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教育思想巨匠-杨万贵

兰州教育思想巨匠-杨万贵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兰州百合是全国四大百合品系之一,也是唯一味甜可以食用的百合。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曾评价:“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更堪称世界第一。”1999年经农业部食用检测中心检测,兰州百合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并获“中华老字号”称号及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

兰州教育思想巨匠-杨万贵

杨 枢

20世纪40年代,诗人张思温路过南山一带,看到这里山坡多种百合,曾吟诗云:

陇头地厚种山田,百合收根大若拳。

三载耕畲成一获,万人饮膳值新年。

金盘佐酒如酥润,玉手调羹入馔鲜。

寒夜围炉银烛耀,素心相对照不眠。

此诗不仅写出了百合种植、上市时间,而且写出了百合的栽培特点及过年食用的民俗

兰州百合是全国四大百合品系之一,也是唯一味甜可以食用的百合。其鳞片包含紧密,色泽洁白,肉质肥厚,有很高的食用、药疗和观赏价值。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曾评价:“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更堪称世界第一。”1999年经农业部食用检测中心检测,兰州百合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并获“中华老字号”称号及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

作为兰州特色农产品,百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而它的种植、栽培过程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

兰州百合的创始人,也就是从外地引进兰州种植、培育和最早经营的人叫杨万贵,字德庵(1823—1902年),世居兰州市南乡黄峪沟王官营村,务农为业,他与其兄杨万富靠祖遗17亩山坡旱地借以糊口。兄弟两人除了耕种自己的薄田外,还经常给别人打短工,勉强维持温饱。清朝咸同之交,西北地区发生河湟回变,河州(临夏)的反清回军攻占黄峪沟,杨家老大万富罹难于兵燹之灾。老二万贵被迫外出逃难,离乡背井,颠沛流离,沿途乞讨或打零星短工,辗转流落到灵台、陇东庆阳,陕西长武、彬县一带,为当地农民做长工。由于他为人质朴诚实,精通务农技术,受到当地雇佣者器重。就在这流落异乡做工之际,他发现了在当地出产的百合,此物在家乡少见,于是产生兴趣,经观察发现百合性旱,适于高山旱地种植,而这里的地势、土壤、气候许多方面与自己家乡相类似,将来倘若回家,一定带去试种。

同治十二年(1872年)甘肃时局稳定,他将自己挣来的血汗钱积累下来买了一头毛驴准备回原籍。当地农民一再挽留,希望他在此安家落户,但他归乡心切,意志坚决,并要求购置百合籽种,当地农民鉴于多年友谊主动向他赠送了部分百合籽种,他用毛驴驮运徒步而归。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他从农历九月由长武动身,归途竟然用了三个月之久,到腊月才回到兰州。在这漫长的旅途中,风餐露宿,饱经风霜之苦。在途经华家岭时,逢大雪阻行,他考虑到百合籽种经不起冷冻,寻找许多荆棘、蒿草易燃物,昼夜燃火熏烤。有一次抵达定西车道岭时,又遇到大雪封山而错过了村落宿店,不得已找一处山洞藏身,查看百合有些已经冻坏了,但此时到处一片白雪茫茫,根本找不到柴草易燃之物。在这种情况下,他竟将尚未冻坏的百合籽种揣进自己的胸腹部位,以提供温度,经过这一番难以想象的痛苦磨难,保住了百合的生机,他却落下了终身不愈的痼疾,常患胸疼、咳血等疾病,后来境遇转优后,屡经医疗但仍未痊愈,晚年仍以旧病复发而辞世。因此现在凡品尝到百合滋味之甘甜者,亦当知晓引种者当初所受之苦楚。

