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桂文
费尽了殷勤教子心,激不起好学勤修志。
恨不得头顶你步青云梯;恨不得手扶你折丹桂枝。
你怎不寻思?试看那读书的千人景仰,不读书的一世无知。
读书的如金如玉,不读书的如土如泥;读书的光宗荣祖,不读书的颠连子妻……要学宋状元联科及第……要学苏学士文章并美天下听知。
倘再不然,转眼四十、五十,那时节……也是日落西山,还有什么长济。
又不须你凿壁囊萤,现放着明窗净几,只见你白日里浪淘淘闲游戏,到晚来昏沉沉睡迷迷。待轻你,全然不理;待重你,又恐伤了父子恩和义。勤学也,由你;懒学也,由你。只怕你他日面墙悔之晚矣……
道光十五年岁次乙未秋九月重阳日
主人录 高士林(章)
这是青城高家学里校艺亭前悬匾上由高士林书的《南阳柴先生训子格言》。高士林是青城高家学里的创建人。
高士林为什么要建学里?这还得从头说起。
黄河第一千年古镇青城,面山枕河,历史悠久,有秦长城、汉屯田、唐修龙沟堡、宋筑狄青城、明设守备府。青城介于皋兰和榆中之间,“山川之灵秀、姓族之繁衍、习尚之敦朴、人才之辈出、艺术之精研、物产之丰特,地虽弹丸,名侪县区”。
青城是全国有名的水烟之乡。明末清初,水烟传入黄河岸边的青城。青城各家族充分利用丰富而便利的黄河水,修水车,筑引水码头,在沿河一带广泛种植水烟,并积极兴办水烟作坊,加工水烟,产品远销京津、东南沿海及云贵地区。丰厚的水烟利润使青城的经济空前繁荣,由原来军事意义的城堡变成方圆百里的商贸中心,于是青城大姓开始扩宅院,置园林,修庙宇,盖戏楼,建家祠……富裕的青城人开始把目光从200多家水烟作坊上收回来,瞩目于启蒙开智与功名科考。正如《顾氏家谱》中所说:青城“居民敦朴,不尚浮华。士习诗书,农勤稼穑。崇儒术,延名宿,为子侄师,致敬尽礼……”于是,各大家族争办家塾,聘名师。青城的塾师,有从外地请来的名师,如张珌、李廷榜;有本地名师,如李欣荣、张西铭、韩兆吉、罗蔚春、魏武昌、刘理堂、顾视清、李邦栋、李秀成、李雨亭、高冠甲等;也有在外地书院任教的张锦芳、顾名、滕烜、张兆南、李绍晟等。
从现存的文献看,青城最早办私塾的是瓦窑子魏家,魏光国于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考中文举人,他的两个哥哥魏际豫、魏际魁为贡生,弟弟魏际泰为寿官。他们的私塾年代久远已无可考。
之后,青城较早的私塾有建于清仁宗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大户张建亭平安塾。其他还有:祠堂里办的,如集祯祥(王姓)、大成(滕姓);烟坊里办的,如罗家洞洞学坊、振兴王高房子;园亭里办的,如永顺成(罗家)延春别墅、保寿堂(刘家)竹林轩;寺庙里办的,如旧城大佛寺、下磨龙王庙、墩湾子龙王庙、上坪菩萨庙;在家里办的,如高冠甲、罗蔚春;有在独立的院落办的,如兴顺恒(吴家)的学脑(在巷子最里面,比较僻静之处)。
其中影响较大、建筑规模最大的义学(免费的私学)则是建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的源兴家学里。“源兴”是由高生芝创办的水烟作坊。源兴号烟坊经营有方,财力雄厚,高生芝供弟弟高士林读书。高士林却屡考不中,他在自家的果园里建了一座“竹山居”,也叫“怡园”,为高氏后裔读书之学堂(即私塾),故此园本地人均称“源兴家学里”或“高家学里”(青城人把私塾、学堂、学校习惯上都称为学里)。
高家学里的建筑设计匠心独具,构建奇巧:室外,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假山鱼池,修竹翠柏,名花异卉,奇果珍蔬;室内,古碑帖壁,名画悬廊,图书鼎彝,琴棋书画,翰墨飘香。步入此园,登楼览胜,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既是教子课儿的好学堂,又是名人雅士休闲赋诵之佳境,因此人亦称此园为“条城(青城)第一园”。
高家学里的建筑精华是位于园之东南处的建筑群,此建筑群有门、庭、屏、楼、阁、廊、桥、山、洞、斋、庵、院等。门额上题“竹山居”三字,进门正南叠一长10米、高4米的假山,怪石嶙峋,挺拔峭峻。假山西侧长修竹数百竿,一年四季,此竹持节凌云,翠绿欲滴。意为这里的学子须有山一样的稳重厚道,竹一样谦虚有节。这也是主人命名此园为“竹山居”的原因。
青城书院
在“竹山居”园门与假山间的中段东侧有一屏门,共12扇,起隔断装饰作用。屏门内,正北建三间出檐堂屋,名曰“问月舟”,其实就是学里的藏书室。“问月舟”中悬名家书画,侧面墙壁悬一木匾,东西设书架立柜数个,书架置图书数百册,柜中摆放酒具和祭器。门上挂着工艺精湛的刺绣檐幔一架。明柱挂瓦对楹联一副:“静观浮世人宜淡,闲伴名花梦亦香。”
高士林的儿子高钰曾写道:“我家有问月舟,盖先君子课读儿孙之处也。四面环窗,左右垒石成山,一沼蓄水池,鱼游其中,清澈见底……”
园内南面建一座两层四角形小木楼,此楼外形酷似青城城隍庙钟鼓楼,飞檐翘角,玲珑典雅,名曰“魁星阁”。楼上供魁星爷木主,楼下供孔圣人木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魁星爷是掌管文教、考试的神灵,孔子是中国的文圣人。每年到孔子和魁星的祭祀日子,高家学里的学子们都要对他们毕恭毕敬地祭祀,希望保佑他们高中榜首,走上仕途。
