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祭祀 祭祀祖先活动主要发生在重大节日期间,比如春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月半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堂屋有“天地君亲师”牌位的安置,祭祀先祖亲人时,有烧“包封”的习俗。如年三十烧“包封”,在下午团年饭办好后,先取一些饭菜端上桌祭祀祖先,桌上供有“寄”给祖先的“包封”,即将纸钱用皮纸包好成封,再按规定格式写上某某祖先的名号,封成一包。将这些“包封”焚烧完毕,再回来吃团年饭。土家族苗族人家对自然充满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灵。另外,他们还信仰“梅山神”等,狩猎时,亦要拜祭。
庙宇遗址 地母庙遗址在“连五台”盐茶古道的第四台,蒋家榨坊的北边,大概是1951年被拆除。现为耕地,地表无迹可寻。地母,是中国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是大地之母,是万物的生灵,被视为万物之母。民众为了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牛角山庙遗址处于“连五台”盐茶古道的顶端,庙宇后被拆除,现在地表可看见庙宇的地基石墙。在盐茶古道最兴盛时,庙宇的香火也最旺盛。
石雕技艺 据民国版《咸丰县志》记载:“百工多系本地居民,亦有自外来者。”“匠作颇佳,如木、石、雕刻,铜、铁、裁缝等器物具在可知也。”石雕,又称为石刻,是对一种石头或在石头上打磨雕刻加工而成的各种器具或艺术品的艺术形式,它与中国古代的其他雕塑类如木雕、根雕、泥塑等传统雕塑一样,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
石雕(尖山石刻)是咸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中的一种。以青岩和砂岩为主的石头经过能工巧匠手工打磨雕琢,形成各种石碑、石磨、石栏杆及各种工艺品。石刻作品形状各异、轮廓分明、图案丰富、线条流畅清晰,加工过程技法难度大,技艺高超、设计精心巧妙,需要经过打磨毛坯、敲打、切割、琢磨修正等多道工艺流程。石刻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雕刻手法繁复,基本以写实风格的人物、动物、花鸟虫鱼居多:从题材上,分为吉祥图案、历史典故、戏剧人物、神话故事及日常生活类、驱邪纳瑞的吉祥物类等;从制作工艺手法上,分为圆雕、浮雕、线雕、镂雕等;从用途上,分为观赏型与实用型等。
2009年,石雕(尖山石刻)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3年,被公布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龙家界村鲁绪海、鲁绪健诸兄弟和杨纯富的石雕工艺远近闻名,是石雕技艺的传承人。
吊脚楼营造技艺 土家族先民早在采集狩猎时期,以树筑巢、以石垒屋、凭石洞而居。“树巢居”则是土家先民为防潮湿、防野兽在树上搭建居住的简陋窝棚,后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发展成转角吊脚楼,成为土家族当代的主要建筑风格。咸丰的吊脚楼大多是飞檐翘角,回廊吊柱。在单体式的吊脚楼中,有的是四合天井三面回廊;有的呈撮箕口布局,东西(或南北)两厢房各三面回廊;有的是“钥匙头”两面回廊。它们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临溪而立,有的悬在山边,有的矗在坪坝,各具特色。(www.xing528.com)
石雕磉礅(柱础)(咸丰县住建局供图)
咸丰县境内的吊脚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家界村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又称“掌墨师”,“掌墨师”意思是掌控墨线的师傅,即是传统修房造屋时全程主持建设的“总工程师”)以林朝艳等人为代表。土家人住房一般是一正一厢或两厢房。正屋一般三间,中间用以祭祖和待客,左间为居室,右间设火坑。两厢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吊脚楼建筑底层不围篱墙,楼上有阳台,有木制的栏杆。在一些富贵人家,杆栏和窗栏上均镂刻有各种花卉图案,造型别致古雅。
生产生活用具 清改土归流以前,土家地区手工业发展十分缓慢,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改土归流后,不少汉族手工业者迁入土家族地区,使这一地区民族文化习俗趋向融合,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技术范围进一步拓宽。这一期间,石刻、木工的雕镂、铁质农具的铸造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众多传统生产生活用具按照制作原材料可分为石制品、木制品、竹制品等。石制品工具有石磨、碓窝、石碾、水缸、猪食槽等。木制品有擂子、风车、扳桶等。擂子又名泥磨,是现代版的打米机,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农民打米(给稻谷去壳)的工具。擂谷子可是一件琐碎的活,首先要把稻谷从仓房取出,擂前要先用风车或簸箕吹一吹,扬去瘪壳,然后才用擂子擂除稻壳。最后用风车扬去谷糠,用簸箕筛出泥颗粒。扳桶,也叫扳斗,就是打谷子时在稻田里用来盛装谷子的工具,四方,底稍小一点,两侧安有“耳朵”,以便打谷子时在田里能拖动。竹制品有竹晒席、簸箕、筛子、撮箕、背篓等,都是用竹子做原材料,分别用竹片、竹丝编成的生产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