当年腊月返乡后,家乡到处残垣断壁,一片废墟,田地荒芜,荆棘丛生,他栖身窑洞之中,开始刀耕火种,重建家园。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仍将带来的百合试着种植了。当时乡邻都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徒劳无功,他自己都已穷得挨饿断炊,竟有心思搞这种摸不着边际之事,但他顶住了冷嘲热讽,依然下决心试种。结果第一年收获使他发现奇迹,成品不仅体积较原来增大一倍,而且茎瓣鳞片肥厚丰硕。但在惊喜之余,他尝出百合的味道不如原来甘甜,有些微苦,再三思考找不出答案,正在忧闷之际,一日在集市上,遇见了曾在长武相识的吕某,将他请到家中叙述了试种过程。吕某告诉他,百合要成为优良品种,最重要的是两个条件:一个是要在地里生长三年,才能长成,如果只当籽种两年亦可;二是肥料必须用麻渣(植物油榨成后,余下的渣滓),一般农家肥不行。而当时兰州缺少麻渣,要买非去西宁不可,而他自己手头拮据,不得已便向亲朋借钱,终于从他舅父和岳父两家农民处凑了二十两白银,赶着牲口去西宁买来了麻渣。从麻渣代替普通肥料后,收获大见成效,新产品不但体大肥硕,味道甘甜,而且颜色呈现纯白色,比原百合品种的淡红色要好得多。培育成功的时间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他首先自己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新鲜食品在兰州初次问市,引起人们的猎奇心理,销路很好;第二年在独轮车上放上箩筐麻袋,小贩式售卖;三年后在兰州西稍门外纸坊坡(临夏路)握桥附近街南购置一所院落,门前三间铺面,字号“万兴魁”。从此告别了沿街叫卖,变为特产专营的商铺。光绪九年(1883年)陕甘总督谭钟麟(民国第一任行政院长谭延闿之父)召见了“万兴魁”商号经营者杨万贵,询问百合的种植、培育、经营历程,杨氏如实反映汇报,谭总督大加赞赏,并亲笔题写“专售本省百合老局”横匾一块,署名落款,高挂于商铺门上。谭钟麟还以官府名义大力支持杨氏发展百合种植和经营,鼓励南乡一带农民都来参与种植,由杨家提供籽种,传授栽培技术,官府贷款给农民购置麻渣,并签订包销合同,保证三年交货,由“万兴魁”商号收售,开始了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而且兰州百合从此成为代表兰州特产的贡品进贡清朝皇室。这样不仅黄峪沟大量种植,而且逐渐推广到笋乐沟(西果园)与后山的马莲滩(湖滩)一带,南山二阴地带过去只能种糜谷、扁豆杂粮作物,是典型的贫困山区,从此出现了新的外向型经济作物,活跃了山区农村经济,为当地百姓造福匪浅。杨氏由于贡献突出,从而被当地人尊称为“杨百合”,名声大振,家喻户晓。“万兴魁”也由零售商铺发展成为批发商行。从此以后百合行销范围大增,已不仅限于甘肃境内,由商邦驼队运载,往西经过河西走廊出嘉峪关可抵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往北向一条山、中卫、宁夏,经包头抵达京津;往东经西安穿八百里泰川出潼关运达中原腹地。当时西稍门外纸坊坡一带街道较窄,每年到秋末冬初时,贩运百合的牲口驮子经常拥堵,使当地交通发生堵塞。(www.xing528.com)

杨氏因种植、经营百合发迹后,为当地做了许多公益慈善事业:首先投资修建灌渠,将黄峪沟五百多亩旱田变为水浇地;在后山石窝修通道路,发展石料加工,为当地富裕劳力提供就业机会;捐资重建同治年间被烧毁的元代古迹法宁寺;为兰州地方公益实业八社之一的教育机构“兴文社”捐银500两,碑文铭记现存兰州文庙。在光绪十五年由时任陕甘总督杨昌浚将他的事迹上奏清庭,诰封杨万贵为武德骑尉千总(功名)。在他七十五岁寿诞时,由甘肃名士翰林院编修刘尔炘根据他的身平事迹撰写寿屏二十四条幅,对他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这些寿屏后来都分给了当地的农民)。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年正月十一日,杨万贵因旧病复发去世,享年八十岁。他逝世后南乡一带农民都自发来为其送葬,出殡队伍排列将近二十里地。这真是:

杨万贵七十大寿时,甘肃籍进士、刑部主事奉天司行走孙尚仁为其撰写的寿联

河湟动乱离乡背井出陇右,引种百合造福桑梓留英名。

(作者系杨万贵五世孙)

附:

寿联注释

郑官柱

箕畴:指《书·洪范》之“九畴”。相传“九畴”为箕子所述,故名。畴,类。九畴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马融注:“从‘五行’已下至‘六极’,《洛书》文也。”唐代张说之《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封,龙书九畴。”后九畴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

鹤算:鹤寿,鹤年。

梅岭:中国著名佛教道教圣地,倚靠鄱阳湖西南岸,北与庐山对峙,寺庙观坛曾多达136处。道书称为“第十二洞天”。梅岭原名飞鸿山。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制王莽篡政,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唐朝以来,有张九龄、张商英、周必大、王安石、张位五位丞相欧阳修、曾巩、黄庭坚、陈师道、汤显祖等文学家,岳飞武将,慕名而来,或游览赋诗,或题刻留记,或凭吊古迹,或隐居修炼,留下了许多名诗佳作和文人景观,成为古今游人的慕游之处。

鳣堂:《后汉书·杨震传》载,东汉杨震讲学时,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于是主持学馆的人对杨震说,先生所穿的衣服上有三条蛇鳣的形象,是象征位至三公,先生从此要高升了。果然,到杨震五十岁的时候开始为官。后因称讲堂为“鳣堂”。《后汉书·杨震传》原文:“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