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裸藻科(Euglenaceae)介绍

裸藻科(Euglenaceae)介绍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裸藻属单细胞,顶生1条鞭毛,眼点明显,细胞以纺锤形为主,少数呈圆形或圆柱形等,多数种类表质柔软,身体易变形,少数种类形态固定。常见种类有绿裸藻、膝曲裸藻、三星裸藻、血红裸藻、尖尾裸藻、梭形裸藻等。b.膝曲裸藻,如图1-6-3 b所示。常见种类为宽扁裸藻、曲尾扁裸藻、瓜形扁裸藻、哑铃扁裸藻、旋形扁裸藻、扭曲扁裸藻等,如图1-6-4所示。

裸藻科(Euglenaceae)介绍

多数种类具有1条鞭毛,少数种类有2条或3条鞭毛,表质较柔软的种类,细胞形态易变。表质坚硬的种类,细胞形态较固定。有的种类细胞外具囊壳。绝大多数种类具有色素体,眼点明显,无杆状器。营养方式以自养性营养为主。

(一)裸藻属(眼虫藻属)(Euglena)

单细胞,顶生1条鞭毛,眼点明显,细胞以纺锤形为主,少数呈圆形或圆柱形等,多数种类表质柔软,身体易变形,少数种类形态固定。表质有螺旋形排列的线纹或颗粒。色素体1至多个,盘状、片状、带状或星状,呈绿色,少数种类因具有裸藻红素而呈红色,或无色。副淀粉形状多种,大小不等。在有机物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中,常大量生殖,形成膜状水华,如图1-6-3所示。

图1-6-3 裸藻属

a.绿裸藻 b.膝曲裸藻 c.三星裸藻 d.血红裸藻 e.尖尾裸藻 f.梭形裸藻

本属是裸藻门中种类最多也是最常见的属。常见种类有绿裸藻(E.viridis)、膝曲裸藻(E.geniculata)、三星裸藻(E.tristella)、血红裸藻(E.sanguinea)、尖尾裸藻(E.axyuris)、梭形裸藻(E.acus)等。

a.绿裸藻(E.viridis),如图1-6-3 a所示。细胞易变形,前端圆或斜截,后端尖尾状,表质有自左向右的螺旋形线纹,色素体星状,蛋白核具副淀粉鞘,副淀粉卵形粒状,鞭毛为体长的1~4倍,细胞长30~90μm,宽11~12μm。污水中常见。

b.膝曲裸藻(E.geniculata),如图1-6-3 b所示。细胞变形,圆柱形至纺锤形,前端圆或斜截,后端收缩为短而钝的尾凸起或渐尖,表质有螺旋线纹,色素体呈星状,2个,副淀粉呈小颗粒状。眼点明显,鞭毛与体等长。细胞长35~90 μm,宽10~22 μm。

c.三星裸藻(E.tristella),如图1-6-3 c所示。细胞变形,前端渐狭,后端渐细成尾状,表质有螺旋形线纹,色素体星状,3个,鞭毛与体长相等或稍短。细胞长42~79 μm,宽11~20μm。

d.血红裸藻(E.sanguinea),如图1-6-3 d所示。细胞变形,前端圆,后端渐尖尾状。表质具螺旋线纹,星状色素体,多数,副淀粉卵形或短杆形颗垃,多数,鞭毛为体长的1~2倍,眼点明显,细胞长35~170 μm,宽17~44 μm。为常见种类,条件适宜时,可在水面上形成膜状水华。

e.尖尾裸藻(E.oxyuris),如图1-6-3 e所示。细胞略可变形,近圆柱形,有时扁平,有时螺旋形扭转,有时可见螺旋形腹沟。后端尖尾。表质有向左的螺旋线纹,副淀粉2个,大型,环状,小的呈杆形或卵形颗粒,鞭毛短,为体长的1/4~1/2,很难观察到,眼点明显。细胞长100~450 μm,宽16~61μm。

f.梭形裸藻(E.acus),如图1-6-3 f所示。细胞不易变形,前端斜截头状,后端呈尖尾状,副淀粉2至多个,较大,长杆状。鞭毛为体长的1/4~1/3,眼点淡红色。细胞长160~311 μm,宽7~15 μm。池塘常见种类,污染水体也有生存。

(二)扁裸藻属(Phacus)

具有1条鞭毛,眼点明显。细胞扁平,正面观一般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有的呈螺旋形扭转。顶端具纵沟,后端呈尾状。细胞不变形。表质具纵向螺旋形排列的线纹、点纹或颗粒。色素体大多为盘状,多数。副淀粉粒较大,常1至多个,呈环形、假环形、圆盘形、球形、线轴形、哑铃形等各种形状,有时还有一些球形、卵形或杆状的小颗粒。分布广,常与裸藻同时出现,但很少形成优势种群。常见种类为宽扁裸藻(P.pleuronectes)、曲尾扁裸藻(P.lismorensis)、瓜形扁裸藻(P.oryx)、哑铃扁裸藻(P.peteloti)、旋形扁裸藻(P.helicoides)、扭曲扁裸藻(P.tortus)等,如图1-6-4所示。

