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价值观开放地传承与保护:以维吾尔木卡姆的民族音乐学为例

音乐价值观开放地传承与保护:以维吾尔木卡姆的民族音乐学为例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多方力量的加入与民间自然传承力量的遥相呼应、里应外合,形成合力,从而使得当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多管齐下、更为开放的姿态呈现,并形成一种开放的社会潮流。据此可见,正确的音乐价值观能够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引至更加开放的社会舞台,让全体社会成员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进而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一泽被后世的伟大工程中去。

音乐价值观开放地传承与保护:以维吾尔木卡姆的民族音乐学为例

我们知道,中国大部分的传统音乐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主要在族群内部(局内人之间)传承、传播与发展,它们也主要在族群内部发挥其多样化的实用功能并实现其多方面的价值,这就决定了传统社会中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状态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缺少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和交流。然而近年来,在“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的催化作用下,尤其是在“非遗”保护这一社会热潮的强力推动下,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普通民众(包括传统音乐文化的承载者),都逐渐认识到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目前他们已经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投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宏大工程中,以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譬如,我国各级政府从上到下制定一系列“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将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纳入学校教育传承渠道,为社会培养传统音乐表演和理论研究人才;社会各专业艺术团体运用多方途径将传统音乐资源纳入专业传承的渠道;音乐表演家、音乐理论家对传统音乐进行实践学习和理论总结,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专业创作提供“源头活水”;各类媒体将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宣传和传播,形成媒体传承渠道;等等。可以说,多方力量的加入与民间自然传承力量的遥相呼应、里应外合,形成合力,从而使得当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多管齐下、更为开放的姿态呈现,并形成一种开放的社会潮流。可以说,目前这一支由各社会成员或部门竞相参与的“非遗”保护大军以其势如破竹之力打破了传统音乐文化自然传承和发展的封闭状态。笔者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今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尽管这一开放的传承和保护力量在具体操作的实践中也可能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负面问题,但是其整体的积极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另一方面,就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而言,以往的学者多是关注音乐本身,将音乐视作标本,抽离其生存的文化语境,仅仅探索其音乐形态的规律和特征,这种狭隘的研究理念终究给人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多元发展,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也逐渐开阔,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统研究理念和成果进行了理论解构和反思,指出缺陷,明确方向,从而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将人类的“音乐概念、音乐行为、音乐声音”乃至与其生存的社会语境形成互动的整体纳入系统研究的范畴,此举打破了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狭隘视野,充分挖掘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元化价值,既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多样化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www.xing528.com)

据此可见,正确的音乐价值观能够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引至更加开放的社会舞台,让全体社会成员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进而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一泽被后世的伟大工程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