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在哪儿——《爸爸去哪儿》大数据解读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数托邦创意分析工作室抓取了新浪微博上提及“爸爸去哪儿”45.5万条原创微博,并对36.7万独立原发作者用户、1 300余万条用户微博及近1亿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爸爸去哪儿》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口碑王”,还使娱乐节目发生了很多微妙变化。
各知名娱乐节目观众评价排名如图5.7所示。
图5.7 知名娱乐节目观众评价排名
(1)粉丝性别比例。
“爸爸粉”女性占到80%。难道是因为星爸太帅?当然,这与微博中女性用户占比较高和她们更爱分享转评的习惯也有关。
(2)地区偏好排行。
《爸爸去哪儿》的观众明显向GDP高地聚集。对湘派娱乐节目免疫力极强的京、沪、苏、蜀等地罕见上榜。《爸爸去哪儿》偏好度前十省份中,有5个GDP十强省份,涵盖3个直辖市。这是否能说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对亲子关系有更深的焦虑和更多的期待?
(3)用户年龄分布。
覆盖适龄婚育群体,观众气质更显成熟。不少适龄青年发微博称,“看到某某,我也好想结婚,想有个这样的儿子/女儿。”
(4)明星关注度。
数据来自每期节目播出后一周内5对父子的原发微博提及量(含昵称)。张亮父子低调亮相,关注度逐期上升,成功实现“逆袭”。
(5)赞助商热度。
主冠名赞助商强势冒出,在几乎没有社交媒体营销配合下,微博热度强劲增长。英菲尼迪从第三期开始广告植入,话题增量立竿见影。思念水饺配合“爸爸吃神马”等互动促销,参与度有所增加。只是不知三大赞助商的投入是否与这一结果完全契合。
(6)潜在赞助。(www.xing528.com)
为决策提供支持。若自己的目标客户与该节目的观众一致,可以考虑下一季的赞助。
(7)观众。
满足了自己“八卦”的需求。对这个节目有深入的了解。
(8)节目组。
根据之前的数据分析,大胆推出了低成本同名电影并大获成功。
(9)同类节目竞争者。
从《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中可以学到什么?
(10)明星。
了解自己及孩子在观众心中的“热度”,为下一步转型及孩子未来的规划提供参考。
(11)赞助商。
本次赞助是否成功?成功在哪里?为以后广告的投放提供了经验。
2)大数据首次播报春运迁徙实况
40天,36亿人次。这是2014年春运的总时间和总出行人数。在这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短期迁徙中,人群从哪儿去了哪儿?哪些线路最热门?在以往,这些问题可能难以精确回答。但随着技术进步,通过应用“大数据”这一技术利器,人们已经接近“在迷宫中感受全局”地看见春运的全景。
国内超过2亿手机用户使用百度地图,用户每次位置变化,百度都能得到数据。把手机网民的定位信息汇总成大数据进行分析,就能勾勒出人们的迁徙轨迹。百度图景化地展示春运情况,是基于LBS(地理位置服务)技术的一次创新。它的数据每8小时更新一次,囊括了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在内的线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