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山健身中身体经常出现各种不适状况,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是病理性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症处理。
(一)极点
登山运动的时间较长,运动强度较大,在运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极点现象。一般在运动开始不久,常常出现一种很难受的感觉,这些感觉往往表现为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不愿意再继续运动下去,但过一段时间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身体重新变得轻松自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极点”现象。
1.极点产生的原因
开始运动后不久,由于心、肺等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往往会造成氧气供应不足,进而产生大量的乳酸堆积在血液中,造成呼吸循环系统机能失调,呼吸急促、心率急速增加……这些机能失调的强烈刺激传入大脑,引起神经系统的暂时紊乱,使动作迟缓、不愿再运动下去等。极点主要是由于身体各系统无法满足剧烈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生理性反应。
2.处理办法
当出现极点时,不要惊慌,这是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的表现。此时应适当减缓运动速度,注意加深呼吸,继续坚持运动,随着内脏机能的改善,氧供应增加,极点会逐渐缓解和消失,身体会自我感觉轻松自如起来。
(二)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指某一部位肌肉不由自主地突然性强直收缩,且变得异常坚硬,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登山时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和脚底屈踝肌和屈趾肌,最易发生肌肉痉挛的部位是脚、小腿和大腿。
1.发生的原因
一般来讲,肌肉痉挛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寒冷的刺激。在冬季,剧烈运动后肌肉快速连续性收缩,导致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协调交替平衡遭到破坏,特别在局部肌肉处于疲劳时,更易发生肌肉痉挛。登山时出汗较多,山里的风较大,如果在休息时不注意保暖,极有可能引发肌肉抽筋现象。二是运动中大量出汗,导致身体电解质丢失太多,也易发生肌肉痉挛。三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直腿伸膝绷脚尖时,很易出现小腿腓肠肌痉挛,这就是肌肉未活动开的表现。
2.预防和处理办法
根据肌肉痉挛发生的原因,登山者应注意运动中身体的保暖,不要让身体剧烈运动后直接受凉,如洗冷水澡,出汗后受风,在休息时身体未有效保暖。在登山运动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出汗较多时,可考虑补充盐水。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
在发生肌肉痉挛时,应立即对痉挛部位肌肉进行牵引。根据不同部位的肌肉痉挛,采取不同的牵引方式。脚痉挛时,应向脚背方向搬动脚掌,反关节扳压脚趾,用力按压涌泉穴。小腿痉挛时,应将脚尖向膝盖方向反压,敲击小腿肚,用力捏脚跟处的筋腱,按摩小腿肌肉,用力按压足三里穴。大腿痉挛时,应将腿抬起,伸直,用力反关节按压膝盖,交替敲击大腿两侧的肌肉。
(三)中暑
中暑是登山中最常见的一种风险,以其波及人群面广、发生概率高著称。中暑的引发原因可能与高温环境下运动、衣着不当、缺水、疲劳过度、持续活动时间过长、睡眠不好、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
1.中暑的分类
中暑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深度中暑,每种中暑的表现均不相同。先兆中暑的症状是头晕、头痛、口渴、多汗、恶心、四肢无力、脉搏加快等;轻度中暑的症状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深度中暑通常以病症为表现形式,大致分如下几类。
(1)热痉挛症:大量出汗、口渴,引发肌肉痉挛。
(2)日射症:直接在太阳底下暴晒,引起脑细胞受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3)热衰竭症:大量出汗使水分和盐分过多丢失,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
