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德歌沁:活化石的面具制作与祈福

好德歌沁:活化石的面具制作与祈福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德歌沁”表演之前的面具制作与表演结束时的“篝火送神”,是整个表演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和环节,充满神秘色彩,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表演“好德歌沁”的一个重要的准备环节,就是面具的制作。表演者就地取材制作的面具,虽然粗糙,但不影响“好德歌沁”在村民中如神亲临的地位。以前,“好德歌沁”面具做好后,要带到庙里请喇嘛念经加持,让神灵的魂魄附在上面。

好德歌沁:活化石的面具制作与祈福

一千多年前,敖汉旗是大辽的文化政治中心,这里留下了三千多处古文化遗址,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九处之多。伟大的土地一定会诞生伟大的文化。诞生于敖汉旗老哈河畔的蒙古族民间舞蹈“好德歌沁”,自诞生以来的几百年间,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口口相传,生生不息。

“好德歌沁”一直被当地的群众视为十分严肃而神圣的文艺活动,它是深扎于民间并与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它是多种文化互相影响、相互交融的产物。过去在很多村子都有表演,但由于多种原因,如今仅存于萨力巴乡乌兰召村。

“好德歌沁”表演之前的面具制作与表演结束时的“篝火送神”,是整个表演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和环节,充满神秘色彩,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

“好德歌沁”的面具制作过程:

面具是“好德歌沁”表演时不可缺少的舞蹈道具。表演“好德歌沁”的一个重要的准备环节,就是面具的制作。“好德歌沁”的主要演员(“白老头”的扮演者)——李福山,向笔者详细介绍了面具制作流程和做法。

面具制作的步骤包括:取土、塑泥模、糊面具、打孔、加工上彩、晾晒、加持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唱敬奉神灵的歌曲,唱“忘不了成吉思汗……忘不了故乡……忘不了蒙古族的血统……”等等,都有非常庄重的仪式,这些仪式既具有萨满崇拜的影子,又有喇嘛教“查玛”的元素,非常神秘而古朴。

表演者所戴的面具,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的。面具每出场一次就要制作一次,一般都是在家里制作。面具是在土模型上,用若干层纸糊制而成。制作面具,就要先做泥模。过去的泥模,是用碱土和泥制作,把泥团做成人头的形状,现在一般到沟沿直接找含碱性的大土块,当时粗略加工成人头样形状,然后再把土块搬回家精细加工制作。

“好德歌沁”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一种仪式表演,仪式给表演注入了庄严,表演给仪式增加了气氛。每年的正月初五,“好德歌沁”的艺人们,在有威望、表演技艺高超的“会首”(一般由白老头扮演者充当)的主持带领下,来到排碱渠取土。

取土:取土的时候,有一个祭祀仪式。由师傅(白老头扮演者)拿着香,带领其他五个表演者到取土的地方,必须是干净地方的土。把香点燃围着取土的地方转一圈,然后,大家都跪在那里,点燃黄纸,焚香叩头。白老头说:“我们做‘好德歌沁’面具来此地取土,惊动土地爷老人家了,请您帮我们先动一下土。”然后用蒙古语唱一段祭词:“今天要出‘好德歌沁’啦,到这里来取土,请土地爷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祭祀完,过几分钟才能取土。取的土块,先让师傅看好了才能做粗加工。临走时,师傅再点燃三炷香,向土地爷拜几拜,对土地爷表示感谢。艺人们如同朝圣者一样,搬着做面具的土疙瘩,肃穆虔诚地行走在回家的坎子上。

土取回家后,不允许其他外人随便摸动,更不能让女人接触。做面具很费时间,两个成手师傅需要两三天才能做完。

一般用碱土制造模具(泥模),因为含碱的土疙瘩的质地较硬,可以直接使用镰刀等农具进行雕刻打磨。现在乌兰召村里,会做面具的艺人,老的老,离去的离去,已经没有几个人会做了。李福山从小跟随父亲和其他老艺人表演“好德歌沁”,不但会表演“好德歌沁”中的各种角色,同时也是制作面具的高手。

