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坝村地处鄂西武陵山区,从大的地理阶梯走向上看,这一区域属于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海拔落差较大。方家坝村地势东高西低,属于武陵山脉余脉,东靠近笔架山、分水岭、孤独山等几个大的山峰,西面为甲马池镇的河谷丘陵地带,地势较低。整体上处于从河谷丘陵向高大山脉爬升的一个区域。清澈的幺妹河从山涧迸流而出,榨坊坪、曹家塆、方家坝、尖山寺、烂泥坝、田坪、孟家坪、黄板滩8个村寨沿溪流分布。各自然村寨海拔落差也比较大。曹家塆、方家坝、黄板滩的海拔较低,为900米左右,烂泥坝较其他几个村寨海拔要高100多米,气温较低。四个主要村寨房屋建筑都沿着山坡修筑。二高山与高山地带造就了方家坝村夏季湿润凉爽的气候,使其成为咸丰县乃至整个恩施州夏季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方家坝村的历史见诸文献较少,大多难以考证。只能通过部分墓碑、访谈等,大致可以推测方家坝村最早形成于明清时期。方家坝村历史上属土司管辖重地。
方家坝村虽以何姓、曾姓与李姓家族居住为主,但他们并不是最早的一批居民。据当地村民称,村中最早一批居民为方姓,也因此得名方家坝村。方家坝村的这批建村居民,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知所踪,而村中曾姓与何姓族人主要是从外地逃避水灾而来,多为清朝才移居此地,这两个姓氏也属于周边地区的大姓。
据《坪坝营镇志》记载,方家坝在清朝时候属于平阳里管辖,民国时候属于杨湾乡。据《咸丰县地名志》记载:方家坝村于1951年并入甲马池集镇,为方家坝乡,1956年合作化时期又改为方家坝中心农业合作社。1981年更名为方家坝村。(www.xing528.com)
曹家塆、方家坝、烂泥坝、黄板滩是方家坝村最大的四个自然村寨。他们以村委会为中心,如星星般点缀在山间。
曹家塆位于村委会驻地东面的山塆中,主要是曾姓居民居住,约有几十户人家。这里最早定居的是曹姓,后来搬迁到外村去了,而曹家塆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榨坊坪,因早年曹姓在此开过榨坊得名。往榨坊坪北1千米处有铜矿山寨,据说曾在此开采过铜矿。榨坊坪东1.5千米处又有尖山寺寨,因尖山上修有一座寺庙而得名。方家坝寨位于村办公室东面的山塆中,靠曹家塆一侧,主要为何姓居民居住,有十几户人家。烂泥坝位于方家坝寨后方的山上。烂泥坝主要为李姓与何姓居民居住,有十几户人家。烂泥坝之所以得名烂泥坝,是因为从前烂泥太多。烂泥坝藏于山川之间,有瀑布溪流穿梭于前往烂泥坝的道路上,风景秀丽,可谓世外桃源。黄板滩位于村办公室南面的河谷中,通过一道桥与将修建的367省道相连,为李姓与何姓居民居住,有十几户人家。黄板滩因河滩岩石呈黄色而得名。
一套科学合理的道路网络将方家坝村几个村寨连接在一起。村前一条将修建的367省道与外界相连,它弯弯曲曲从村委会前通过,通向甲马池集镇、来凤县大河镇,是方家坝村唯一一条与外界相连的道路。各个自然村寨中还有若干小道阡陌纵横,它们多是石板与泥土铺垫的小路,连接着聚落中的各户人家。这些石板路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铺垫,现大多数已经残破不堪,上面布满青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