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咸丰县传统村落-小村乡中心场村

咸丰县传统村落-小村乡中心场村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6年建立小村乡,中心场大队更名为中心场村,现辖13个村民小组,共654户2475人。回龙塔回龙塔距离小村乡中心场村西1000米处的半山上有一座五层空心石塔,名为回龙塔,于2011年7月被列入咸丰县重点文物。据《湖北咸丰风景名胜诗联选》记载,小村中心场三即溪回龙塔联为“在昔恩加川也四,于今德沛楚之三”。

咸丰县传统村落-小村乡中心场村

中心场村位于小村乡西北方向,距乡集镇7千米,东邻小林果村,南靠荔木村,西接白果村,北与喂龙村相连。中心场村居住的村民最早是从四川、江西、贵州、湖南地区迁徙而来,村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其中土家族苗族占比例较大。1958年公社化时名为乐园大队、红旗大队,因其地处小村、大村、李子溪、小沙溪的中心点,故在1981年咸丰县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中心场大队,辖12个生产队,2个自然村寨。1996年建立小村乡,中心场大队更名为中心场村,现辖13个村民小组,共654户2475人。中心场村属于山地地形,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特征为四周高中间低,喀斯特地貌明显,小村乡蓝河发源地小蜡壁沿河两岸,蓝河流经此地,汇入唐崖河。村庄内有一百多个山头,具有代表性的为高山大寒尖。

中心场集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中心场村有名乡贤张国运于1933年曾在小村街上“禹王宫”设馆时写《竹枝词》咏景十首,描绘当年交易盛况

几曲巴歌当竹枝,人情每到老来知。

世风不必辅轩采,一笔搜罗入小诗

纳凉移馆禹王宫,莫奈喧哗闹市中。

局外何须瞰孟子,从来尧舜与人同。

日中为市闹洋洋,二七期临共赶场。

男女无分同拥挤,平权女子自由郎。

小小乡场十几家,半开烟馆作生涯。

虽云僻壤非商埠,夏有生漆春有茶。(www.xing528.com)

一水之旋浇凤坡,场前场后牛羊多。

每逢夏日夕阳里,盈耳洋洋牧子歌。

路便盐商时往来,肩挑背负实劳哉。

团防设税又官税,纳罢税钱心暗摧。

回龙塔(王徐 摄)

回龙塔 距离小村乡中心场村西1000米处的半山上有一座五层空心石塔,名为回龙塔,于2011年7月被列入咸丰县重点文物。此塔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坐北朝南,五层空心石塔,一至四层为平面长方体,顶层为八面体,逐层内收,宝盖顶。塔高5.8米,底边长2.05米,底层向阳,有一个很大的门洞,门洞上面刻有铭文,记录着建塔经过,现已风化,字迹不清,底层上方写有“□天主三圣宫回龙塔”,底层东西两侧刻有铭文,字迹不清。二层也有一个门洞,两侧刻有文字,字迹不清。据《湖北咸丰风景名胜诗联选》记载,小村中心场三即溪回龙塔联为“在昔恩加川也四,于今德沛楚之三”。“中心场三即溪(詹子溪)侯氏,从四川迁此落户,为保一方平安,议修此塔(开天主、三圣宫、回龙塔。三圣即川主、土主、药王)。塔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岁孟冬。”此说也得到了村里一位老人证实。他说,传言是居住在周围的村民,为祈求风调雨顺,集资修建此塔,塔上记录当地地名为三即溪,现今回龙塔所在之地名为詹子溪。

沿着中心场村走约1000米,可看见茂密的森林,因这里生长着大量的茶树,并以大寒尖主峰、三边峡谷为界形成一个独特的环形台面地形,故称茶油台。境内奇山林立,坡地为阴阳对峙的多面坡,最高海拔为1900多米,站在大寒尖山顶上可以俯瞰整个集镇。茶油台原始森林面积约200亩,辖区内的森林覆盖率达98%,有着国家级保护树木银杏、杉树、香楠、水杉等20种珍稀树种,树龄多有上百年,该地有60.6亩古树群落,2~3人合围的大树有几千棵,最大的树需要4~5人牵手合围,现今挂牌保护的上百年的树有十几棵。

古树参天(王徐 摄)

茶油台原始森林之所以能够保护得如此完整,依赖于龙姓家族的守护。相传,清乾隆元年(1736年),因洪灾影响,居住在贵州的龙姓三兄弟从贵州迁到湖北地区,其中两个迁到利川市沙溪乡,最小的龙再八一家迁到中心场村茶油台半山腰,成为茶油台第一批居民。据原始森林第九代护林员龙德光回忆,先祖龙再八因洪水逃难于此,四处购买土地,定居在半山腰,从此不再受洪水的侵袭,故将此地看作风水宝地,并定下规矩“不许毁一棵树”,世代居住在茶油台的龙姓家族字辈为“再正通胜秀永心世德方”,现已有十二代人,一直守护着这片森林。龙家长辈龙心家常常教育子辈,不能忘记祖先遗训,不准砍伐森林。自茶油台原始森林纳入集体以来,龙姓后代一直守护着这片森林,谱写着一段护林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