塑泥模:雕塑面具泥模,是直接使用砍刀、镰刀等农用工具,在含碱的土疙瘩上进行加工制作。按照扮演的人物形象,加工、打磨,做成硬土模型,阴干后就可以做纸质面膜了。

糊面具:在雕刻完的泥模上,用书纸、报纸、大白纸、五色纸,往上糊纸,糊十层左右,最后两层要糊白纸,方便画脸。待纸模型半干后,用斧头或者锤子慢慢地将土疙瘩敲碎,倒出纸模中的碱土,便得到面具的纸模型,纸模再进行晾晒。乌兰召气候干燥,面具一般只需晾晒一两天即干。若遇雪天,则在炕头或炉前烘烤。制作纸模,需要用白面制成糨糊,掺上一些用猪皮熬制的水胶,然后一层一层粘上去。因为猪皮熬制的水胶干得快(将猪肉皮放入铁锅内,加入清水,慢火熬制数小时,便熬制成水胶)。然后,再用剪刀对纸模粗糙的边缘进行修剪,按照正常人脸的大小用针线进行缝边。

打孔:待纸模面具糊好晾干后,使用烧红的铁棍给嘴、眼睛和鼻子打孔。打孔是艺术要求很高的一道工作,必须距离合理、大小适度。此项工作一般由老艺人来做。

加工上彩:为防止纸模变形,纸模型里面要用铁丝或竹子撑起来。接着就在纸模型上按照角色画脸型。对修剪合格的纸模,分别按“好德歌沁”不同人物的脸谱造型,进行绘画、上色、粘眉毛、粘胡须和头发等项工作。还要上彩、描画角色的画像。制作胡须的原料,首选公山羊的胡子或者白马鬃,因其质地较硬,粘出的胡须方显威武和雄壮。画完脸型后要缝布,两边拴上往脑袋系的红布绳。

女演员(男的扮演)耳朵戴的首饰也是自己做的,将秫秸秆用红绿纸糊上就成了。还有女的戴的蒙古族帽子,也是自己制作。所有演员头戴的布,也要缝在纸制面模上,曹门代是绿布,花日是红布,白老头是白布,朋斯格是黑布。面具制作者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对纸面具进行精心修剪,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

晾晒:面具做好后,要用五彩布把它缝上才能戴呢,根据所扮角色来决定采用哪种颜色的布。通过匠人精雕细琢、匠心独运的制作,所有扮演者的面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匠人们将精心制作的面具拿到空旷的田野进行晾晒,待晒干后,一幅幅活灵活现的面具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除了孙悟空猪八戒的面具与《西游记》中的形象吻合外,其余四人的面具均为善良的形象,是神仙的化身。由于面具制作是纯手工绘制,所以每年的面具不会完全相同,但是整体面貌出入不大。表演者就地取材制作的面具,虽然粗糙,但不影响“好德歌沁”在村民中如神亲临的地位。

加持:佛教中说加持,一般是指修行到一定阶段的佛教修行者在意念的作用下,把自己的愿望(美好祝愿)和能量直接强制作用在某一物品(吉祥物),使其具有保佑护持的功能,辅助佩戴者趋吉避凶,心想事成;或直接强制作用在某一较低生命量级的生命体身上,改变这一较低量级生命体的不合理的思想、状态和结构,使之趋于更合理、更完善、更高级。

以前,“好德歌沁”面具做好后,要带到庙里请喇嘛念经加持,让神灵的魂魄附在上面。做法是:把做好的面具拿到庙上,放到佛像面前,表演者的衣服、道具、锣鼓也要放到佛像前,所有表演者沐浴更衣,脸对着面具坐下,请喇嘛念经。由师傅点燃三根香,然后对喇嘛说:“面具已经做好,请帮我们念经,把‘白神仙’等神灵给请下来。”还要告诉喇嘛请“白神仙”的目的是干啥?念经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喇嘛念完经,由师傅留下香火钱,并表示感谢。

道具在庙上供奉完,就算神灵附体,表演者穿戴上,就能代表神仙了。戴上面具临走时,喇嘛说:“神灵已经附着在面具和道具上了,你们应该向佛像叩拜行礼。”白老头说:“我从北天来的时候,就比天小一级,比地大一级,喜马拉雅山像小土包,大江大海像个小水洼的时候,我就游遍了大江南北,我比佛爷大得多,我不能拜他。”

