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遗产地旅游相关的一个主要的社区发展问题是如何处理如此根深蒂固的,以至于几乎超出了阐述层面的知识保守主义。即使是为了打破游客陈规定型的观念而规划的地点,也有可能复制人们所熟悉的文物珍品模式。早在1976年,麦克卡内尔就认为,游客旅行最终是为了找到“家”,并在陌生的地方寻找熟悉的感觉。巴特勒和希奇(2007)指出,尽管人们普遍担心文化“卖淫”,但参与旅游业的土著人民必须提供游客想要的东西。合理的做法是,如果一个遗址想要吸引游客,经理们就必须让他们满意,尽管可能是通过熟悉陌生的异国情调。就内容而言,这种熟悉往往是宛如手工艺品的迷人乡村、古朴的建筑和舒适的茶几,以及几乎没有任何可能的破坏性历史。卡卡杜并不提供熟悉的遗产内容,而是依靠伊甸园的西方话语提供了友好的熟悉感,从而产生了一种形式上的田园。当然,卡卡杜的具体文化细节对非土著游客来说大多是不为人知的,大多数游客是欧洲人的后裔,但是提供的这种文化的话语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公园提供了一个存在于宏伟的原始景观中如伊甸园般纯净的原始本土文化。因此,土著文化被欧洲话语所束缚,访问者收到了两个无意中相互竞争的信息。卡卡杜在秋天前成为伊甸园,游客可以在那里感受到从历史上消失的感觉。令游客们感到欣慰的是,现代技术并没有完全摧毁地球,尽管受到殖民的冲击,当地的文化依然存在。每天晚上,当成群结队的游客聚集在乌伯尔,爬上巨大的悬崖遗迹,恭敬地坐在广阔的湿地上欣赏夕阳的余晖时,这种对自然的神圣态度就显得尤为明显。熟悉感来自大家都接受“在高处欣赏日落是美妙的体验”的想法。对于许多旅游经验丰富的游客来说,这是一种最熟悉的旅行仪式:许多人在日出和日落时登上了其他国际旅游线路上的各种山峰。卡卡杜的生产活动重点在于畜牧,这为许多游客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和谐景象,这显然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却没有回答关于社区发展的问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