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前景分析:好德歌沁的整理与价值

未来前景分析:好德歌沁的整理与价值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德歌沁”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上述诸多因素特点以外,还与所在地域位置和民族风格、社会环境等有关。区域文化的时空距离被彻底缩短、克服、打破,“好德歌沁”也同样处在这样的传播状态里。“好德歌沁”队伍消失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后继传承人严重缺乏。这就导致“好德歌沁”在群众中的信仰逐渐坍塌,舞蹈表演的市场在不断缩小。

未来前景分析:好德歌沁的整理与价值

“好德歌沁”是孕育于赤峰市敖汉旗厚厚的黄土之下,成长在老哈河畔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民间歌舞。它那涩哑的长调、神秘的舞姿,穿越300多年岁月的时空,成为这片区域上空不散的灵魂。

时间进展到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好德歌沁”这一古老而又绝无仅有民间艺术,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它的发展前景和未来会是怎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蒙古族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好德歌沁”是蒙古族民间艺术中集诸多文艺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视为“蒙古族戏剧的起源”“弥足珍贵的蒙古族民间艺术瑰宝”。已由自治区有关部门上报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好德歌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广泛的社会基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正是这种混合性的古老艺术形式,对中国民族戏曲歌舞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它在演出形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是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堪称“戏曲活化石”,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宗族结构、民风民俗和农牧结合地区政治、经济等均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好德歌沁”沉淀积累了蒙古族从古至今各个阶段的文化和艺术,也包括戏曲艺术,从而在剧目、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比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在萨力巴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好德歌沁”原始粗犷的风格和文化形态保留得比较完整,同时还有很多流传久远的面具也得以保存下来,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另外,作为民间草根文化的代表,由于民间祭祀和法事等表演需要,“好德歌沁”往往并无职业班底,也没有登大雅之堂的艺术改造,故而很少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现今还保留着原始、古朴风貌。因此,“好德歌沁”对于研究蒙古族歌舞戏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新春伊始,请来“好德歌沁”,歌舞喜悦之中,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幸福,驱走了邪恶灾祸,使人们对实现新一年的美好愿望更加充满信心。“好德歌沁”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上述诸多因素特点以外,还与所在地域位置和民族风格、社会环境等有关。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民间文化已经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乡村内部,文化设施越来越健全,娱乐文化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城乡之间,道路畅通,交通便利,来往交流不绝。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媒体工具,使得各种文化信息在人与人之间飞来飞去,缩短了文化传播的周期。当外来文化以立体式、多渠道、多层次纵横交错的传播形式,频繁地作用于这个社会的时候,各民族文化相互接触、了解、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区域文化的时空距离被彻底缩短、克服、打破,“好德歌沁”也同样处在这样的传播状态里。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变革,电视文化和流行性艺术在广大农村牧区生活中占据优势,外来娱乐文化对传统的蒙古族民间歌舞“好德歌沁”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使得绵延了几百年的“好德歌沁”正处在不断流失之中;一批卓越有成就的表演艺人相继去世,传承人日渐减少,为数不多的著名艺人传授徒弟的活动也得不到很好实现;又因“好德歌沁”本身,对演员自身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还由于经费不足,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等等,使得“好德歌沁”面临失传的危机。现在,已经有好多类似的其他民间文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消亡了。显然,“好德歌沁”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将很难生存下来,一个民族特有的歌舞艺术形式将会消失。

“好德歌沁”作为民间艺术,基本上没有文字、没有曲谱、没有图像,只是靠传承人来直接传承。民间艺人是这一艺术形式最直接的创造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最热情的传播者。他们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该类艺术形式的发展、流传和演变。那么,他们的生存现状到底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有的艺人放弃了自己的技艺才能?据调查发现,传承人大部分生活困难,难免让他们心灰意冷,没心思教别人。社会现实,让他们对技艺的传承和将来缺少信心。

笔者和李福山谈到“好德歌沁”的未来和发展前景时,老艺人不无担忧地说:“‘好德歌沁’的未来和前景不容乐观。‘文革’以后,活跃在萨力巴乡境内共有四支‘好德歌沁’队伍:查干素都有一支,安家胡同有一支,乌兰召武振全有一支,再加上我们村里这一支。而现在只剩下乌兰召村这一支了,其余的三支‘好德歌沁’团队早就自消自灭了。”

“好德歌沁”队伍消失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后继传承人严重缺乏。乌兰召村原来是纯蒙古族居住的牧区村落,现在变成了蒙汉族(还有回族满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杂居,以农耕为主的农牧结合区。其中汉族人口占80%左右,蒙古族人口不到20%。汉语成为人们交流的第一语言蒙古语退居第二位。年轻一代的蒙古族村民,多数都在城市或外地读书或打工,多数人已经不会用蒙古语交流,不会写蒙古文字了。即使有个别的蒙古族青年还懂得蒙古语,但他们中间能歌善舞,喜爱“好德歌沁”的人少之又少,已是凤毛麟角了。老一代艺人,因体力不支,逐渐离开艺术舞台。如果没有年青一代的继承和发展,“好德歌沁”这一蒙古族民间歌舞就面临后继无人的严重问题。

