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咸丰县官坝村传统技艺丰富,染、木工、石刻等高超

咸丰县官坝村传统技艺丰富,染、木工、石刻等高超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官坝村人们印、染、木工、石刻和竹篾编制、渔猎等传统技艺高超,机匠、染匠、木匠、石匠、篾匠等能工巧匠远近闻名。据朱姓老人介绍,朱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开办了染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姓后人承袭家族传统继续经营,主要是为集体染布,染匠们通过从事染织获得劳动工分。忠建河水量充沛,水质好,内有品类繁多的鱼类,如鲫鱼、鲤鱼、白片鱼、团鱼、白甲鱼等,丰富了官坝人的食物来源,也发展了当地的渔猎技艺。

咸丰县官坝村传统技艺丰富,染、木工、石刻等高超

官坝村人们印、染、木工、石刻和竹篾编制、渔猎等传统技艺高超,机匠、染匠、木匠、石匠、篾匠等能工巧匠远近闻名。

染坊 苗族人民心灵手巧,在官坝落户后,受当地其他民族文化尤其是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具有混溶性特征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官坝村曾有一批利用农闲时节从事织布工作的机匠,按布匹收费,每匹布的长度等规格是确定的,满足了没有织布机的家庭用布的需要。机匠依靠传统的方法进行纺纱织布,织出的布在当地被称为土布,是棉花的自然颜色,一般会因棉花的质量不同呈现为白、乳白、黄白等颜色。织出的布一般不会直接做成衣物,要先送到染坊上色后再制成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如今,纺纱织布技术虽已失传,但村中年长老人还依稀记得,有几家还保留着当年的纺车和织布机。

从事印染业的手工作坊以前在官坝被称为“染坊”。在可以追溯的历史中,官坝朱姓人家开着供官坝居民染布的染坊,是一种家族式经营。据朱姓老人介绍,朱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开办了染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姓后人承袭家族传统继续经营,主要是为集体染布,染匠们通过从事染织获得劳动工分。后来由于诸多原因,朱家祖业难以为继,但染坊这个行当仍然存在。

染布有比较严格的技术和程序要求,从染料的选择、制作到染布的工艺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首先是染料的制作,根据人手情况而有所区别,劳动力富余就自己制作,劳动力短缺则进行购买。当时的朱家染坊是一部分自己制作染料,一部分收购染料。当地人把染料称为靛。靛有土靛和快靛两种,土靛是当地百姓自己栽种并制作的,而快靛就是从市场上购买而来的。土靛的质量明显好于快靛。一般情况下,染一匹布需要三斤靛,但也会因为布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染布过程需要用到三个大缸,每个大缸都大到需要两到三人才能合抱,这三个大缸分别是酸缸、染缸和摆缸。所谓酸缸,是放置酸水的大缸,酸水的作用是把待染的白布放入泡透,以便更容易上色。酸水的制作比较容易,把一些温水和冷水混合到一起,几天后就变质成了酸水。第二个是染缸,这是染布过程当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决定染布质量的关键一步,一缸水可以染季布十二匹、客布十五匹。第三个就是摆缸,里面盛的是清水,把染好的布放到里面用清水浸泡,然后用碾子碾平,用竹子将布上的水刷掉,晾干后就完工了。

木匠 旧时木匠有专业分工,做房屋的称大木匠,做家具、农具的称细木匠,造船的称船木匠,做榨的称榨木匠。官坝村木匠都是“个体户”,有人家要打家具、修屋建房时便会来请。木匠有很多禁忌,木工把砍板视为柜台,任何人不得在此落座。斧头不准放置在砍板上,禁止别人乱摸。下料前都需要走墨线,放线的工具称为墨斗。木工出门做工不挑担子。相传鲁班有一天出门干活,让木马驮运工具担,木马急驰如飞,鲁班疾步追赶,但只扯住了工具担的一边,另一边被木马驮走了。因此,鲁班每逢出门就只背一只木工箱子,不再挑担子了,后世相沿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习俗。

旧时建造房屋、制作家具的主人,一般先要请个掌墨师傅,然后找一般木匠配合做工。下料、画墨线均由掌墨师傅决定,然后再交给副手进行加工。有的人家建房屋或制家具需工不多,就只请一个能掌墨的木匠师傅带一两个学徒工。官坝村的木匠师傅技艺高超,除建房外所有的生产生活用具,如床、桌子、柜子、箱子、凳子、椅子、洗脸架、盆、锅盖、户斗、砻子、蜂桶、木臼、船、风车、神龛、拖车等,都可都请木匠自行打造。

石匠 官坝的各类石具颇多。石匠师傅大多打制水井、猪槽、石墩、石磨、地舂、石碾、马槽、石磙、墓碑等。石匠一般是个体,上门做工,替人家修整石磨、地舂等石具。旧时搬运不便,开采石头也困难,当地人克服了重重艰险,将一块块笨重的石料打造成一件件实用美观的用具。石磙是用来碾压稻、麦穗,使稻、麦脱粒的农具,将轭道、绰子套在牛肩上,让牛拖着石磙在收割的稻谷或麦子上不断碾压,使之脱粒。臼是舂米用的器具,可由石头或木头制成,用石头制作的叫“石臼”,用木头制作的叫“木臼”。石磨是旧时用来将稻米小麦大麦等磨成粉的工具,也可磨豆浆、米浆,制成豆腐、合渣或米粉等。(www.xing528.com)

篾匠(张燕丽 摄)

