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教育家马世焘:兰州教育史话和马世焘的卓越贡献

回族教育家马世焘:兰州教育史话和马世焘的卓越贡献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族义军首领乃一介武夫,对别人未必知晓,但对兰州城闻名西北五省的西关大寺的建造者马国德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马国德就是马世焘的祖父。马国德的孙子马世焘也是回族人中的珍宝级人物。但马世焘生性恬淡,婉言辞谢,并不前去就职。兰州解围事件中,他对马世焘超越民族狭隘思想的高贵品德和高尚做法非常赞赏。

回族教育家马世焘:兰州教育史话和马世焘的卓越贡献

武宜君

1862年5月,陕西、甘肃爆发了大规模的持续时间长达12年的回民起义。由于清廷长期残酷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回族人民备受歧视和侮辱,在回民中逐渐形成一种仇视汉人的心理,回汉冲突异常激烈,凡被回民军攻陷的府、州、县城、市镇、村堡,无不遭到屠城、杀戮。

1866年,正值回民起义的第四年,兰州城被围。甘肃回民起义的各路人马相互配合,采用固守堡寨与游击相结合的战术,不断向清军进攻,截断了清兵的粮运及文报传递,迫使当时的陕甘总督杨岳斌困守省城兰州,城中缺粮,百姓苦不堪言,而此时起义回民整日喊杀之声不绝于耳,恨不能立时攻下兰州城,将城中血洗一空。总督杨岳斌无计可施,城中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兰州城四面楚歌。一旦城外起义军杀入城中,那便是腥风血雨备受屠戮之时,全城笼罩在恐慌和绝望之中。

就在兰州城情势危急、风雨飘摇之际,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兰州城楼静悄悄地垂下一根绳索,结绑着一个黑黝黝的大竹筐,竹筐里爬出来一老一少两个身影。两人不见带任何随身物品,径直向围困兰州的起义军驻扎地走去。走到村寨入口处,只见月残星稀,周围黑黢黢不见有人出入,正在老少疑惑之间,忽听耳边有人大喝一声:“什么人?”喊声未定,几人已持刀械窜至来人身边,两把明晃晃的大刀片冰凉凉地架在两人脖子上。深夜中这声断喝,加上刀枪相架,早吓得年轻人面色大变、浑身微颤,只瞪着惊恐的眼睛,说不出一句话来,却见老者神色镇定、目光沉着,态度和蔼地向几名凶神恶煞的守卫拱拱手,道了一声“色俩目”。

守卫一愣,这“色俩目”可是穆斯林之间常用的祝安和问候语,在民族矛盾如此尖锐、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刀尖上的时期,这声问候背后的情感是外人难以体量的。守卫立刻打开火镰,借火中微光定睛细看,只见老者从胸口处掏出一顶白帽,稳稳地戴在头上,长髯飘胸,深目高鼻。这分明就是回族同人呀,守卫立即松开架在老者脖子上的刀械,随行的年轻人仿佛突然醒悟,也赶紧掏出白帽戴在头上。老者面色和蔼,自报家门:“我是兰州的回人马世焘,请求尕娃代为传报,我要拜见营中长官。”守卫听闻其名,态度立刻转变。马世焘,何许人也?两军阵前,连小小守卫都肃然起敬?他正是当时甘肃声震回汉两族的回族教育家马世焘老先生。守卫也不再多问,默默带领两人来到首领宅地。

土房中火把通明,首领早已得到通报军师坐着等候。马老进房后,向首领拱手作揖,朗声道了声“色俩目”。首领仔细端详面前老者,只见他长髯飘飘,目光如炬,身拔如松,神闲气定。他也拱拱手回了声“色俩目”,让手下搬了座椅,请老者坐下说话,随行的年轻人见情势缓和,大松一口气,神色已从容了很多,安静地站在老者身后。

马世焘何许人也?为什么回汉敌对双方都能给他面子,听进去他说的话?回族义军首领乃一介武夫,对别人未必知晓,但对兰州城闻名西北五省的西关大寺的建造者马国德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马国德就是马世焘的祖父。他们祖籍山东历城,明初时期,祖上随军征讨“火落赤”部(西北一个少数民族部族),后来落籍兰州。马国德非常善于经商,家境殷实,赫赫有名的西关大寺正是他出资首建而成。马国德的孙子马世焘也是回族人中的珍宝级人物。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回族人能读书而且读得好的人很少,满腹诗书的马世焘却在咸丰五年(1855年),以47岁的不惑之龄,成为第一个考取举人的回族人。消息传开后,不仅令汉族人大为惊奇,陕甘两地的回族人也对他顶礼膜拜,所以无论回族还是汉族,都对他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和认可。兰州解围要是换了别人去,估计连首领的面都不一定见得着。

马世焘老先生此次深夜出城充当解围之说客,是他主动向总督杨岳斌提出的。老先生心里明白,回汉之间的矛盾皆由朝廷的民族政策造成,这城中数十万的百姓是无辜的,兰州城一旦被攻陷屠城,只能进一步加深回汉之间的仇恨,民族误会愈发难解。正当求救无门、粮草困乏的生死危机关头,杨岳斌见马老先生愿出城解围,当即同意,连夜就安排了这次出城事宜。

