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农频道含量-《把脉中国电视》

提升农频道含量-《把脉中国电视》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区域定位和职能划分的不同,各级对农频道的运营模式、发展水平、经营状况各具特点。对农频道内容单薄、更新缓慢、制作粗糙,播出的对农栏目数量少、时间短。在6个对农频道中,含农量最高的是陕西农林卫视。部分频道的含农量不升反降。专业对农频道尚且如此,对农电视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可见一斑。

提升农频道含量-《把脉中国电视》

对农电视市场供给严重不足,首先表现在对农频道少。

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省级以上电视机构共开办对农频道7个[1]。其中,中央级频道1个,即CCTV-7;省级频道6个,分别是吉林乡村频道、山东农科频道、河北农民频道、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河南新农村频道以及陕西农林卫视。由于区域定位和职能划分的不同,各级对农频道的运营模式、发展水平、经营状况各具特点。但是,这7个频道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农频道只有5个,CCTV-7和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中对农栏目与其他类型栏目共享平台,只能算“准对农频道”。

从绝对数量来说,中央电视台共有15个中文频道,只有一个“准对农频道”,所占比例为6.67%。至2010年底,全国31家省级电视台拥有频道总数达244个[2],但只有6个对农频道,对农频道只占省级电视台频道总数的2.46%。如图3-1所示。

图3-1 省级电视台对农频道状况统计(2010)

值得一提的是,这6套对农频道中,只有陕西农林卫视是上星频道,其他频道都是地面频道,且在本台的排位相对靠后,例如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是浙江电视台的第7频道,河南新农村频道是河南电视台的第9频道。

对农频道不仅数量少,含农量也普遍偏低。对农频道内容单薄、更新缓慢、制作粗糙,播出的对农栏目数量少、时间短。在6个对农频道中,含农量最高的是陕西农林卫视。2010年升级优化之后,对农栏目达到9个,占频道栏目总数11的81.82%;含农量最低的是山东农科频道,开办对农栏目3个,仅占频道栏目总数13的23.08%。其余几个频道的情况也不乐观: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为42.86%,吉林乡村频道为40.00%,河南新农村频道为31.58%,河北农民频道为 31.25%。根据以上数据,5/6的对农频道含农量低于50%。如图3-2所示。

图3-2 省级对农频道含农量统计(2010)[3]

为了提升频道的关注度和收视率,不少对农频道选择用娱乐类节目、综艺类节目、都市类节目和电视剧来吸引受众。对农栏目数量少、时间短,丢失了原本的频道主体地位,甚至沦为填补电视剧、娱乐节目空白时段的“可选项”。例如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近两年成绩斐然,是对农频道中影响力和收视率比较理想的频道之一,其麾下5档对农栏目在当地农民受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频道也免不了凭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来抢占市场。以2009年11月26日的播出状况为例,当日农民频道共播出节目18个,其中,与“三农”直接相关的节目3个,分别为《“三农”最前线》《致富情报站》《村里这点事》,重播节目6个,影视类节目7个,综艺类节目2个。如图3-3所示,“三农”节目仅占当天播出节目总数的17%。 (www.xing528.com)

图3-3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节目播出情况统计(2009年11月26日)

一年之后,形势并未出现好转。2010年11月26日,农民频道共播出21个节目,其中与“三农”有关的仍然是《“三农”最前线》《农博士在行动》《村里这点事》3个节目,重播节目8个,影视类节目6个,综艺类节目1个,专题类节目3个。如图3-4所示,对农节目仅占当天播出节目总数的14%。

图3-4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节目播出情况统计(2010年11月26日)

由此可见,在电视行业极速发展的今天,对农频道进展缓慢,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其他电视频道。部分频道的含农量不升反降。专业对农频道尚且如此,对农电视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可见一斑。

[1]除特殊标注外,本节所用数据均由笔者所主持项目组自主统计、采集、整理。 统计渠道是电视播出情况监测、电视台网站和到电视台调研,统计截止时间 为 2010 年 12 月 31 日。

[2]此处数据不包含付费频道、手机频道、移动频道。

[3]重播栏目不计算在内,同名剧场按一个普通栏目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