篾匠 篾匠一般为男性。竹制品在官坝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是生活必需之物,故篾匠师傅也很多。官坝的篾匠并不脱产,一般为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在家做些篾器,赶集时拿到集镇上去卖,也有村里人委托制作,做完直接给对方。他们也制作一些大型竹器,如竹床、箩筐、簸箕、晒席、背篓、筛子、竹桌、竹椅等。大型竹器工序烦琐,需要经过劈篾、捶篾、扯丝、套花等工序。挑担篾匠多出售小型竹器或修理竹器,如修竹床,补箩筐、筛子等。官坝有“七竹八篾”的习俗,即七月砍竹子(早伐会生虫),八月开始劈篾做各种篾器。生活中竹制品非常普遍,有晒席、鱼篓、茶叶篓、背篼、苑兜、筛子、篼箕、簸箕、囤子、箩兜等。

渔猎 穿村而过的忠建河鱼虾丰富,当地人练就了高超的捕鱼技巧。忠建河又名牛草河、勇洞河,源出高乐山镇龙家界村下柿子坪,南流经咸丰县城,曲折北上经宣恩县至恩施入清江干流。主河道全长117千米,流域面积1881平方千米。忠建河水量充沛,水质好,内有品类繁多的鱼类,如鲫鱼、鲤鱼、白片鱼、团鱼、白甲鱼等,丰富了官坝人的食物来源,也发展了当地的渔猎技艺。官坝村基本家家备有渔网和鱼篓,闲时打鱼狩猎。捕鱼工具主要有钩子、网、卡子、虾扒、罾、竹簸(小竹一端削尖利)等。原始的捕鱼方法是赤手摸鱼或用锤击石头,将鱼震昏,待其浮出水面捕捉。如遇枯水季节,便用茶枯饼发酵,制成毒鱼的茶枯粉,倒入河中,将鱼毒昏或毒死后捞取。

官坝人一般用线网和条子网进行捕鱼。撒网捕鱼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浅水处撒网,捕捉浅水区的鱼类;另一种是驾船到大河中撒网捕鱼。还有徒手捉鱼的方式,不过此种方式需要很高的技巧,一般来讲,徒手捉鱼捉到的都是较为安静的鱼类,如一种叫老实鱼的鱼类,它非常懒惰,不喜移动,即使被人抓到手里也不会动弹。还有黄骨头鱼、泥鳅也可用手捉到。官坝人的捕鱼工具是一种较为狭长的小船,用杉木制作而成,因为杉木具有质轻而防水防蛀的特点。官坝人捕鱼的目的是自给自足,故不会大肆捕捞,也非常注重河流的生态平衡,不会在鱼产籽的时候捕捞,无意捉到的小鱼也会将之放生。

官坝四周山上树木林立,野鸡、金鸡、野猪、鸟雀是常见的猎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苗家男子腰上有“四件宝”,即牛角火药盒、铁砂篓、火镰、烟荷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山上的苗族男子仍携此“四件宝”。牛角火药盒是用水牛角制成,即将牛角按需要的长度锯断,大的一端用木板做成一个底子,牛角尖一端作为进出口,用一根长三四寸(约10厘米)的竹筒制成一个塞子,叫“药码子”。药码子既是塞子,又是用来衡量火药用量多少的量具,一般打野鸡用半码火药,打麂子用一码药,打野猪用一码半或二码药,打虎豹一类凶猛野兽用二码半以上的药量。铁砂篓又称撒子篓,用精细竹篾织成拳头大小的篓子,形状有圆形、锥形、椭圆形,非常精致,是苗家人用来装铁砂的工具。火镰是用火镰石、火镰(二寸左右的长形或椭圆形纯钢块制成)、火草瓤一起撞击取火的工具,火镰、火镰石、火草瓤用火镰包装在一起,火镰包一般用动物皮或绣花布做成,非常漂亮。烟荷包是用来装烟用的,用动物皮或绣花布做成,也可将猪尿脬吹气胀大挂干制成,用它装烟既不回潮,又耐用。农作物成熟季节,苗族农家分片在旱地里搭棚,防止野兽吃苞谷,发现野兽,吹牛角号,遥相呼应,迅速集合狩猎队围捕。

苗族男子都是打猎能手。进山前要敬梅山神,既保平安,又寄托迅速捕获猎物的愿望。打猎获得的野兽,实行原始的分配制度,平均分配。路过的行人,吼声相助,同样能得到一份,即“山中打鸟,见者有份”。境内苗家人打猎方法很多,单独打猎除带上火枪外,还带有大小各种“套”,这种套是用上好的棕丝做成,猎物一旦上套,就很难逃脱。有套野兽脖子的,有套野兽脚的,还有各种鸡套、麂套、野猪套等。还有一种叫“榨”,用几根木棒扎在一起,上面放上重石头,将榨用两根木棍挑起悬空,挂上机关,猎物进入榨内,机关运动,将猎物杀死。苗族男子长到18岁,老一辈就教他们使用枪和打猎的方法;小孩十一二岁时,都跟大人们上山捕猎。农闲是打猎旺季,猎兽往往到百里之外,一去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饿了吃干粮,晚上大家一起住岩洞。苗民性情强悍,追赶野兽时,草鞋穿烂了,就赤膊光脚,野兽入洞,就随之入洞,野兽翻山越岭,就随之翻山越岭,直至打死或捕获猎物为止。如遇猛虎、豺豹之类,亦与之搏斗,有时人兽俱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