(4)热射症:高温下,体力消耗太多造成高热(直肠温度超过41℃)和神志障碍。
2.中暑的预防
中暑虽说容易发生,但预防中暑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会有效规避。
(1)合理安排登山时间,早出发,避开在正午炎热的时间(通常在14:00前后)行动。
(2)登山前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带着不好的心情或者很大的工作压力参加登山活动。
(3)穿着排汗效果好的登山服装。烈日下登山途中,佩戴帽子,适当进行头部遮阳。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及时把帽子去掉,以利于短时散热。
(4)行进途中长时间的休息,休息点要选择能避开烈日暴晒及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休息的时候要卸下背包,解开衣袖与领口纽扣,挽高腿裤,快速散热。
(5)注意行走节奏,避免过度疲劳。行走途中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适当配搭一些含丰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3.处理办法
如果确实遭遇了中暑,也不要慌张,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一定会转危为安。
(1)迅速给患者解开衣服,通过物理降温(扇风、冷水浸泡后的毛巾冷敷面额等)使其脱离高温环境。
(2)给患者及时补充水分,饮用清凉饮料或者电解质饮料。
(3)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在头部脉搏、动脉处(如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4)待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后,建议停止活动,必要时由专人陪同,及时送往医院。
(四)水疱
脚起水疱不算大伤,几乎所有登山者都遇到过,原因很简单,登山是靠脚走路的。走路的方法不对或者鞋子有问题,脚就会起水疱,所以它的发生概率很大。
1.产生原因
脚起水疱主要是由于脚与鞋之间的挤压、摩擦与潮湿、相对的高温。登山时由于运动摩擦易引起脚底或脚外侧出现水疱,运动中因出汗而潮湿的足底摩擦力增大,更易引起水疱。另外,虽然水疱不是高温引起的烫伤,但如果皮肤温度增高,产生水疱的速度就会加快。
2.水疱的预防
(1)应当购买适宜徒步登山的鞋,不要以旅游鞋随便凑合。
(2)新鞋买回家,应在城市试穿一段时间再到野外登山用,目的是为了更合脚。
(3)穿户外袜子,能够减少脚与鞋之间的摩擦,并缓解疼痛。
(4)使用滑石粉、痱子粉或防汗喷雾剂,有助于保持脚部的干爽,减少摩擦。
(5)如果脚常起水疱,那么可以在登山前,在经常起水疱的部位事先贴上胶布或垫上软垫。
(6)当徒步行走时,只要发现脚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就该停下检查或休息,避免持续摩擦后加剧水疱的变化。
3.处理办法
(1)不要轻易弄破水疱的表皮,弄破不但会使疼痛加重,而且易感染。
(2)起水疱后,要立即贴上水疱贴。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做一个。在创可贴的中央剪出一个和水疱大小及形状相同的洞,套贴在水疱上,如此垫平水疱四周,然后再在水疱及剪孔的创可贴面上再封上一层创可贴,这样就能让水疱不再受摩擦了。
(3)如果水疱已经弄破,形成开放性创伤,那就要进行消毒、包扎,并垫上清洁的软布。
(4)较大的水疱所带来的痛楚可能无法忍受,那就把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以缓解水疱所构成的压力。标准的做法是:首先用医用酒精洗净患处,再用一根烧红后冷却的钢针在水疱的边缘位置剌一小孔,轻轻把水疱内的液体挤出,然后涂上消毒药水或软膏,最后用胶布或敷料把伤口遮盖起来。应注意的是,切忌剪去起水疱处的皮肤。时间久了后,水疱中的液体会被肌肤慢慢吸干。大部分的水疱会在1~2周内被完全吸收。新的皮肤长出后,旧的皮肤会自动脱落,一般无须特别护理就能自行痊愈。
(五)晒伤
进行登山等较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务必要注意防哂。皮肤在过量的紫外线下暴露,会造成皮下的微血管扩张,把较多的血液带到皮肤表面,皮肤因而发红、变热。户外阳光强烈时,应尽量避免在无遮拦的道路上行走。活动之前根据天气情况、海拔高度涂抹适当倍数的防哂霜。装备上可以穿着防紫外线的衣服,戴上太阳帽、墨镜、头巾等。
晒伤的处理办法有以下几种。
(1)使用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可缓解轻度至中度晒伤的红肿、痒痛。