从庙上出来之前,要唱一两首歌,如《敖莫汗活佛歌》或《麦登活佛歌》。从庙上出来的顺序是:白老头、黑老头、曹门代、花日、孙悟空、猪八戒。到庙的院子里跳“盘肠舞”,然后才能走出去。

这些都说明,在蒙古草原上由最早的萨满图腾崇拜到喇嘛教的过渡与融合。从神殿走出后,这些面具便有了神的力量,戴上与取下来的时候都要有庄重的仪式。到正月十三,戴上面具就意味着神灵附体。此时戴面具者本人的个性便随之消失,而是面具所代表的神仙了。

春节期间,正是人们接福纳财的日子,也是“好德歌沁”表演的最佳季节。他们不但在本村走街串巷表演,有时还要为邻村人送去演出祝福。由于“好德歌沁”早已闻名遐迩,所以有时要到很偏远的地方去演出。因路途遥远,演出团队就必须驾驶农用三轮车或电动三轮车前往(有时也坐轿车)。到达村口后,艺人们载歌载舞地表演进村,村民们则鸣放鞭炮,夹道欢迎。他们会满足人们不同的心愿和祈求:有庆祝阖家团聚的,有为老人祝寿的,也有求子女的,还有求健康平安的,等等。艺人们在表演中跳着欢快的舞蹈,唱着祝福的地方歌曲,十里八村的乡邻们,都前来观看,热闹非凡。

顽皮的孙悟空——“泼猴”,去外村演出时,遇到险滩沟壑、悬崖峭壁,立即飞身下车,独自去除障探险,为“大部队”开路。不甘寂寞的猪八戒,一有空闲时间,就立即同孙悟空切磋技艺,努力提高表演水平,以高超的表演技能,来赢得观众的喜爱。

篝火“送神”仪式:

“好德歌沁”舞蹈表演的最后一个程序是“烧面具——送神仙”,表演结束后,面具都要烧掉。借助火神的威力把请来的神仙送回去。李福山向我们讲述了“烧面具——送神仙”的整个过程。

“好德歌沁”的演出一般是从正月十三开始,到十六晚上结束,共计四天时间。每当正月十六夜幕降临,“好德歌沁”的艺人们就会来到庙前举行很隆重的祭火神、烧面具、送神活动。“文革”期间,乌兰召附近所有的庙都被拆毁了,烧面具、送神的仪式只能改为在村子西北的空场进行。因为“好德歌沁”里面的各位神仙,都是从西北杭爱山上下来的,所以朝西北方向送神仙回家。每次举行祭火神烧面具活动时,都有很多村民踊跃参加,再次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火是一种希望,一种象征,一种图腾,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正月十六是奉送神灵、焚烧面具之日,这是“好德歌沁”独有的送神形式,在这神圣的夜晚——“送神回家”。

没经过庙上供奉和喇嘛念经请的神灵的面具,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经过庙上供奉和喇嘛念经请的面具,必须一次活动完了就马上烧掉。经庙供奉和喇嘛念经的面具,需要派专人看护,其他人(特别是女的)不能动,尤其是因“求子”请的,表演者不能回家住宿,就在东家住。女主人要给面具上完香、磕完头后,才能回房间睡觉。

烧面具的时间,一般在太阳落山天将黑的时候。把面具拿到乌兰召村西庙附近,在庙的西北角烧,把神仙再送回西北。烧面具之前,要先把玉米秸(高粱秸、木头)绑成小捆,搭成一个圆锥形,等天上星星出来的时候举行仪式。

去西庙烧面具的路上,表演者要唱《四个杭盖歌》,敲锣打鼓跳着舞去。在没点火之前,把戴着的面具都摘下来,摆到火堆的前面,表演者都跪在面具前面。扮演白老头的人,手拿点燃的成捆香绕面具转一圈,表演者给面具(代表神灵)磕三个头,并对着面具说一些客气和感谢的话:“感谢各位神仙下界,为当地的百姓驱邪消灾,保一方平安,我们现在把各位神仙送回去。”大家磕完头,把面具戴上,由白老头用黄表纸把篝火点燃。此时,白老头带领表演者,绕着火堆转圈跳“查玛舞”,转三圈、五圈(要单数)都行。

