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吾尔木卡姆:传统音乐在现代的探究

维吾尔木卡姆:传统音乐在现代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由系列的叙咏歌曲、器乐曲、叙事歌曲、歌舞曲组成。以上论述仅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一般状况,流传于不同地区的各种版本的十二木卡姆的结构及其组成并不完全相同。

木卡姆,系广泛流传于亚、非、欧三大洲联结部的以绿洲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或地区的世界音乐文化现象。除中国的新疆之外,木卡姆还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西亚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北非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19个国家或地区广泛地流传。木卡姆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具有调式和旋律类型意义的,以节拍和节奏型变化为主要发展手法的,融叙诵歌、叙事歌、器乐曲、歌舞曲于一体的大型古典套曲”[3]。但在维吾尔族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题材的狭义范围,而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分和文化意义的词语”[4]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仅仅是一个统称,流传于新疆天山南北的木卡姆并不完全相同。俗语云:“哪里有维吾尔人,哪里就有维吾尔木卡姆。”据此而言,流传于不同维吾尔人聚居区的木卡姆也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这恰如其分地呈现出维吾尔木卡姆的多样性。综观学术界木卡姆的分类,主要以地域界分为标准。本文也采取该标准对流传于各地区的维吾尔木卡姆进行分类,即流传于新疆南部喀什、阿克苏、和田和新疆北部伊犁等维吾尔族聚居区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流传于塔里木盆地西、北沿的莎车县、巴蜀县、麦盖提县、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等所谓“刀郎地区”的刀郎木卡姆;流传于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尔逊县的吐鲁番木卡姆;流传于哈密地区的哈密市、伊吾县的哈密木卡姆。具体状况如下。

1.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和主体。由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斯尕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等12套木卡姆组成。每套木卡姆由“木凯迪满”(即“散板序唱”)、“琼乃额满”(即“大曲”)、“达斯坦”(即“长篇叙事诗”)、“麦西热甫”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木凯迪满”部分和“琼乃额满”部分的组成乐曲《太艾则》《努斯赫》《穆斯坦扎特》《克其克赛勒克》及散板尾唱均属于叙咏歌曲;“琼乃额满”部分的组成乐曲《朱拉》《赛乃姆》《穹赛勒克》《太依克特》和第四部分“麦西热甫”部分为歌舞曲,它们均能为民间“麦西热甫”中的舞蹈伴奏;每套木卡姆的“达斯坦”部分属于叙事歌曲;每套木卡姆的“琼乃额满”和“达斯坦”部分的迈尔乎里乐曲都属于器乐曲。由此可见,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由系列的叙咏歌曲、器乐曲、叙事歌曲、歌舞曲组成。一般而言,每套木卡姆含20至30首乐曲,长度在2个小时左右。12套木卡姆共包含200至300首乐曲,全部表演一遍约需20个小时。

以上论述仅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一般状况,流传于不同地区的各种版本的十二木卡姆的结构及其组成并不完全相同。据调查,与其他地区的十二木卡姆相比,喀什地区的十二木卡姆较为完整和庞大,其结构不但“木凯迪满”“琼乃额满”“达斯坦”“麦西热甫”四大部分俱全,而且每部分所包含的乐曲也较为全面。而流传于新疆北部伊犁地区的十二木卡姆仅仅包含“木凯迪满”“达斯坦”“麦西热甫”三部分,其中最能够鲜明体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乐风格和音乐本体形态特征的“琼乃额满”部分已经失传。流传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的十二木卡姆,尽管被视为除了喀什版十二木卡姆之外的最为长大的十二木卡姆,但其结构中的麦西热甫部分已经被广泛流传于库车县的民间歌舞曲所代替。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结构尽管“木凯迪满”“琼乃额满”“达斯坦”“麦西热甫”四大部分一应俱全,但其结构中的主体部分(“琼乃额满”“达斯坦”和“麦西热甫”)的分布并不完全相同,其中琼乃额满部分主要传承于和田地区墨玉县的托胡拉乡,麦西热甫部分主要流传于墨玉县的芒来乡、奎牙乡、墨玉镇与和田市伊里奇乡,而流传于皮山县克里阳乡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既包含琼乃额满部分,也包含达斯坦部分和麦西热甫部分,但每部分仅仅是规范版十二木卡姆(即喀什地区十二木卡姆)的些许片段。