图1-6-4 扁裸藻属(从胡鸿钧等)

a.宽扁裸藻 b.曲尾扁裸藻 c.瓜形扁裸藻 d.哑铃扁裸藻 e.旋形扁裸藻 f.扭曲扁裸藻

a.宽扁裸藻(P.pleuronectes),如图1-6-4 a所示。细胞呈圆形,尾刺尖向一侧弯曲,表质有纵线纹,副淀粉1个,大型,呈盘形或同心相叠的假环形。细胞长40~80 μm,宽30~50/μm,尾刺长12~18 μm。

b.曲尾扁裸藻(P.lismorensis),如图1-6-4 b所示。细胞长椭圆形,不对称,后端有一细长而弯曲的长尾刺,表质有纵线纹,副淀粉1~2个,常重叠成假环形。细胞长(不含尾刺)50~60μm,宽30 μm,尾刺长35μm。

c.瓜形扁裸藻(P.oryx),如图1-6-4 c所示。细胞呈卵圆形、圆形或梯形,尾刺短,弯向一侧,表质有纵线纹。副淀粉1个,大形,呈球形或假环形。细胞长30~42 μm,宽22~35μm,尾刺4长6μm左右。(www.xing528.com)

d.哑铃扁裸藻(P.peteloti),如图1-6-4 d所示。细胞宽卵形,尾刺短,尖锐,向一侧钩曲,表质有纵线纹,副淀粉1个,较大,细胞长32~40μm,宽23~30μm,尾刺长3~4μm。

e.旋形扁裸藻(P.helicoides),如图1-6-4 e所示。细胞沿纵轴旋转约2周,呈螺旋形,前端有两叉状的唇片,尾刺长而直。表质有纵线纹,其随细胞扭曲方向旋转,环形副淀粉1个。细胞长70~120 μm,宽30~54 μm,尾刺长32μm。

f.扭曲扁裸藻(P.tortus),如图1-6-4 f所示。细胞沿纵轴螺旋形扭转约1周,后端呈一长而直的尖尾刺。表质有纵线纹。副淀粉1至数个,呈球状或环形,细胞长69~112 μm,宽34~52 μm,尾刺长1.7μm。

(三)囊裸藻属(壳虫藻属)(Trachelomnas)

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形状多样,呈球形、椭圆形、圆柱形、纺锤形等,表面光滑或具点纹、孔纹、网纹、瘤、棘刺等纹饰,囊壳由于铁盐沉积,而呈黄色、橙色或褐色,透明或不透明。囊壳前端有一圆形的鞭毛孔,从此孔伸出1条鞭毛,细胞裸露无细胞壁,位于囊壳内,其特征与裸藻相似。眼点明显。色素体盘状,多数。有些种类色素体内还有蛋白核(造粉核)。裸藻淀粉小,圆形或短杆形,如图1-6-5所示。

图1-6-5 囊裸藻属

a.暗绿囊裸藻 b.尾棘囊裸藻 c.筛孔囊裸藻 d.矩圆囊裸藻 e.密刺囊裸藻 f.旋转囊裸藻

囊裸藻属是裸藻门常见种类,分布广,常在静水水体和缓流的淡水中大量生长繁殖。如在养鱼池中可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呈褐色或黑褐色云彩状水华,水呈黄褐色,甚至黑褐色。囊裸藻属的种类也是鱼池冰下水层中常见的具鞭毛的种类。常见种类有暗绿囊裸藻(T.eucholra)、尾棘囊裸藻(T.armata)、筛孔囊裸藻(T.cribrum)、矩圆囊裸藻(T.oblonga)、密刺囊裸藻(T.sydneyensis)、旋转囊裸藻(T.volvocina)等。

a.暗绿囊裸藻(T.eucholra),如图1-6-5 a所示。囊壳呈宽圆柱形,两端略圆形或平截,鞭毛孔具管状的斜领,领口平截,表面光滑,少数有点纹,鞭毛约为体长的1.5倍,囊壳长23~30μm,宽15~20μm,领高3μm,领宽4.5μm。

b.尾棘囊裸藻(T.armata),如图1-6-5 b所示。囊壳椭圆或卵圆,后端有1圈长锥刺,8~11根,略向内弯,长1~9μm。鞭毛孔有时具领状突起或低领;领口平截或具细齿刻。鞭毛约为体长的2倍。囊壳长32~40μm(不含刺长),宽24~30μm。

c.筛孔囊裸藻(T.cribrum),如图1-6-5 c所示。囊壳椭圆,表面有筛形圆孔纹,鞭毛孔具圆锥形的直领,向前渐窄,领口平截。囊壳长26~30μm,领高3~4μm,领宽约4.5μm。

d.矩圆囊裸藻(T.oblonga),如图1-6-5 d所示。囊壳椭圆,表面光滑,少数具领状突起,囊壳长10~20μm,宽10~15μm。

e.密刺囊裸藻(T.sydneyensis),如图1-6-5 e所示。囊壳长椭圆形,前端宽圆,表面有密集的针状锥刺。鞭毛孔具低领、宽,领口向外扩展具刺状齿列。鞭毛为体长的2倍,囊壳长31~45μm,宽22~26 μm,领高1~3μm,领宽6~10 μm。

f.旋转囊裸藻(T.volvocina),如图1-6-5 f所示。囊壳球形,表面光滑,鞭毛孔有或无,环状加厚圈,鞭毛为体长的2~3倍,囊壳直径10~25 μm。分布广,大量繁生时,水呈黄褐色,为常见种类。

(四)双鞭藻属(Eutreptia)

细胞具有2条等长鞭毛,基部各具有1个颗粒体,细胞呈纺锤形,表质柔软,易变形。具细线纹。色素体圆盘形,多数。副淀粉常呈球形或杆形的小颗粒,如图1-6-6所示。本属种类是海洋中较为常见的种类之一,尤其在污染的河口区更为常见。

图1-6-6 双鞭藻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