“查玛舞”停止后,白老头站在火堆南面,黑老头站到北面,曹门代站西面,花日站东面,孙悟空和猪八戒要对站在火堆周围。这时火势已经减弱,表演者要从火堆上跳过,跳火堆的顺序是:孙悟空、猪八戒、白老头、朋斯格、曹门代、花日。第一次跳完火堆后,表演者还要围着火堆转一圈,然后回到原来的位置。第二次跳火堆由白老头带头,同时把自己戴的面具扔到火堆里焚烧。然后,白老头表演者带领大家围着火堆转,等面具烧净了,就算送走了神仙。表演者再次从火堆上跳过,大家站到火堆北面唱《祭火歌》。

白老头表演者对神灵说:“现在把各位神仙送走了,以后有事的时候还得请诸位神仙来帮忙。”然后把表演穿的服装脱下来(带上),各自回家。抬锣鼓的人,也要从火堆旁边转一圈或经过一下,回来的路上,不能敲锣打鼓。

在烧面具时,要焚香唱颂词,感谢神灵的庇护,愿神灵一路平安回到杭爱山。熊熊燃烧的火焰预示着来年的红红火火。焚烧面具后,表演者和围观的群众一起在篝火旁跳起吉祥的舞蹈,唱起祝福家乡的歌曲,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神灵保佑“好德歌沁”所有的祈求和愿望顺利实现。(www.xing528.com)

包括蒙古族在内,许多民族都有崇拜火神的信仰或习俗。“好德歌沁”中祭火神、烧面具“送神”的仪式,是将火焰视为火神化身的体现。《祭火歌》是当今艺人们在表演“好德歌沁”时依然演唱的为数不多的几首歌曲之一。

“好德歌沁”《祭火歌》(之一)歌词如下:

(1)老哈河的上游,太阳在山头;阴历腊月二十三哟,祭祀火神鼻祖。遵循喇嘛教的规矩,我们享清福。

(2)正当中午的时候,粳米饭已熟;花翎顶戴头上戴,身穿柞丝绸衣服。尊奉成吉思汗的法规,我们享清福。

(3)正当黄昏的时候,点燃蒿草一株株;频频弹指洒醇香,还有黄油和海力木。遵从宗教的法度,我们享清福。

从歌词的内容,可以看出蒙古族对火神崇拜的印记。它反映了蒙古族的“火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及对成吉思汗的歌颂——英雄崇拜,是蒙古族民歌中最常见的题材。“跳火”和烧面具“送神”是“好德歌沁”表演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祭火歌》是每次烧面具时必须唱的主打歌曲,也是“好德歌沁”源于宗教的例证。《忌火歌》曲调优美流畅,深受艺人和群众的喜爱。

蒙古族心目中的火神,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火神一样,是具有繁殖能力的女性神。因此,“好德歌沁”表演结束时,要举行“跳火”和烧面具“送神”的仪式,不仅仅利用火神之威力将白老头一家送走,还兼有招子、招福、招财等功能,蒙古族自古认为“火”意味着子孙繁衍、人丁兴旺。

人类使用火,把生产力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火,火对人类的生存、疾病的防治、世族的延续传承做出过重大贡献。蒙古族视火为神圣,每年都要举行祭火活动。从古至今,祭火始终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火”还被蒙古族视为财富、力量、纯洁的象征,认为火可以赐予人们财富、幸福和健康。蒙古族祭火是对火的贡献的一种纪念,想从火那里得到更多的财富和幸福。蒙古族祭火词里,还把火称为“火母”,把火比作自己的恩人。

崇拜火是蒙古族的古老传统。在蒙古族看来,火是神圣的。一家一户的祭火,有继嗣之义,凡婚娶大事、新年,都要祭火。围绕火盆、炉灶,有着一系列祭礼和禁忌。最隆重的祭火,是在腊月二十三的年祭,传说这一天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子。仪式非常隆重,往往在一两天前就开始洒扫庭院、房屋,准备祭品。

