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物理学,培养核心素养

实践物理学,培养核心素养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实验或物理情景“重演”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过程,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实践物理学,培养核心素养

一、教学指导思想:打造“思维型”课堂

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主演”,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活动,从特定的物理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

高一物理教学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型课堂,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减少无效提问,通过有思维含量的启发式的引导、提问,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动脑、动手、积极思考,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主要以学生的参与、认知和是否达到学生学习目标为依据,不是以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为依据。

思维型课堂的核心是相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身心地参与课堂,调动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达到掌握知识、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创设生活中的物理情景,尽量让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内驱力,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攀登高峰的意志;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规律、建立概念;启发学生认识问题本质、掌握有效方法、从而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各种课型授课的参考标准

(一)新授课的教学环节

1.温习旧知,铺垫扎实

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新知的学习,及时复习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温故过程切不可“蜻蜓点水”,要铺垫扎实,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奇引入,激发兴趣

巧妙和奇特的引入新课的方式,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快速引领学生进入美妙、新奇的物理天地。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的方式要巧妙自然,尽量创设真实生活中新、奇、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引入环节不能喧宾夺主,应及时过渡到本节主干知识上来,此环节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

3.新知探究

概念和规律教学应加深理解,实验教学应注重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探究,让学生体验感悟。实验准备要充分、合理、可操作性强,现象明显,可见度大,能促进学生将物理实验现象上升为物理概念、规律,并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识。学生围绕自己的观察体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能及时抓住要点;教师适时点拨,师生互动、知识生成,总结提炼,归纳出物理规律。

课堂探究部分可以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进行,依据不同课型和知识的具体情况而灵活设计,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有思维含量,精讲多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提前通过集体教研找出学生容易出错和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点拨到位。

物理概念的学习要通过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能形成物理观念,提到某个物理概念能真正体验到它的物理意义,备课时充分利用课本上或教参上的科学漫步或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科技和生活中真正体验物理。

4.例题讲解,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这一环节是对这一节知识点应用的练习,例题和习题的选择应围绕制定的学习目标,题不在多而在精,题不在奇而在典型。教师要重视例题的讲解,抓住突破这类问题的关键,以及学生的思维障碍点进行分析,重视对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总结和提炼,使典型习题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达到从一道题会一类题的目的。

5.拓展迁移(根据具体学情选择)

拓展迁移则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加以综合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题目选择要有典型性,有梯度且适度,避免重复练习。

6.归纳总结、回扣学习目标

这一环节,简单说就是师生间进行的课堂小结,回扣学习目标,通过小结体会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巧妙的课堂小结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前后知识的衔接。

7.布置作业

(二)新授课的各种课型特点

1.物理概念课,集中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要抓好几个环节:

(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景,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符合教学要求,贴近学习生活,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掘未知、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物理情景。常用的办法有:

(a)运用实验。运用物理实验来展示相关的物理现象,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包括成功与失败的实验),创设的物理情境越新颖形象越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兴趣。

(b)创设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观察过许多应用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和实例,利用这些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创设出良好的物理情景会更有说服力。

(c)充分挖掘新旧知识间的逻辑。新概念往往与学过的物理规律及物理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关系,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把新概念自然地引出来,也能创设学习新概念的良好物理情景。

(2)进行思维加工。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实验等感性认知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参透物理概念,就需要在他们获得足够感性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感性知识进行有效的思维加工,体验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精炼的语句将这个概念的内涵表达出来,至此,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概念课。

(3)用。一旦形成概念认知,需要及时给学生提供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练习机会,将抽象的概念认识回归到实际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去,使之在运用概念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概念,体会到学习的成效,会更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主动性。

2.物理定律、规律的教学,体现“重演”的过程

物理定律、规律、定理课的教学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创设利于发现问题、探索物理规律的情景

(2)老师带领学生在创设的物理情景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物理规律。

利用实验或物理情景“重演”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过程,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

(a)交流讨论物理规律的意义,包括对“文字表述”含义的推敲,对“公式”“图像”和“截距”物理意义的明确。

(b)讨论和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c)讨论所学物理规律与相关概念、公式、定律间的关系。

(4)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典型例题,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深化对物理规律的确切理解,逐步领会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思路。更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景来参透物理规律,并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实验课教学中,集中体现在“探究”二字

(1)实验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自主操作实验,体验物理魅力。

(3)合作式的实验教学法促进知识的交融。

(二)讲评课不仅在于“讲”更在于“评”