(2)湿敷或用布包住冰块敷在受伤的皮肤上,可缓解疼痛,但不能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3)使用温和的香皂彻底地清洗干净晒伤的部位后,涂上滋润皮肤的乳液。
(4)可使用新鲜芦荟,直接涂在患部,帮助伤口复原。
(5)可撒上爽身粉,减少睡觉时被褥与皮肤的摩擦。
(六)运动中腹痛
在跑步、登山甚至快速行走等运动后不久,有些人就会感觉腹痛,即运动中腹痛。运动中腹痛的发生部位不固定,一般进食后运动疼痛会发生在上腹部或中部。
1.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由于饮食不合理、呼吸方法不当、准备活动不充分等原因,运动初期都很容易发生运动中腹痛,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常有以下几种。
(1)饮食不当。运动前吃得过饱或饮水过多,食物对胃产生刺激,运动时引起牵拉痛或胀痛。空腹进行体育锻炼,胃酸对胃的刺激也容易引起疼痛。对这种原因引起的腹痛,要合理安排膳食,运动前别吃得太饱,也不要饿着肚子锻炼,不吃冷饮、难以消化的食物及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及冷饮,且饭后1~2小时才可参加剧烈运动。
(2)冷的刺激。在锻炼前,喝冷水过多或天冷吸入冷空气过多,由于冷的刺激,会造成胃痉挛而引起腹痛。预防这种腹痛要做到天热时少喝冷水(冷饮),天冷时要用鼻呼吸,尽量避免寒冷对胃肠的刺激。
(3)水分、盐分的缺失。在夏季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时,由于大量水分、盐分丢失,易造成体内代谢失调,加上疲劳,可引起腹直肌痉挛性疼痛,运动中及时补充盐水是预防的关键。
(4)呼吸节奏紊乱。在运动量较大时,运动本身破坏了原有的有节奏的呼吸,使吸氧量下降,进而导致呼吸肌疲劳、膈肌疲劳后减弱了它对肝脏的按摩作用,最终导致肝脏瘀血肿胀而引起腹痛。对于这类腹痛,关键是调整呼吸节奏,合理分配体力,避免呼吸肌疲劳。
(5)准备活动不充分。在准备活动不充分时,身体由静止状态骤然转为剧烈运动状态,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可能会使腹部感到疼痛不舒服。同时,若开始运动时运动强度过大,内脏器官功能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水平,心脏对肝脏的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肝脾淤血肿胀,产生牵扯性疼痛。预防这类运动性腹痛,关键是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使内脏器官适应随后的运动。
2.处理办法
运动中出现腹痛不要惊慌,应当立即减慢步伐,减小运动强度,多进行深呼吸,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另外,可用手按压腹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腹痛可以减轻或消失。如果用上述方法后,腹痛仍不减轻并有所加重,应立即停止运动,去医院治疗,以免发生其他危险。因为腹痛不单是运动不当引起,还有可能是内脏器官病变及其他内科疾病发生。因而,要迅速准确地做出鉴别,停止运动,去医院检查。
(七)运动后发寒与失温(www.xing528.com)
在医学上,失温是指人体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身体丧失过多热量后体温逐渐降低,生理机能随之减弱,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死亡的症状。简单来说,失温就是身体产热和保暖的能力长时间小于散热的能力,而导致体温越来越低的现象。在寒冷且刮大风的山上,天黑降温后仍穿着湿的内衣,服装又不够保暖,人躺下后不再运动,身体产热低于散热,就能导致失温。
运动后发寒,即平日所说的“打寒战”(发抖),是轻微失温的前兆。当体温低于35℃时,就已经开始失温了。开始时,失温的症状表现为人体剧烈颤抖,怕冷,运动失调,口齿不清,麻木;然后严重一些,表现为基本不能有效使用手脚,不再颤抖,迷茫淡漠,不再感觉寒冷;在失温后期,症状为肢体僵硬,心脏功能衰弱,瞳孔放大,直至死亡。
表10-1 人体体温变化及相应症状对照表
注:此表中所列的温度是以37℃为人体的正常体温,如果有些人的正常体温本身就偏低,则要区别对待。
1.产生原因及预防
失温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身体产热和保暖的能力与散热的速度。身体保暖的能力关键看所穿的衣服,尤其是贴身的衣服是否潮湿。散热的速度一是看外界气温是否寒冷,二是看风是否大。风大时,流动的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这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更低。因此穿着湿衣物、暴露在寒风中,会使得体温过度降低(即失温)的风险大大提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风的存在,30℃以下的体温都能导致身体失温。