2.刀郎木卡姆(www.xing528.com)

刀郎木卡姆是维吾尔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一如既往地传承于刀郎地区的草根阶层,从未受到过宫廷文人的整理和规范,因此,被学界称为最原始的维吾尔木卡姆。据说,刀郎木卡姆原本也有12套,现在能够搜集到的仅有9套,即孜尔巴亚宛木卡姆(又称巴希巴亚宛木卡姆)、乌孜哈尔巴亚宛木卡姆、拉克巴亚宛木卡姆、木夏乌热克巴亚宛木卡姆、勃姆巴亚宛木卡姆、朱拉木卡姆、丝姆巴亚宛木卡姆、胡代克巴亚宛木卡姆、都尕买特巴亚宛木卡姆。其中,“巴亚宛”即为“荒漠”之意。每套刀郎木卡姆一般由“木凯迪满”“且克脱曼”“赛乃姆”“塞勒凯”“色勒尔玛”五个部分组成。其中,除了“木凯迪满”部分属于叙咏歌曲外,其他四个部分所包含的乐曲均属于歌舞曲,也是刀郎麦西热甫的重要伴奏音乐。另外,通过录音实况我们发现,每套刀郎木卡姆的长度一般在6至9分钟不等,全部表演9套刀郎木卡姆约需一个小时。

3.吐鲁番木卡姆

吐鲁番木卡姆在整体结构方面被学界称为与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琼乃额满”部分最为接近的维吾尔木卡姆。据调查,现流传的各个版本的吐鲁番木卡姆都大同小异,现在能够搜集到11套,即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萨巴木卡姆、多浪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每套吐鲁番木卡姆由“木凯迪满”“且克特”“巴西且克特”“亚浪且克特”“朱拉”“赛乃姆”“赛勒克”“散板尾唱”等8个部分组成,11套吐鲁番木卡姆共计66首乐曲,全部唱完约需10个小时。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吐鲁番木卡姆中有“一或数支苏乃依奏旋律,三对纳格拉(铁鼓)和一支冬巴克(低音铁鼓)击节”[5]的鼓吹乐表演的形式。吐鲁番木卡姆的音乐相当热烈,大多数乐曲属于歌舞曲,在麦西热甫活动中均能够为舞蹈活动伴奏。

4.哈密木卡姆

与以上维吾尔木卡姆均属于板式变化体结构相异,哈密木卡姆则属于支曲(曲牌)连缀体的结构,这与其地处新疆东大门的位置不无关系,使得他能够获得多元文化的滋养。据调查,哈密木卡姆现在也有12套之多,它们是琼都尔木卡姆(又称《我走遍天下》)、乌鲁克都尔木卡姆(又名《哈伊哈伊月兰》)、穆斯台赫扎特木卡姆(又名《亚勒吾孜托云》)、恰尔尕木卡姆、胡甫提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又名《加尼凯姆》)、穆夏威莱克木卡姆(又名《医治你心病的良药》)、乌孜哈勒木卡姆(又名《代尔迪里瓦》)、都尔木卡姆(又名《你让我好苦》)、拉克木卡姆(又名《唱吧,我的夜鹰》)、依拉克木卡姆(又名《〈大〉你让我好苦》)。其中有7套木卡姆含有两个分章。每套哈密木卡姆由木凯迪满部分后加10至20余首民间歌曲和歌舞曲构成。12套哈密木卡姆共有258首乐曲,全部表演一遍也需要10个多小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