1.课前准备

(1)精心挑选题目组成测试试卷: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组题,难度适中,有区分度和梯度。试题的选取要立足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原则上要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www.xing528.com)

(2)课堂测验:测验是学生最好的独立思考活动。要严格测验过程,限时训练,让学生集中思考。

(3)评阅试卷

(4)做好有关的数据统计,具体操作可分为以下几项:

(a)统计题目出错人数、出错的群体、错误类型。

(b)对学生集中出错误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准错误根源,制定针对此类错题评讲的具体措施。

(c)对试卷中学生的好解法进行整理,评讲时一题多解,促进全班的共同提高。

(d)统计分析其对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物理方法的掌握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设计好针对性训练。

E.依据考试统计分析情况,教师设计出“补救学案”,引导学生再去复习知识,深入理解解题方法,学案的制作要紧扣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2.教学环节

环节1:自我纠错

学生自己首先进行试卷分析,对出错的问题进行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牢,还是粗心大意,亦或是应是心理问题等。建议教师让学生制定属于自己的考试日志,对自己每次的进步和不足进行有效评估,能更好的指导下一步的学习。

环节2:合作交流

留出时间让学生之间交流,老师和学生个别交流。给学生表述、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可以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处理此类问题的思维障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之不再出现此类错误,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警戒、示范作用。

环节3:精讲点拨

(1)按不同的归类方式确定要讲评的题目

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测试内容里的重点题目;二是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三是解决方法灵活多样的题目;四是有利于知识体系形成的题目;五是知识可迁移的题目;六是有利于物理模型建立的题目。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讲评应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让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做法,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将较多的时间用在错因分析、思路启迪上,避免“就题论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环节4:变式训练

教师讲出错多或不会的题目,学生当时听懂了,但是换个角度考察可能还是会出错。教师应当围绕该类问题再设计出一些变式练习和不同角度的考查题型,进行当堂训练,进行巩固和加深。

讲评课不能忽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在讲评之后再次反思自己的试卷和失误,整理知识和解题方法,理清今后考试应注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再提升、知识再升华,物理的学习才能由感性升级为理性,形成自己熟知的规律性方法思路。

(三)复习课,集中体现在“再认识”

若平时教学好比“栽活一棵树”,那总复习就是“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简单,育好一片林就需要下功夫。复习课基本教学模式为:重现——疏通——发展——归纳,具体程序为:

1.重现知识——引导学生重读课本

2.疏通知识——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

总复习阶段要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新授课教学时,不可能把所学的物理概念立刻放到较大综合的范围内去考察,为消除综合考察题型中概念应用类别的“卡壳”问题,教师必须进行排难、释疑的疏通式教学。

3.发展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具体做法为:

(a)相近性变拓。是在求解问题的方法、模型、规律相似或相近的情况下,变换问题的设问条件,拓宽问题的设问形式,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类化能力。

(b)阶梯性变拓。是把较为基础的物理情景,变形出呈阶梯性变化的物理问题,提高物理过程的迷惑性或复杂性。

(c)对比性变拓。设置相似相近的物理问题,启迪学生的比较性思维,提高其对相近问题的鉴别力和抗干扰本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d)反转性变拓。将物理问题的已知条件或设问角度进行巧妙的隐性反转,使其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4.归纳知识——教会学生专题小结

复习阶段学生学习就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方面形成熟练的思路和方法。鉴于此,就必须使学生能正确辨析出各类问题模型,其次是牢固掌握各类物理模型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专题小结:

一是指导学生对与本章有联系的问题模型进行分类。

二是指导学生对各类问题模型的特点、结构进行比较,对不同问题情景的内在联系、解题思路以及关键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简要写出专题小结。

三、教学效果的判断标准

判断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看是否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教学重、难点突破

教师能够合理地处理教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完成知识重点、难点的突破。

2.学生的参与度

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展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时间达到一定的比例;适时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与竞争,激发学习热情。

3.检测反馈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有梯度的适量例题,通过学生本节知识的达标率反馈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4.教师基本功

教学语言生动准确、无科学性错误、逻辑性强;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有效;板书规范、条理清晰、字迹工整;教态亲切、仪表庄重自然,师生信息交流自然畅通;选择实施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与调控能力强,环节紧凑、衔接得当,时间分配合理有效,并有一定的处理课堂生成的应变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