针对失温产生的原因,预防方法主要从冷、风、湿三方面入手。一个简单防止失温的说法是:冷、风、湿最多接受两项,即不要让寒冷、大风和湿衣服三者同时出现。在寒冷、大风天气,要注意保暖,及时更换湿衣服,尤其是雨雪天气,不要穿着湿衣服继续行进或休息。
2.处理办法
失温一旦发生,要科学地处理。处理办法不科学,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1)使患者脱离低温恶劣环境,保持一定体力,停止登山活动或者紧急扎营。
(2)及时脱下寒湿衣物,更换干的保暖衣物。
(3)帮助患者不断进食热水、含糖的高热量食物。
(4)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多鼓励,和他不断交谈,关注其身体、意识的变化。
(5)严重者则需要用40℃温水浸泡或用施救者体温等方法使其回温,同时尽早将其送往医院。切记不可给患者喝酒,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失温或冻伤的部位切不可用力摩擦或擦拭,因为这极易因机械用力造成受伤部位的二次损伤。
(八)冻伤
人体的手指、脚趾、耳鼻、脸部等突出身体的部位,在寒冷环境下极易发生冻伤。如果体温持续下降,血液循环就会停止,冻伤也就产生了。冻伤是指细胞之间的体液冻结,冻伤后细胞内液体的化学比例失衡,细胞内的液体就会流出来。冻伤分为表层冻伤和深度冻伤。
1.表层冻伤及其处理办法
表层冻伤大多发生在脸、鼻、耳、手等部位,如不及时加以救治,则会转化成深度冻伤。发生表层冻伤部位的皮肤苍白、刺痛、触感如蜡,且开始发硬,但皮肤的深层组织还比较柔软。患者会感觉疼痛,冻伤部位发冷、麻木。
表层冻伤的处理办法如下。
(1)将冻伤部位放到身体温暖的地方,同时加以恒定的压力。
(2)不要搓揉冻伤部位,以免损伤冻伤的皮肤。
(3)如患者感觉非常疼痛,可服用镇痛消炎药。
(4)防止冻伤面积扩大。
2.深度冻伤及其处理办法
深度冻伤多发生于手、脚、臀部、腿部,深度冻伤会导致身体组织受损,更严重的症状则需要截去整个冻伤部位。深度冻伤的皮肤呈现苍白、刺痛、触感如蜡,皮肤发硬,深层组织也发硬;关节活动困难,甚至无法活动;冻伤部位有痛感,且会逐渐麻木并失去知觉。解冻过程中,冻伤部位剧烈疼痛。深度冻伤的处理办法有如下几项。
(1)检查是否有体温过低症状,如发现体温过低,需要立即救治,否则会危及生命,先不要给冻伤部位解冻。
(2)不要搓揉冻伤部位。
(3)防止健康部位受冻。
(4)如伤处已解冻,则需要防止再次受冻,且不要负重。
(5)让患者多喝水。
(6)如有可能,适当服用镇痛消炎药。
(7)只有在保证不会再次受冻,且在无菌环境下,才可帮助患者解冻。
(8)请尽快送医院救治。
3.冻伤的预防
冻伤最有效应对措施是预防,避免冻伤的措施有如下几项。
(1)注意身体的保暖,穿着合适的保暖衣物。在寒冷环境下,如有可能,最好戴并指手套。衣物的穿着要宽松一些,以防血管受到压迫而影响血液循环。
(2)不要穿太多层的袜子,靴子不要绑得太紧,确保脚部血液循环畅通。留意靴子的衬垫(内靴)是否有冰冻和膨胀现象,防止影响脚部血液循环。如果靴子的质地较硬,特别要注意保护脚部,防止脚部肿胀而影响血液循环。
(3)时常活动脚趾和手指,确保血液循环畅通。
(4)不要用裸露在外的皮肤接触冰冷的金属以及挥发性的液体(如酒精、汽油等),以防身体的热量被传导出去,进而导致皮肤冻伤。
(5)时常观察同伴的脸部、手部和耳鼻,检查是否有表层皮肤组织冻伤。
(6)在寒冷环境下,避免吸烟、饮食咖啡因。
(九)运动后呕吐
运动后呕吐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运动后呕吐一般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运动量过大;二是肠胃等内脏患有内科疾病。运动中出现呕吐等症状时,要马上减缓步伐,减小运动量。运动后呕吐比较容易预防,应避免过饱或空腹运动,运动量不要过大,运动强度要逐渐增大。若减小运动量后,症状持续存在,则需警惕溃疡病、急性胰腺炎等内科疾病。
(十)运动后头痛
剧烈运动后,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现象,且常伴随脸色苍白、肢体无力、出汗过多、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
运动时头痛的原因主要是运动量过大。剧烈运动时血液循环极快,若运动完就停下来休息,大量的血液无法立即回流到心脏,造成心脏暂时性的缺血,此时大脑就会因心脏供血不足而出现头疼、恶心等症状,因此剧烈运动后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现象。具体说来以下几种情况更容易引起运动后头痛。