傍晚,夜幕刚刚垂下,家里主人点燃一把香,绕行住宅一周,来到装备好的“火撑子”前,举香在“火撑子”上转三圈,然后把香插在火盆内,祭祀便算开始。传说,在很早以前,贵族统治者在举行“祭火”仪式时,还举行“红祭”,也称“血祭”。

红祭,又称血祭或活祭,一般是指宰杀牛、羊、马等动物作为牺牲来敬献给神灵,或者是用这些动物先祭祀,然后再宰杀。血祭中还有一种被称为“大红祭”的,是专指古代杀人来作为牺牲以祀神的。不过,这种古代杀人祀神的大红祭很少见,绝大部分都系以牛羊为牺牲,就是以猕猴为牺牲的也极少。在各个民族的历史上都有将活人或是活的牲畜用来祭祀,保佑农业生产富足,族群生活平安的。现在世界大部分民族都停止了血祭这个传统,而改用了其他祭祀的方法,特别是不再用活人祭祀了。

“火撑子”,蒙古语叫突力嘎,是一种腰缠三箍,上有四个支撑点的火架子。把“火撑子”架在火盆上,里边放干柴。有的不用“火撑子”,在火盆里搭起四边形干柴架。把蓝、白、黄、红、绿五彩布条,挂在“火撑子”或木柴的四周上,分别代表蓝天、白云、黄教、红火和绿色的生命。

“火撑子”前,铺一席白毛毡,摆一张木桌,白毡上用炒米撒成“况”字形图案,蒙古语称哈斯塔吗嘎,意译即玉玺。桌子中央的一个碗里盛着炒米、茶叶、红枣、黄油、羊胸脯肉等,上插燃烧着的香。桌上还有一个盘子,盛着绵羊的四根肋条、颈骨、灌肠、胸脯、羊尾……装盘的次序是用颈骨、肋骨垫底,灌肠居中,再上面是胸脯,最上面是肥腴的大绵羊尾,盘中祭品在当晚的仪式上用。碗中的祭品留待腊月二十四以后、大年初一以前,每日早晚两次向火撑子里投祭,“火撑子”里的火至少三天不断。有的保持三个月,甚至保持到下一年祭火。蒙古人把最小的儿子叫“守火盘”的人,即含接续香火之意。

参加祭仪的主要是户主和男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可以参加,女孩和外姓回避,供品也不赠出嫁姑娘吃。

祭火开始,参加者各端一个盛食品的小木盘或碗,坐地准备招福。

祭词有的是藏经,有的是蒙古语;有的深奥,有的通俗,都是优美的韵文。譬如其中的一篇说:

燧石为母,镰铁为父,

榆木的生命,仁慈的火神。

奉上满杯的美酒,奉上丰盛的祭品,

祈求人丁兴旺,祈求五畜昌盛。

福来!福来!福来!福来!

蒙古族崇拜火,慎用火,从不遗火烧荒,用完火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将其熄灭,即使在空旷之地的篝火也是如此。他们充分认识到火对自然环境,尤其是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力。对火的这种自然力的敬畏,逐渐演变成习俗。祭火词里没有写进火的破坏力,不过是讳言罢了。

蒙古族谚语说道:“用好了,它是福;用不好,就是灾难。”

“善待它是福,懒散对待它是灾难。”

“火神米荣扎呀!把坚硬化为松软,把黑暗变为光明。”

“祈求你,赐予最大的福分让我们在这幸福中永生!”

“火忌”是蒙古族一大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它们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

(1)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

(2)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

(3)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

(4)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和食物。

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往往把燃烧的火焰视为火神的化身。“好德歌沁”中“跳火”和烧面具“送神”也都是将火焰视为火神化身的体现。

焚烧面具后,“好德歌沁”的人们在篝火旁跳起吉祥的舞蹈,唱起祝福家乡的歌曲,愿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祝愿这朵草原的艺术奇葩,像草原的萨日朗花一样迎时而来、常开不败、繁荣昌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