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登山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登山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登山运动中,经常容易发生擦伤、肌肉挫伤、拉伤、扭伤等运动损伤。下面主要介绍登山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由于致伤力的大小和作用性质不同,可引起肌肉、肌腱部分纤维断裂、完全断裂或微细损伤的积累。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保护内脏、支持和运动功能。搬运转送不当,轻者延误治疗,重者使伤情、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使现场抢救工作前功尽弃。

登山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在登山运动中,经常容易发生擦伤、肌肉挫伤、拉伤、扭伤等运动损伤。下面主要介绍登山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一)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1.常见分类

(1)挫伤

挫伤是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部而引起的急性闭合性损伤。例如,在登山过程中滑倒,猛坐在地面上,发生局部和深层组织的挫伤。最常见的挫伤部位是大腿和小腿,头和躯干部位的挫伤可合并脑和内脏器官的损伤。

(2)肌肉肌腱拉伤

由于肌肉主动地猛烈收缩,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能力,或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特有的伸展程度,均可引起肌肉拉伤。由于致伤力的大小和作用性质不同,可引起肌肉、肌腱部分纤维断裂、完全断裂或微细损伤的积累。除肌肉本身的拉伤外,常可同时合并肌肉周围的辅助结构,如筋膜、腱鞘和滑囊的损伤。

(3)关节韧带扭伤

由间接外力所致,即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而造成的,轻者发生韧带部分纤维的断裂,重者则韧带纤维完全断裂,引起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

(4)滑囊炎

滑囊是结缔组织构成的密封小囊,囊内有少量滑液,多位于关节附近,介于肌肉或肌腱附着处与骨隆起之间,可以减轻肌肉、肌腱与骨之间的摩擦,因受到外力的直接撞击,使囊壁受到损伤而发生急性滑囊炎,或因局部活动过多,囊壁受到反复磨损而发生慢性损伤。

2.处理方法

(1)限制活动期

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并休息。较轻的挫伤可外敷一号新伤药或安福消肿膏,疼痛较重者可内服止痛剂。股四头肌和腓肠肌挫伤时,应注意严密观察,若出血较多,肿胀不断发展或肿胀影响血液循环时,应将伤员送医院手术治疗,取出血块,结扎出血的血管

(2)恢复活动期

受伤24~48小时后,肿胀已开始消退,可拆除包扎进行温热疗法或理疗、按摩。在伤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伤肢的功能锻炼,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股四头肌挫伤时,当病情稳定伤员可以控制股四头肌收缩时,才可开始做膝关节屈伸活动,先做伸膝练习,屈膝练习宜晚些,不可操之过急。当膝关节能屈伸至90度,走路不用拐杖时,可视为此期治疗结束的标志。

(3)功能恢复期

逐渐增加抗阻力练习和一些身体非碰撞性项目的练习,并配合按摩和理疗,直至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二)开放性损伤

1.擦伤

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肤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

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洗净创口,周围用70%酒精棉球消毒,创口上涂抹红汞或紫药水,待干即可,不需包扎,但面部擦伤最好不用紫药水涂抹。关节附近的擦伤也不宜使用暴露疗法,以免皮肤干裂而影响关节运动。

创口内若有煤渣、细沙等异物,要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干净,必要时要用硬毛小刷子将异物刷去。创口处可用过氧化氢、创口周围皮肤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或撒上消炎粉,再用消毒敷料覆盖。(www.xing528.com)

2.撕裂伤

撕裂伤多发生于头部,尤以额部和面部较多见,伤口裂开,边缘呈锯齿状,参差不齐,伤口较污秽并容易感染。若撕裂伤口小,经止血、消毒处理后,可用粘膏黏合;伤口较大则需缝合,必要时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3.刺伤和割伤

登山中被树枝或石头碰到造成刺伤或割伤,其处理方法基本上与撕裂伤相同,可先以直接施压的方式止血,伤口处放一块清洁能吸水的布,以手压紧,通常会在一两分钟内止血。若血流不止,可将受伤的地方高举超过心脏,以降低伤口的血压,遏阻流血。伤口若血流不止,应先压住伤口离心脏最近的加压止血点(能测量到脉搏的部位),待一分钟后若未止血再予以紧压。凡被不洁物致伤且创口小而深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三)骨折

人体骨骼由颅骨脊柱骨盆、四肢骨构成,共有206块。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保护内脏、支持和运动功能。骨骼是坚硬的,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外力不足以引起骨折,但是当外力过猛时,如从高处跌下,肌肉拉力过大时常导致骨折。常见的有投掷物体不当导致肱骨骨折,突然跪倒发生髌骨骨折等。

1.骨折的种类

按外伤的情况,通常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类。

(1)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的皮肤没有损伤,折断的骨头在皮肤组织内不与外界相通,也就是说骨折并不露在外边,看不到折断的骨头,局部常可观察到形状改变。

(2)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局部皮肤破裂损伤,折断的骨头与外界空气接触,也就是说骨折露在外边,能见到折断的骨头。

2.骨折的一般急救原则

首先要处理全身出现的严重情况:对昏迷的伤员,要保持呼吸通畅,最好仰卧位,注意清理呼吸道,以免发生呼吸障碍。要防治休克,及时正确地采取固定、止血、止痛等措施。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预防中暑,对骨折处理原则有以下几点。

(1)限制活动

限制患处的活动,就能避免因运动而使残损继续加剧。限制活动的方法是使用夹板将骨折部位固定住。现场若无夹板,可就地取材,如选用木棒、竹板、竹片、手杖、硬纸板等。使用夹板前,在夹板接触的肢体上要放上棉花或布类垫好。捆绑时,一般先将骨折处固定,再固定上下两个关节。

四肢固定要露出手指、脚趾尖,便于观察血液循环,如出现手指、脚趾苍白、发凉、麻木、青紫等现象时,说明固定太紧,应放松绷带,重新固定。固定后,伤肢要保暖。

(2)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如果属开放性骨折,在固定前,局部要先做无菌处理,用消毒液冲洗,用消毒纱布盖好,然后再用夹板固定,不要将已暴露在外边的骨头还纳进去。

(3)转送

经过处理后,将伤员用担架平稳轻巧地转送到医院。转送工作做得正确及时,不但能使伤员迅速得到较全面的检查、治疗,同时还能减少在这个过程中病情的加重和变化。搬运转送不当,轻者延误治疗,重者使伤情、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使现场抢救工作前功尽弃。所以,决不要低估了搬运转送的意义。

转送伤员时,要根据伤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动方法和搬运工具。在搀扶伤员时,动作要轻、敏捷、一致。对腰部、骨盆处骨折的伤员要选择平整的硬担架,在抬送中,尽量减少振动,以免增加伤员的痛苦。由2~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向后,足部向前,这样后面抬担架的人,可以随时观察病人的变化。抬担架人行动要一致,平稳前进。向高处抬时(如过台阶、过桥),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以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下台阶时相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