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是构成麻柳溪民居院落的基本单元。在麻柳溪,古朴别致的吊脚楼建造非一蹴而就,通常包括看风水、挖屋基、发木、立屋、上大梁及落成热火坑等过程。
麻柳溪人十分注重风水,由此形成了一套堪舆选址的理论,即选址要具备“前有案、后有靠,左右有环抱”的四势对称原则。依山而建,就地兴工的传统吊脚楼在客观上节约了土地资源,使更多的平地良田可供农业耕种。吊脚楼成为土家先民对环境进行调适后的文化选择。当地一段三棒鼓歌词清楚地表达了吊脚楼的选址及位置朝向:“依山来傍水,倾听林涛声,绿林玉树相掩映,夏季好秋荫。”
麻柳溪畔的土家寨子大多顺坡而建,坡上树木繁茂形成“座山”。在具体选址上,房屋两旁多是呈现“左青龙、右白虎”合抱之势的缓坡山头和以树林为背景的珠联璧合,正面远方的“案山”是一处姿态优美的“笔架山”。正屋前宽敞的院子是村民晒谷打场的场所,外沿是具有民族传统工艺的雕花栏杆,独具民族特色的吊脚楼与不远处的山形相互辉映。
麻柳溪村的吊脚楼群(咸丰县住建局供图)
土家人建吊脚楼讲究“屈曲生动,端园体正,均衡界定,谐和有情”的建筑环境美学原理。[1]麻柳溪人遵循着传统儒家“斧斤以时入山林”的教诲,世代务农、狩猎的麻柳溪人很早就知道当地生态对全村人的重要意义,因此村民时刻保持着周围环境良好的生态平衡,加上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提供足够的木材修造木构吊脚楼。
目前,该村根据湖北省民委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四个一批”要求,对现有近350栋民居进行了改造,以突出“木质色彩回归,吊脚飞檐走势,点缀山水和谐”的理念,将现有民居建筑改造成以木质结构吊脚楼为主体风格,统一实行调檐跺脊、木板包墙、木花窗、瓦屋面,利用清漆涂刷,重现木质本色的地方特色民居样式[2]。严格以建房选址必须“依山而建,不建在茶园中;建房不废茶园,不靠公路;集中而不分散;建当地传统民居特色的木瓦房,杜绝平顶房、小洋房”的四条原则规范新民居修建。通过一系列措施保留了麻柳溪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建筑风格,使其极富地域民族特色。
回龙堡、丰堡土聚落群 回龙堡和丰堡土是赵氏家族迁居麻柳溪的落脚地,至今仍是赵氏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两地现存传统民居建筑十余栋,在建筑样式上有“钥匙头”“撮箕口”等。
郑家坝聚落群 郑家坝初名永兴坝,与麻柳溪村委会所在地罗家坝毗邻,系李氏家族主要聚居地。李氏家族迁徙咸丰之初,居住在水杉坪的苦草坪,后有一支迁麻柳溪石炉缸(今名李家盖),后逐渐发展成麻柳溪望族,以文化闻名乡里。李氏在李家盖经营几代人后,人丁几乎不保,继而四处寻求迁徙地。迁郑家坝李氏一支人丁逐渐繁盛。(www.xing528.com)
麻柳溪河行至郑家坝段,对山横抽一山岭拦住河水,状如长蛇,形似几案,逼迫河道大转弯。或许因为这样水绕山缠,聚集了数十栋民居选址此处。
洞长坝、桑木坝聚落群 洞长坝、桑木坝地处麻柳溪上游右岸,因老熊溪来汇而被分割为两地,现有民居建筑20余栋。这些民居既有传统的“撮箕口”“钥匙头”样式吊脚楼,又有新建的仿传统建筑,这些特色鲜明的民居依山傍水,掩映于碧绿茶园和茂林修竹间。
宝华寺与回龙寺 庙宇是带有宗教性质的建筑,是人们信仰活动的开展场所。麻柳溪村的宗教类建筑主要有家族性祠堂、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等。在麻柳溪历史上,未见有家族性宗庙的相关文献和民间传说,但有佛教、道教等宗教性的建筑,如宝华寺、回龙寺、雷音寺等。这些建筑均已被破坏。
宝华寺与回龙寺均位于麻柳溪村马柳光。宝华寺坐落在靠麻柳溪河上游一侧的山咀上,今已毁。寺庙遗址已经被坟墓、民居、茶厂等代替。回龙寺则位于麻柳溪河马柳光段的下游一侧的小山咀上。两座寺庙隔河相望,中间由横跨麻柳溪河的风雨廊桥连接,往来很方便。回龙寺则毁于戊子年(1948年)的大水。
宝华寺为三间木质穿斗式建筑,占地面积不详,曾在寺中办过学校。据说该庙供奉的菩萨很多,雕工极细,是一个外地来的雕匠雕了十几年才完工。
雷音寺 雷音寺又叫雷音阁、清凉宫,位于麻柳溪村一组,小地名茅坡。麻柳溪村一组黄家盖的一条山岭上,有被雷打的一个一亩左右的大坑叫雷打氹,雷音寺因此得名。雷音寺修建在麻柳溪与一条无名小溪沟交汇处的一个小山包上,庙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为三间吊脚飞檐式阁楼,后被拆毁,现仅存遗址。
姜岑氏墓碑(冉文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