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在时间上与空间的“在场”对应。“在场”努力解决在公共空间维持存在(在社会空间中让人看见)的困难问题。我所谓的“归档”是个人时间管理的习惯,个人力求管理自己不断生成的大量信息候选项的痕迹,使之成为可以接受的东西,甚至成为可以把握的历史。许多作家注意到,互联网接入日常生活(个人和机构的生活)使信息流彻底改变,使其在社会秩序里的作用彻底改变了。吉登斯论及信息储存在建构国家权力里的作用,这一洞见依然宝贵。但他的洞见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那时,信息还是靠物理手段储存,储存在紧锁的深宅大院里【89】。如今,布鲁斯·宾伯(Bruce Bimber)指出,一切信息都挤进目前,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库: 新闻公告和报纸内容,竞选信息,政治传播、基本的讨论。他说,“过去的信息可以今天获取了”,换言之,人人都能上网【90】。过去分离的领域——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如今联系起来了,联系它们的纽带是新的归档功能: 优视网是文化档案库,你可以在这里搜寻你喜欢的老电视节目里模糊的片段,并立即将其传递给你的朋友【91】。第六章将要讲述“归档”对政治人士(尤其群体和机构)的含义。
眼下,让我们集中讲个人的习惯。人人都有留下个人履历的欲望【92】。当代社会行为人超量的媒介材料生产对归档构成新的压力问题: 谁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他们在网上“在场”的历史,使之对未来人而言不至于是随意放置的一团乱麻呢? 这里有更宽泛的伦理问题(见第八章);同时,新的实践类型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至少是准解决办法。请考虑日益增加的“保存人生印记”(life-caching)的举措,即人生档案的控制管理,亦考虑脸谱网最近发布的时间线(Timeline)专栏,马克·扎克伯格宣称,这一专栏将“帮助你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过去,归档的主导形式是日志或照相簿,两者各有一点特殊的宗教语境或休闲语境。如今,跨个人(trans-individual)的语境正在网上涌现出来,这是共享归档材料的语境: 闪客或喀嚓鱼等照片共享网站,以及数不尽的其他网站【93】。(www.xing528.com)
网上保存照片日益普及。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和罗普克(Røpke)指出【94】,摄影术正在成为莎茨基所谓的“整合性习惯做法”,这是将个人记忆、集体纽带和社群的历史生产结为一体的社会演进方式。这种“归档”方式和空间指向的“在场”越来越紧密地连在一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