,王清任敢在一望无涯深不可测的“髓海”中试水,其探索的精神是可喜可嘉的。
所谓“髓海”,就是现代人称呼的“大脑”。大脑是一最为神奇神秘的器官,因此,尽管“髓海”一说已有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起至今,跨度几千年,但一直极少人间津,对大脑望而却步,让大脑孤寂沉睡于颅中。中途除了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外,上下五千年,大脑这个“奇恒之府”长期冷冷清清,不似人们对“心”那么顶礼膜拜,热闹非凡。直至18世纪中叶,才有人出来说了一些“脑”话,对“髓海”有了一些研究和认识。这个发言人便是王清任。
当时的王清任对“髓海说”,发表了以下的新知:
一、他认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他在《医林改错》中,专为“髓海说”撰写了一章。从现代解剖生理学的思维脉络肯定了大脑对生命的主导,指出大脑“生灵机、贮记性”,“灵机记性在脑”。从而动摇否定了“心主神志”的偏见伪说。
二、他阐述了“脑髓”的由来,诠释了“脑与脊髓”的解剖生理联系。他说“灵机记性在脑,是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髓’者,名曰‘髓海’。其上之骨,名日天灵盖”。这些解释,以今天的认识去衡量,当然算不上尽善尽美,但在封闭的清朝中期能有这样对脑的清新的剖析,也算难能可贵了。(www.xing528.com)
三、他比较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脑与眼、耳、鼻等五官的解剖、功能的联系。他认为“两耳通脑,所听之音归脑”;“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尽管他所描述的大脑与五官的互动联系,在今天看来写得不够缜密细致,但确与现代的研究认识相吻合而非毫无根据。
四、王清任初步观察了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过程与智能的变化。在他的著作中,有这些记载:“看小儿初生时,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囟门渐长,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
王清任还阐述了脑髓对人的智力功能的影响和大脑在人生中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无疑对此后的中国医学界开启了研究大脑之门,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对王清任来说,不管他在《医林改错》有这错、那错,但在研究神奇的大脑方面,仍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先行者。
王清任是一代名医,也是一位凡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