第二,艺术的发展空间正在萎缩。以前乌兰召的蒙古族群众,大多都信奉萨满教佛教(喇嘛教),信奉神灵和因果报应。大家都把“好德歌沁”里的人物当神仙崇拜,家里有事或遇到不解的难题,都要“请”“好德歌沁”来化解。现在,随着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科学法律的普及,多数人已经不再信奉神灵。有的人家虽然“请”“好德歌沁”,但更多是为了红火、热闹或入乡随俗而为之。这就导致“好德歌沁”在群众中的信仰逐渐坍塌,舞蹈表演的市场在不断缩小。很难意料,若干年后,“好德歌沁”这一蒙古族民间艺术瑰宝,是否还有表演的空间?

第三,艺人待遇低下,前途渺茫。“好德歌沁”之所以传承几百年,关键在于有一大批热爱蒙古族民间艺术、热爱歌舞、热爱“好德歌沁”的艺人,在奉献自己的才华和艺术。艺人们用元宵节前后的农闲时间,在附近村落表演“好德歌沁”,同时得到户主的一些赏赐和酬谢,用以补贴家用。在当前市场经济影响和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演出得到的赏赐和酬谢,不足以弥补演出费用和补贴家用,因此,好多艺人的演出积极性不高。就连李福山这个年龄(1954年出生)的人,现在出去打工,每天还能挣150~180元。有的艺人外出打工,甚至春节都不回家。现在组织一次成功的演出确实很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好德歌沁”为代表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间,面临着危机。其危机主要在于:

一、“好德歌沁”本身所具有的迷信色彩,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使得它的地位逐渐衰落。

二、实用性不再。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好德歌沁”不仅是一种具有原始宗教性质的歌舞,早期有祈求安宁的实用价值,而且能满足人们当时的精神需求。然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好德歌沁”渐渐失去往日的作用,节日、祭祀等场合也很少需要。

三、艺人和观众数量萎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等等,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在城市务工、定居,而不愿意待在家乡学习古老的戏曲,表演者和观众的数目都在萎缩。

“好德歌沁”将历史、民俗、宗教和原始戏剧融为一体,使得它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在研究价值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如今主要流传于敖汉旗的乌兰召一带乡间,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拥有着众多的娱乐项目,导致如今愿意观看“好德歌沁”演出的人寥寥无几,“好德歌沁”传承岌岌可危。因此我们更要加大对这一民俗文化的支持与关注,切不能让它泯灭于当下,成为一段冰冷的历史!

造成民间艺术以及“好德歌沁”的发展困难和前景不佳的原因,除了以上分析的因素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政府职能部门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好德歌沁”的文化产业市场并未有效开发,社会各界对于“好德歌沁”的关注不够,文化宣传部门对它的研究后置。“好德歌沁”艺人们没有薪资劳酬,对演出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足。

第二,“好德歌沁”表演艺人年龄不断增高,且继承者的数量很少,导致“好德歌沁”无法有效发展壮大。在艺人们的意识观念中,认为“好德歌沁”的发展前景不佳,无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好多人不愿意做此项工作。现在对“好德歌沁”的保护和继承的关键问题是缺少资金和继承人。

如果没有演出环境,没有生活保障,哪个愿意做“好德歌沁”的后继人?哪个愿意投身于此?

现在民间文化保护有了一个轮廓:有法律保护——《非遗法》,确定了一批传承人,也有了一些资金支持。

非遗保护的意义。第一,非遗是民族民间文化、文学艺术的历史凝结,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二,非遗保护是我们重新定位和认识自我的一个基础;第三,非遗保护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体现;第四,非遗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文化根脉。(www.xing528.com)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文件和措施,但都挡不住非物质文化遗产衰败的势头。我们的“非遗”正遭受第二轮破坏,主要原因有:

第一,申遗时,带着政绩需求,目的不纯。申遗成功了,政绩提升了,“非遗”就被扔在一边了。

第二,虽然给传承人发补助,但很多时候,发到艺人们手里的钱不多。

第三,“非遗”成为省级、国家级保护对象之后,有了知名度,就有企业来开发。一开发,一复制,就改变了非遗的面貌和性质。

第四,没有学术界专家支持,这是非常严重的原因。

第五,城镇化的影响,这是最致命的。有一个调查,最近这十年,全国每天约有90个村落消失,这既包括传统村落,也包括自然村。我们历史文化的根在村落里,我们的“非遗”绝大部分也在村落里,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也都在村落里,如果村落消失的话,这些都不存在,就无所依附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些村落消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城镇化。比如说,我们这个村落里有种特殊的音乐或舞蹈,只有我们这个村落有。例如,“好德歌沁”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全国只是在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唯一存在,如果村落消失,这个舞蹈艺术也就没了。这不是说有几个会音乐和舞蹈的人在,就能传承下去,而是这个村落里的人都喜欢这一种舞蹈艺术。有这样一个文化土壤、文化空间,才有这一文化艺术存在的可能。总体来说,民间文化一方面在稀薄化,大量减少;另一方面,它变得流动,越来越不确定。