魁星阁南面架一座天桥,天桥与魁星楼二层相连,桥中段有一株一人不能合抱的垂柳穿桥而长,桥上行人从垂柳两旁来往。春夏,微风拂面,垂柳袅袅,尤其是傍晚时分夕阳映柳,金辉四射,来此佳境更有一番情趣。天桥南面建有一“笔洞”(又称“字桃洞”),洞内有壁帖古碑版,是学子们练字的样板。“笔洞”南面建有一座“百尺楼”。笔洞西通回廊,回廊与笔洞相对而建,中可见天,长约4丈。廊前置木栏。廊后壁帖拓印的圣人经典、警句名言,以熏陶和激励学子。廊西通四合院,入门处额题“香雨庭”,系四合院之名。院内有坐北向南的三间悬楼。开门登楼,可见怡园之全景。此楼屋檐下悬一“兴起人龙”的匾额。堂屋东西建耳房各两间,东西厦房各三间,都是学子们学习和住宿的地方,是高家学里的核心所在。四合院南面建亭三间,名曰“校艺亭”。亭中间一间靠南墙建一高二尺余讲演台,是教师授课、学生演讲、技艺比赛等活动的主要场所,故名。
本文开头由高士林书的《南阳柴先生训子格言》匾是其中之一,就挂在“校艺亭”。另一块劝学匾文为:
莫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莫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家若贫不可因贫而弃学,家若富不可恃富而惰学。贫而勤学可以立身,富而笃学可以光荣。惟见学者贵显,不见学者无成,是以学者乃为君子,不学则为小人,后之学者各宜勉之。
西安 张玉德书
张玉德,清代西安户县书法家。为人做事生性耿直,不慕科举仕途,不贪封妻荫子之事,唯平生专心致力于诗词书法研究。其书法博采众家所长,擅长行草,独创一格。《雁字回文诗碑》为书坛艺术珍品。他的作品石刻《经呈寺法派碑》等曾在上海石印社刊行,人称“肥不露肉,瘦不露骨,珠圆玉润”。当时求书者“门阈为穴”(踢破门坎),但非正人君子,他又不肯为其书写。偏偏却给高士林写了匾,说明他对高士林人品的赞赏。(www.xing528.com)
屏门内西北角上有一用土堆成的假山,假山上建一“友石庵”。澹香斋就在问月舟东侧的一个小门之内,是主人参神拜佛读经习书之所。
高家学里不仅建筑奇特,而且园内所植奇花异草、所养鸟兽虫鱼也稀奇珍贵。
高家学里和高冠甲的私学反映了青城私塾的一些共同特点。
满腹经纶的高冠甲17岁去考秀才,家里都已把考上后才能穿的蓝袍子缝好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竟没有考上,高冠甲一气之下撕碎蓝袍,发誓永不考学。这时有人把自己的子弟送到他家请他教育,这样他就成了一个年轻的塾师。这一教就是一辈子,青城人尊称他为高冠甲师。
高冠甲师的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有的甚至比他大几岁。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高冠甲师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规定,符合我国教育的传统。
高冠甲师的教学时数,可分为“短学”与“长学”两类:“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学生(一般人家的子弟)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记账、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对学生的要求高,目的是要考取功名。
高冠甲师的教学方法和大多数私塾一样,因材施教,教学根据不同人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智力因素,安排不同数量、不同进度的课业。这样既不限制聪明学生的读书速度,又保证了智力较差的学生能踏实地慢慢掌握学习内容。
高冠甲师对学生要求极严。他在教本的最后一页随手记了这样一件事:二月十八日清明庙会,爬上隍庙戏台的白双喜子数人各责打四板子,当天早上没有来上学的高八奎数人各责打六板子。
严师出高徒。高冠甲师过生日时他的学生翰林罗经权、举人高炳辰等给他送了蓝底金字的“如坐春风”大匾,可惜的是这块匾在20世纪60年代被刨平改做了装粮食的柜子。
高家学里和高冠甲师的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依次为识字,习字,诵读,作对联,作文。如今,高冠甲师的后人家里还保存有他曾批改的作文和学生的课表。
青城书院山长室
先说识字。塾师教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识字课本,有个共同特点:句子短小,句式整齐,四声清楚,平仄互对,音节易读,字型很大。即使不很聪明的儿童,也很容易诵读,琅琅上口,很快读熟,句子读熟了,字也记牢了。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单音、四声音节的特征,充分发挥了儿童时期记忆力特强的优点,也弥补了儿童时期理解力差的欠缺。突出记忆力的发挥和锻炼,这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汉字启蒙教育最有效、最成功的特点。
再说习字。习字课从塾师扶手润字开始,也就是塾师手把手地教写字,再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同时先用削尖的毛笔状的小木棍在沙盘上练习写字;过半年时间就开始用红土泡成红泥水,用毛笔蘸红泥水在方砖上写字;之后用毛笔蘸墨在厚硬的纸板上写字,为了节省,写的时间一长,就把纸板上的墨刮下来泡在砚台里反复使用。