老先生在房中坐定后,不等首领问话,便主动自我介绍,道明来意,和蔼安详的脸上带着深深的忧戚和关切。他从民族共存的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义,说明起义军的血腥报复只会加深仇恨,对民族前途无益,句句情真意切,字字切中要害,回军起义军首领豁然大悟,不由得上前一把紧握住马老先生的手,大呼:“真主保佑!是万能的真主派您来指点我们的啊。”当即唤手下将勇们吩咐下去,连夜拔营撤围。一场屠城之难烟消云散,情势紧急的兰州之困就这样被这位睿智勇敢、胸怀大义的老先生破解了。

马世焘时年57岁,学那春秋时期的烛之武,行大义之事,退兵解围,救民于水火之中,使得兰州城中数十万百姓免除生灵涂炭,回汉间积年之忿隙也有了缓解,借用民间四句美传,正所谓:

危难之时挺身行,(www.xing528.com)

宝刀未老入阵营。

但凭三寸不烂舌,

说退回军留美名。

事后,同治帝亲笔御书“意气可嘉”的匾额,还赐了五品官衔,让他去做四川绵竹的知县。但马世焘生性恬淡,婉言辞谢,并不前去就职。

在兰州解围的第二年,也就是同治六年(1867年),代理陕甘总督的穆图善聘请马老先生给他的儿子明保当老师。明保人很聪明,有名师指点,学业自然进步很快。一天,左宗棠到穆图善府上拜访,穆图善知道他很喜欢明保,就命人从书房将正在读书的明保传来拜见。见面寒暄问候之后,左宗棠少不了要问明保功课如何,最近读了哪些书,聪明伶俐的明保胸有成竹、对答如流,与上次见面相比,学识明显有了长进,左宗棠突然感兴趣地问明保:“你现在的老师是什么人呀?”明保立刻回答是马鲁平先生,他是回族人,并递上手中正在研读的马先生的著作。左宗棠一愣,回族有学问的人还真是不多见,不由地认真翻阅了一番,之后赞不绝口:“大匠之门,宜无曲材也。”立刻要求穆图善将这位回族老先生请出来见上一面。穆图善也不敢推辞,立刻派人去请来马世焘。

左宗棠是清廷重臣,声名显赫于朝野,他也是朝廷委派的镇压回族起义的总指挥。兰州解围事件中,他对马世焘超越民族狭隘思想的高贵品德和高尚做法非常赞赏。马世焘对他自然不陌生,面对眼前这位手握重权、显赫一时的大人物,马老先生双手抱拳作了一揖,神色沉稳,态度恭敬中透着矜持。左宗棠也是饱读诗书的人,他为官多年,阅人无数,看惯了别人在他面前战战兢兢、毕恭毕敬的样子,今天这个读书人居然如此泰然,不由地让他另眼看待,别的不说,光翻看他的那些作品,就已知此人人品不凡,眼见他往眼前这么一站,用“文如其人”这个词来形容他,真是一点不差。

两人聊了几句后,左宗棠当下就表示要推举马老先生做官。马老先生推辞说自己年老体弱多病,不能全心全意于事务,只怕既辜负了大人的美意,又耽误了朝廷的重托,只愿在家教书育人。左宗棠倒也不计较,反而更加钦佩先生为人,撰写对联相赠,对联上写着“钟鼎山林各天性,风流儒雅是吾师”,以此表达对马先生的倾慕之情。能够使权倾朝野、阅人无数的左宗棠如此赞赏和钦佩,可见马世焘的学识修养的确不一般;而敢于拒绝左宗棠的保举做官,更可见马老先生品行之高洁,气节之浩荡。

马世焘一生最钟情的事就是读书教书,他善于因材施教,再加上勤于训示启迪,尤其注重对学生品行气节的陶冶,在教育方面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他先后被聘为县立皋兰书院、府立五泉书院山长,任教授徒数十年,可谓桃李满兰山,门人弟子中出了很多品学兼优的人材,如光绪丁丑(1877年)进士、著名学者张国常;光绪庚辰(1880年)进士、内阁中书陈彬;光绪丙子(1876年)恩科举人、广东试用知县贺琳;光绪乙酉(1885年)举人、宁州学正王式金等。学生们曾向马老先生赠送“绛帐传薪”的匾额,悬挂于五泉书院讲堂,表达尊师之情。所谓名师才能出高徒,能培养出这么多出众的学生,老师当然不简单。

马世焘先生长期倾心教育、呕心沥血,最终积劳成疾,在他66岁这一年(1875年)病逝。1935年3月7日,兰州回汉教育界人士将马世焘入祀五泉山太昊宫皋兰乡贤祠,以表彰他为兰州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回顾历史,马老先生虽已乘鹤西去,却留得清名永在人间,超越了民族隔阂,超越了历史时空,令后世子孙敬仰,这应该是作为一位学者和教育家的最好的结局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