笔者认为,应该对“好德歌沁”采取以下方面的保护措施:

一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是“好德歌沁”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有助于人们形成依法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在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该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利益及私人利益。

二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对“好德歌沁”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避免“一刀切”的保护方式。充分尊重“好德歌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及变化规律,并结合其生存能力等客观因素进行保护。要实行“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两种方式。静态保护是指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博物馆、展览馆的方式,将现存的唱词、服饰、面具及唱法等内容进行保存。针对即将消失的“好德歌沁”进行调查与保护是继承的重要基础。还要建档立案,做好有计划的保护。

三是加大“好德歌沁”的宣传力度,营造“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要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以及文化科技下乡、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等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开展对“好德歌沁”保护的宣传、展示和交流活动,提高公众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氛围。要积极推动“非遗”进学校,把“好德歌沁”传承给青少年一代,并纳入校本课程教学内容。

四是加大对“好德歌沁”的扶持力度,夯实“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力和物质基础。一方面要加强保护队伍建设,抽调、招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员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根据对“好德歌沁”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标准,并将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保障“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加大对“好德歌沁”的规划力度,提高“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性。针对目前“好德歌沁”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加快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带徒传艺制度、传承奖励制度、加以政策扶持,为传承人提供优惠的传承条件和保障,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激励更多人才积极参与“好德歌沁”保护工作的动力。

造成“好德歌沁”的动力前景不佳,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当今的市场需求脱节。现在人们生活改变了,审美观也在改变,于是在选择过程中就把它丢弃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传统的民间艺术“好德歌沁”与市场潮流相融合,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在市场上找准位子。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基金,用来改善民间艺人目前的生活窘况,给民间艺人一定的物质待遇,才能使他们理直气壮、充满信心地成为“好德歌沁”的传承人和保护人。还应该成立一个公益基金帮助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传统民间艺术的传人,有艺术传承的主动性和文化自觉性,传统民间艺术才有可能以艺术的方式继续生存下去。

新中国成立以来,敖汉旗委和政府对“好德歌沁”这一民族艺术十分重视,多次责成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挖掘整理,使这朵民族艺术之花更加光灿夺目。在此期间,曾组织“好德歌沁”民间艺人,先后四次到呼和浩特市、海拉尔、通辽等地做了汇报演出,受到文化主管部门和民族艺术研究部门的奖励和表彰。

从1985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等几级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共同对“好德歌沁”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较为齐全的资料。1994年9月,“好德歌沁”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中,对“好德歌沁”做了系统的记录;《戏曲志——民歌集》里也分别把“好德歌沁”作为“剧种”和“歌种”收入卷内。

为了抢救“好德歌沁”这一弥足珍贵的民间文艺,赤峰市和敖汉旗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和抢救。2008年,金生、李福山成为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敖汉旗文化局的支持下,乌兰召村成立了“好德歌沁”传习所,金生、李福山收了一批新徒弟,让这个古老的文化遗产有了传下去的希望。

2008年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家申报了78项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好德歌沁”作为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特殊形式,以第一名的身份名列其中。当年,在自治区公布的204名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好德歌沁”的表演艺人李福山和金生成为该艺术的传人。

2019年正月十三到十六,敖汉旗有关部门在萨力巴乡组织了隆重的“好德歌沁”活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我们深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好德歌沁”这朵蒙古族民间艺术的奇葩一定会重新焕发出光彩。

“好德歌沁”源远流长,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些被时间淹没了的社会现象和地域风俗,在研究地方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和传承“好德歌沁”迫在眉睫。笔者对“好德歌沁”可持续发展作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明确“好德歌沁”的独特性。“好德歌沁”作为民族审美、民族信仰的载体,其重要性已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好德歌沁”在保持其不经雕琢的原生态的同时,还应对它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以突出在我国民族歌舞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第二,重视“好德歌沁”艺人的传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这种脆弱的传承方式注定了“传人”的重要性。因此,重视“好德歌沁”艺人,确保其经济利益,更显得重要。同时,对于重要的表演以及基本的祭祀仪式可录音、录像,并在网络上发布,以便更好地保留本地文化。

第三,扩大“好德歌沁”的观众群体,让本地居民对此文化有所认识和了解。可在当地中小学、社区或乡镇等加强宣传力度,邀请“好德歌沁”艺人去学校或社区表演、讲座。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为“好德歌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第四,开发“好德歌沁”的旅游价值。对“好德歌沁”的剧目以及部分存留实物,如面具、服装、剧本等建档、展览,充分挖掘“好德歌沁”背后的风俗习惯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念,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注入资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