一是缺乏锻炼者从事剧烈运动。平时缺乏锻炼,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水平不能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引起机体缺氧等,易发生运动后头痛。
二是体内能量不足而坚持锻炼。体内热量不足、血糖含量较低时参加运动,也容易引起头痛。因此,人在饥饿状态下参加长时间的锻炼,容易出现头晕、无力、出汗等症状。
运动后头痛预防的方法是:平时加强身体锻炼;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整理运动,做好运动后的放松;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休息;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在进行长时间运动前和运动中,要及时补充能量。
(十一)运动后不出汗(闭汗症)
有些人运动三四十分钟后,身体仍然不怎么出汗,但皮肤表面很热,这种情况可能是闭汗症。闭汗症导致体内的汗液无法排出,进而造成体温调节失衡。在炎热的夏季,闭汗症可加大中暑的概率。
登山时,若感觉身体灼热,脸色发红,但不出汗,应立即停止运动,否则很容易产生胸闷、头晕的症状,此时应当喝些冰水、用凉毛巾敷在额头,让体内温度降下来。闭汗症往往不是运动导致的,因此建议及时就医。
(十二)延迟性肌肉酸痛
在进行完一次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后,或间隔较长时间未运动而重新开始运动,常出现运动后肌肉酸痛的现象。由于这种酸痛不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刻产生,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这种现象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状表现为肌肉疼痛、酸胀、身体僵硬、肌肉收缩和放松能力下降等,一般由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造成。
长久不运动后再次运动,出现肌肉酸痛是正常现象。减轻和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对酸痛肌肉部位进行热敷。热敷会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加快肌纤维及结缔组织损伤的修复,缓解肌肉酸痛,加快肌肉恢复。二是针对酸痛部位做伸展练习。可以对酸痛局部进行静力牵引,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重复进行几次,有利于缓解肌肉酸痛。三是对酸痛部位进行按摩。按摩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肌肉酸痛,并且可促进肌肉部位血液循环,加快损伤修复和肌肉的恢复。四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加速受损结缔组织的修复,减轻和缓解酸痛。
(十三)高山病
世界各地、高山、高原地区气压低,氧气分布稀薄,这是登山引起高山病的原因。高山病最典型的症状有头痛、失眠、倦怠、恶心、咳嗽等。高山病基本在海拔超过3000米后出现,也有在海拔2500米出现反应的人,几乎所有人在4000米都无一例外地出现高山病,这个高度是在尼泊尔或中国西藏高原旅行时经历的高度。4000米是个坎,被称为“魔鬼高度”。
1.预防办法
对高山病不可轻视,但也不必大惊小怪。重要的是做好心理准备,不惧怕,不轻视,只有经过高山病,才能最终适应。
(1)以身心健康的状态登山。虽然不能保证身强力壮的人不得高山病,但让身体不好的人在高原上一下子强壮起来是绝对不可能的,特别要注意不能感冒。
(2)摄入充足的水分。在高山处,有意识地摄入水分至关重要,可以保障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
(3)勿使大脑受凉,要注意头部保暖。
(4)饮食控制在“六分饱”。适应高度的过程中要控制饮食,吃得太饱,血液为了消化都集中到胃肠内,大脑就会供血不足。另外,必须控制烟酒。
2.处理办法
(1)下山。高山病症状严重的,应立即下山。重症高山病会再现肺水肿、脑水肿、血栓等症状,有不少高山病患者一夜之间死亡的例子,忍耐力强的人尤其要注意,出现症状马上下山。
(2)吸氧。有氧气时,可以吸氧,但是只靠氧气无法预防高山病,高山病还与身体承受的气压的能力有关。
(3)药物。头疼不要忍耐,可以吃止痛药。乙酰唑胺用于预防、处置均有效。关于用法、用量,一般认为摄入大量水分的同时服用250毫克为宜。此药服用后有副作用,感觉手脚或嘴唇发麻。乙酰唑胺是利尿剂,服用后会出现尿频的症状,要多摄入水分,以利于排尿。
(4)高压氧舱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物理升压缓解高山病,但最终还是要立即撤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