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占琳
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时任北伐军总参谋长的白崇禧将军本是回民,初到北平之后,深感回民教育的低下和落后,他联络任职于北平市政府参事的回民孙绳武,邀请回族上层人物”西北五马”之一的马福祥和北洋政府教育部代部长马邻翼等人共同倡议在北平牛街创办回族学校。
牛街位于北平市西南隅,呈南北走向,街道仅有1.41平方公里,却汇集了回族、汉族、满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23个民族,共5.4万余人,而尤以回民众多。
白崇禧领头出资,报请国民政府批准,将牛街30号原清朝“南营守备署衙门”旧址作为校址,创办了“北平清真中学”。白崇禧担任董事长,马福祥、马邻翼为副董事长,常务董事孙绳武为第一任校长。
学校的创办,顺应了历史潮流,前来报名的学生众多。至1930年已有高中、初中班各10班,应广大回民要求又设附属小学五部。北平清真中学成为全国最早的第一所回民中学。
1930年国民政府对教会学校进行整顿,北平清真中学虽未遭禁止,但以“清真”的宗教名字不予批准立案。因回族大量人口分布于西北,又适逢当时民国政府提倡开发西北,巩固边陲,所以学校向政府提出以“西北”命名的意向。仿照“中国公学”“南洋公学”的先例,学校拟更名为“北平西北公学”。1931年3月获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并增设师范班,同时责令国民政府财政部每月拨发补贴,大大提高了学校地位。同年,白崇禧指示校长孙绳武编写校歌。由孙绳武授意,语文教师仁化远撰写了歌词,音乐教师荣在林为校歌谱曲。
1934年7月,西北公学第一期毕业生毕业,恰逢北平市举办中等学校毕业生会考。为了参与会考,在北平赶办立案手续,但“西北公学”无法与其他中学并列,遂改名“西北中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北平西北中学被日寇占用,学校大部分师生流亡南下。孙绳武在南下途中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特派员”,与董事长白崇禧等人共同决定在成都和兰州再办西北中学,由此分别诞生了“成都西北中学”和“兰州西北中学”。
原北平西北中学校门
《西北中学校歌》自诞生迄今80余年,因年代久远,曲谱佚失无考,只有歌词传承下来。
西北中学校歌
(仁化远词 荣在林曲)
1931年
西北大地茫茫万里无疆,
山河势壮禹甸①号雍凉②,
虎视龙兴③历秦汉唐,
统御诸夏④声威震远荒⑤,
中世⑥递降士民风教⑦渐被天方⑧,
贤豪出没英雄腾骧⑨,
念先民之伟绩,悠然神往,
唯我学校,作育⑩多士跻跻跄跄⑪,
式展新猷⑫,载启其光⑬,
踵武前轨⑭,永奠⑮我家邦⑯。
注释:
①禹甸: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②雍凉:雍州、凉州统称,代指西北。雍州,古九州之一。《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即山西、陕西间的黄河至河西走廊地区。为秦国领土。凉州,古地名,即甘肃省西北部的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③虎视龙兴:《班固赋》:“周以龙兴,秦以虎视。”龙兴喻王者兴起,虎视形容威武之状。
④统御诸夏:统驭,控制。诸夏,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亦泛指中国。
⑤远荒:指边远荒凉之地。
⑥中世:即中古。上古时期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时期,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王朝为界,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即秦王朝建立至清朝。
⑦风教:《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后以“风教”指风俗教化。
⑨腾骧:奔腾。形容高昂超卓。
⑩作育:培养,造就。
⑪跻跻跄跄:人才众多。
⑫新猷:新的谋略,指建功立业而言。
⑬载启其光:发扬光大。
⑭踵武前轨:踵武,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前轨,前人立下的榜样。
⑮奠:定,使稳固,使安定。
⑯家邦:本指家与国,亦泛指国家。
“西北大地茫茫万里无疆,山河势壮禹甸号雍凉。”《西北中学校歌》一开篇,便将视野定位在广袤辽阔的西北,且以“山河势壮”状写其特点,显得气势宏伟,寥寥数字,渗透的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青海长云、楼船夜雪,既凸显西北江山多娇,又妙点校名蕴含深意,显示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禹甸号雍凉”以下至“贤豪出没英雄腾骧”句,刻画出了一幅深厚久远的华夏文化传承图。西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辐射中心。春秋即为雍州之地,及至汉唐,乃至明清,文化发达,英雄辈出。几句概括,让学子感受秦砖汉瓦、唐诗宋词的隽永,丝路古道、文化交融的盛境,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悲壮,游子行吟、思妇倚窗的离愁。