然后是诵读。读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教法大多为塾师先教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逐句讲解。高家学里的读书教育,教师教读句读,重视字形、读音,区分四声。学里对学生背书的要求特别高,所学的古文除了《增广贤文》和《论语》外,还有《乡党应酬汇编》《诗经》《楚辞》《幼学》《唐诗三百首》《女儿经》《教儿经》和《童蒙须知》等等。
接着是作对联。学童粗解字义后,塾师就先教学生背会《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再讲对联常识和作对联的方法。然后由塾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由一字对,到二字对,到三字对直至多字对,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较为有趣。
学里的学生“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古文观止》等,并开始学习作文,作文需要讲求严格的格式和套路,但主题一般却是对乡间邻里最近发生的事情发表看法。由于科举取士深入人心,学里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高士林、高冠甲尽管没有走上科举之路,但依然以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科举制度,鼓励子弟及学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成就功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建学里、办私塾就是为在此学习的学生们创造一个学习文化知识和陶冶性情的良好环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此胸怀的熏陶引导下,高氏家族出了不少人才:进士高鸿儒、举人高炳辰、贡生高鸣桂,高士林之子高柳江、高鈺,侄高锐,孙高隽征,重孙高檏等。他们读书有成后就开始给人们写对联,代写书信,写分家文书,写地契房契,写祭文,当礼宾,抄家谱,会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应酬,很快就融入了生活,以学识渊博、品德淳朴备受尊重而享誉方圆。
这样,读书不仅是为了谋求政治地位,受人敬重,更是为了提升个人品位、家庭地位、家族地位,提高社会话语权,加强家族生存实力。所以青城人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整个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人与人比学问,家与家比子女,族与族比人才。不比四合院的多少,不比烟坊的规模大小,不比穿戴与吃喝(生活条件),只比子弟念书是否成才。“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春联就是写照。于是,青城家家有读书声,户户有读书人,族族有家学堂。很多青城人读书取得功名后到外地担任教授、教谕、学正、训导等教育官职,进士、举人、孝廉、方正担任行政官职。
青城书院的砖雕
读书明理,考取功名,荣耀门庭,渗入青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人出青城,渡黄河,翻南山,跨北岭,走向他乡,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停下教书识字,收徒开馆。青城在清末民初就是文化的输出地,大大地促进了周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虽然学里系高家私学,但高士林、高冠甲并没有拒绝其他学子,都曾接受过多名青城其他姓氏的弟子,高士林还给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住宿和学习用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塾,而是开了青城书院教育的先河,属于典型的家族义学。
高士林、高冠甲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和积极豁达的教育胸怀以及高氏家族的教育硕果,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青城人,让他们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光辉前程,才于清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集体集资创办了惠及整个青城的青城书院(创甘肃乡办书院先例且现存最完整,其分校六德书院建于1844年)。可以说,以高家义学为代表的青城私塾不仅为当时青城的文化、经济、教育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青城书院打下了坚实的理念基础。
1949年秋,青城突降暴雨,高家学里由于排水不畅,遭洪水浸泡,建筑受损严重,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拆除。
如今,只有百年梨树的年轮吟唱着昔日的秀美,破旧的“兴起人龙”匾折射着历史的沧桑,发黄的塾师曾批改过的作文和学生的课表记录着学里的百年馨香,横卧在园中的假山残石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