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必然是莘莘学子濡养精神、启迪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念先民之伟绩,悠然神往”一句承上启下,“式展新猷,载启其光”言办学方向,即以新文化的思想,发扬光大,培养学生。“踵武前轨,永奠我家邦”则陈述了西北中学的培养目标,是造就继往开来、为国家安宁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整首校歌,立意高远,气势磅礴,吟唱其间,必然会激发历代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励其为国家兴旺而勤奋学习的信心。
附:
西北中学建校八十五周年咏怀六百字
(李新连)
初创:1928—1937
中学名西北,育人称有方。
发轫在北平,弦歌动广阳①。
勤俭与敬信,立则马福祥②。
嘉言遗后昆:处世须正方。
声誉日鹊起,名流盛赞扬。
赠珠髯翁于,遗玉少帅张③:
乾维毓灵秀,公勇映日光④。
殷殷寄厚意,字字皆琳琅。
先贤重师道,垂范万世长。
西迁:1937—1965
芦沟晓月坠,倭寇掠虞唐。
烽火燃巷陌,硝烟笼芸窗。
京华顿憔悴,文物西迁忙。
行行重行行,道路阻且长。(www.xing528.com)
饥来觅野果,渴甚饮泥浆。
西北边陲鄙,金城颇荒凉。
移帐兰山下,俊彦集一堂⑤。
敝庐作黉舍,露野诵诗章。
时危固元气,多难能兴邦。
弦歌彻九天,文脉赓汉唐。
浩劫:1966—1976
忽忽狂飙起,师生皆悚惶。
良师成罪囚,典籍火烧光。
大旗做虎皮,魑魅恣癫狂。
文明摧残尽,道德皆沦丧。
亦有抗脏士,戴罪倚门旁⑥。
含诟究学理,忍辱著新章。
亦有二三子,心喜翰墨香。
偷习数理化,背人记文章。
十年浩劫尽,硕果大凋亡。
启智教化地,几近野蛮乡。
中兴:1976—1996
一夜春风来,云开露曦芒。
庆云腾空起,瑞气绕华邦。
宿儒重振衣,少俊传芬芳。
尽吐郁悒气,发愤图国强。
管理从人性,育才重课堂。
德教与智育,并重不相妨。
烛照迎旭日,读书伴花香。
沧海探骊珠,绕指百炼钢。
师生同精进,鲲鹏御风翔。
积垢磨拭尽,明珠发奇光。
踬踣:1997—2008
寒潮伴商潮,浮云蔽日光。
浅白行其道,厚黑意洋洋。
更有无节藤,攀附自张狂。
井蛙空鼓吹,鸾凤远高翔。
兰畹遭冷雨,蕙圃被雪霜。
芳草自荣枯,疏桐叶半黄。
嘉园蒙灰尘,荊棘绕松篁。
卓荦有真士,孤立难主张。
瑾瑜自怀握,矫首望八荒。
踬踣复踬踣,康庄变羊肠。
奋起:2009—2012
否极思泰来,振衰人共望。
时催三春雨,荒径闻花香。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⑦。
课堂讲高效,学生尽所长。
雏鹰与幼凤,振翼习飞翔。
专业求发展,教艺须精良。
天道本酬勤,校园见乘黄⑧。
三载获小成,期定大有方。
碧绿叠苍翠,众手创辉煌。
2013年7月16日初稿
2013年7月29日改定
注释:
①广阳:秦汉时北京曾是广阳郡治所,代指北京。
②立则:确立规程,制度。此指西北中学校训。西北公学成立时,马福祥题校训曰“勤俭敬信”。马福祥(1876—1936年),字云亭,回族,民国十七年国民党二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候补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后历任国民政府青岛市市长,安徽省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职。马福祥好读书,善书法,喜欢接近汉族中上层人士。自称“戎马书生”,相识之人,诩为“儒将”。晚年,自书“贺兰舞剑,青山立马,沧海擢缨,长江观潮”,叙其经历。马福祥在宁夏创立了蒙回师范,在北京资助成达师范、西北公学(后改名西北中学),在兰州、临夏、包头等地设立学校30余处。
今兰州市西北中学校门
③髯翁于:指于右任。少帅张:指张学良。赠珠、遗(wèi)玉,指于右任、张学良为西北中学的题词。于右任(1879—1964年),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张学良(1901—2001年),汉族,字汉卿,号毅庵,籍贯辽宁海城,祖籍河北大城。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陆军一级上将,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④西北中学初立时名西北公学,于右任题赠“公勇双至”,张学良题赠“乾维灵秀”。于右任、张学良的题词复制件存于兰州西北中学。
⑤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西北中学西迁兰州、成都办学,分别名“兰州西北中学”“成都西北中学”。这两所学校现分别为甘肃、四川两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⑥抗脏(kǎng zǎng):不屈不阿,坚强。《红楼梦》第五回《世难容》:“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也作“肮脏”“抗髒”。
⑧乘(chéng)黄:传说中的神马名,泛指良马。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此处喻优秀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